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体育比赛等竞技项目

0957.角抵

古代一种较力和技巧的体育活动,类似后世的摔跤。角抵起源于战国时代,本是训练兵士的方法,后演变为民间竞技,带有娱乐性质。随着商业经济发展渐趋兴盛,角抵先后在宫廷、军队、民间流行,唐、宋尤为普及。宋元之时,多称角抵为"相扑",相扑亦即相搏。"瓦市相扑"、"lou台争跤"是当时常见的表演形式,优胜者可获得优厚的物质奖励,甚至还可得到一官半职。据《东京梦华录》载,当时朝廷训练有大批相扑手,每逢典礼集会则表演集体相扑,以示欢庆。角抵习俗从古至今在民间一直传承,许多少数民族中的摔跤、赛马、射箭、斗牛就保留了角抵古俗。

0958.投壶

投壶源于西周,由"燕射"(君臣燕息时的一种射礼)演变而来。在当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后来由于"文"、"武"分野,文士们和一些诸侯不擅长射箭,因此在宴会场合逐渐出现了一种以壶代靶,以投代射的活动,这就是投壶。投壶所用之壶大小不等,一般壶颈长约23厘米,腹高约16厘米,壶口直径约8厘米。箭用不去皮的拓,长约92厘米,无羽镞。投壶者在距壶约二三米之处投以入壶,胜者斟酒给负者喝。投壶前及投壶过程中尚有一套繁琐的礼仪,宾主间致谦让之词,赋诗,击鼓奏乐等。投壶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流行。到汉代逐渐拖离礼仪束缚,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汉武帝年间,把箭改为竹制箭,因又产生了称为"晓"的投壶新法。晋代以后,对壶进行了重大改进,壶上设左右两耳。投壶者已不限于贵族,在平民中也有流行。宋元时期,投壶仍很盛行。宋代大儒司马光根据封建礼节对投壶作了全面总结,对投壶的名称、计分规则进行了修改,写成《投壶新格》一书。明清之后,投壶日趋衰落。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两千余年之久,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唐代投壶东传日本,后来逐渐演化成日本民间的"投扇兴"游戏。

0959.赛龙舟

赛龙舟又叫"龙舟竞渡","赛龙船",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在汉族、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等民间至今仍盛行不衰。端午节、泼水节都有赛龙舟这一活动内容。端午节赛龙舟在汉族、傣族、苗族等民族中其起源说法不一,其中主要说法是由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这一活动起初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江南水乡举行,后逐渐传到北方。赛法则因各地习俗、环境、水流而不同。通常竞赛距离为200-400米。出发方式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在位于终点的水面上竖一大标旗,以先夺得标旗者为胜。龙舟的舟身是用直径约1米,长达25米的整根梧桐或杉木掏空而制成的。龙头高高翘出水面,头两侧装"龙角"。每只龙舟划手或36人,或50人,击鼓指挥的"鼓头"、鸣锣手、撑篙手立于舟之首。划手两两并排坐在舟身上,锣鼓一鸣,飞速划进。在喜庆日子里举行龙舟赛时,按民间风俗,亲友们手提鸡、鸭、米酒、鞭炮等沿途相随祝贺,姑娘们则踏歌相迎,划手们以风趣的《龙船歌》相答,直至终点。赛龙舟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现在其作为一种水上比赛项目,已经走向世界。

0960.博戏

博戏是中国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与棋类相仿。《说文》曰:"博局戏六著十二棋也。"博戏起源极早,至迟在春秋之前。《穆天子传》载:"天子与井公博,三日而决。"最初的博戏叫"六博",亦作"陆博",六支筹码,十二枚棋子,黑白各半,两人相博。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有大博、小博之分。大博的玩法已不可考。小博则《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玩法是:两人对坐,棋盘十二道,两头当中为水。将黑白各六枚长方形棋子置于棋盘上,又将鱼两枚置于水中。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获六筹为胜。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汉魏以后,博戏中的棋子拖离琼而独立行棋,向象棋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游戏。而博戏的琼变为五木,即五个木制骰子,也独立成为一种博戏用具,称为樗蒲,以掷点分胜负。后又变五木为两骰,立方体,六面刻点,从一到六,故又称"双六"或"双陆"。

0961.象棋

象棋,中国传统棋类游艺。两人对奕,各执十六个棋子,按规则移动棋子,以将死对方的将(帅)为胜。象棋规则为:马走"日",象走"田",炮打隔棋子,车走一溜烟,仕(士)与将(帅)只能在九宫内行走,仕走斜线,将走直线,小卒过河不回头。传说象棋为舜所创,其弟象桀骜不驯,舜便把他囚禁起来,并创出象棋以供他排遣寂寞。因其名为象,故称此棋为"象棋"。但实则象棋起源于古代博戏,三国时又受到传入中国的印度象棋影响,而逐渐演变为独具特色的中国象棋。北周武帝宇文邕雅好象棋,大力提倡,并写出《象经》。唐代愈加流行,其形制亦有所发展。至南宋高宗时,象棋为九宫三十三枚,基本定型,元代乃正式定型。明代为象棋鼎盛时期,王侯贵戚,平民百姓,多以此为乐,并涌现出李开先、陈珍、张希秋、朱晋祯等名家。清代康熙年间,国手王再越著成《梅花谱》,成为中国象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局谱。象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游艺,由于对奕与军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也为古今将士所喜爱。

0962.围棋

围棋的起源已不可考,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围棋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被卫大夫宁殖等人驱逐出国,后来宁殖的儿子又答应把卫献公迎回来。文子批评道:"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可见围棋在当时已为人所习见。春秋战国的"奕秋",可谓围棋的鼻祖。汉武帝时曾举行全国性的比赛,并给参赛的棋手评定品级,为后来的围棋段制奠定了基础。三国时,出现了一些有关围棋的书。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唐时,唐玄宗为棋手们设置了官阶九品的"棋待制",使棋手成为国家的高级文职官员。宋之后涌现出大批围棋国手及《棋经十三篇》、《忘忧清乐集》、《玄玄集》三部围棋专著。明清形成了永嘉派、新安派、京师派三个著名流派,高手辈出,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被誉为"四大家"。道光年间,由于战争,围棋进入史上最衰退的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始重振雄风。

0963.蹴鞠

蹴鞠是中国古老的足球运动,蹴者,以足踢之也;鞠者,以韦为之,中实以物,也即以熟皮革制成的足球。蹴鞠相传为黄帝所创,以让士卒练武强身,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史记.苏秦列传》中载,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蹋鞠即蹴鞠,可见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流行于齐国民间。至西汉,蹴鞠不仅应用于军事训练,亦盛行于宫廷之中,汉武帝便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宠臣董贤家中还专门养有精通此道的"鞠客"。《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蹴鞠二十五篇》,列入"兵家伎巧"一类,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体育专著。唐代制球工艺大为提高,发明了充气球,球体变轻,踢得更高,并随之出现了球门,双方分列球门两侧,以射门数多者胜,这已属间接对抗。此时还出现了女子足球,不用球门,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宋代有了专门以蹴鞠为生的专业艺人以及"齐云社"等民间蹴鞠组织。元明两代,蹴鞠仍在民间盛行不衰。清廷入关后实行禁止政策,蹴鞠由此渐衰。

0964.斗草

斗草是端午时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盛行于妇女之间,用草来赌胜负,或对花草名,如狗耳草对鸡冠花,是谓"文斗",或较草之数目韧性,多而韧则胜,寡而断则负,是谓"武斗"。关于斗草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以斗百草为戏。"五月俗称恶月,暑热袭来,蚊蝇孳生,往往疾病流行,百姓畏之,故每于其时即入山采药,以驱疾治病,相沿成俗遂为"踏百草"、"斗百草"等。斗草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唐宋时其风尤盛。唐代诗人崔颢有诗云:"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北宋词人晏殊《破阵子》亦云:"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相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斗草之乐如在眼前。

0965.太极拳

太极拳是著名武术拳种之一。早期曾因其动作滔滔无间而称"长拳",取绵绵不断之意称"绵拳",又因其含五步、八法而名"十三势",亦依"柔"之特点称之为"软手"。清乾隆年间,民间武术家王宗岳(1736-1795)首先以《易经》中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故名太极拳。明末清初河南温县人陈王廷是太极拳的主要代表人物。该拳术综合吸收了民间与军队流传的名家拳法(如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吸取阴阳学说及中医经络学说创编而成。强调形体活动与意念活动高度统一,具有良好的运动保健作用。太极拳在流传过程中派生出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不同流派,各派在架式、风格、技术结构和特点上大同小异,均要求心静意专,意识趋先,呼吸深匀,平稳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姿势上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技击上讲究"听劲",以静制动,静以含机,动以变化,动中求静,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打力,缠绕粘随,随机应变等。除拳之外,尚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大杆等器械套路。太极拳在国内外影响甚大,盛行于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以及港、澳、台等地。

0966.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和健身运动,主要为了锻炼身心,培养意志品质,训练格斗技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武术源于生产劳动。殷商发明了剑、戟、矛、戈、斧、钺等兵器和发展了"射"的技术。秦汉三国时角抵、手搏、剑道盛行,武术流派和论著大量出现。两晋、南北朝流行相扑、角力、拍张,总结了各种武术口诀要术,对武术传播起了积极作用。隋唐兴武举,枪术发展甚速,套路高度发展。两宋盛行结社习武,出现了对练和集体项目。元、明、清三代,元倡骑射,重摔跤,套路表演化,提高了演练技巧;明代形成了武术体系,突出套路练习,"十八般武艺"及各流派拳法广泛传习;清代较完整的武术技术及理论已形成,各拳种多自成体系,习武盛行。民国时期,各地纷纷创办武术社团。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列为正式体育项目并作为各类学校体育课教材,设立了专门组织机构,中华武术逐步走向世界。武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明代中后期已出现内家拳和外家拳之说。清代以后,门类更细,以宗教来分,则有少林和武当;以拳法来分,则有长拳和短拳;以地域来分,则有南拳和北腿等。现代武术依技术特点与形式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对抗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