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步摇始见于汉代,最初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之中。当时是在簪钗上装饰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状饰物,花枝又垂以琼玉,因在走动之时,簪钗上的珠玉会自然摇曳,遂得名“步摇”。《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戴步摇者行动要从容不迫,以使垂珠伴随身上的玉佩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因此,步摇又被人称为“禁步”。此外,在汉代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冠上的步摇冠,则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气。
北朝牛头鹿角形金步摇
步摇属于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魏晋南北朝之时,步摇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状,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唐宋之后步摇形制变化多端,除金质称为金步摇以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明代唐寅《招仙曲》诗曰:“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珰交龙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摇用“郁金”,是用金属与珠宝镶嵌的一种步摇形制。而明代步摇制作的焊接新工艺,就是将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宝石等作点缀,其耐久程度大大超过了雕琢、焖压等传统工艺技术。
清代步摇制作工艺与明代一脉相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就是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凤身用翠鸟羽毛装饰,其眼与嘴巴用红色宝石、雪白的米珠镶嵌,两面嵌红珊瑚珠。凤身呈侧翔式,尖巧的小嘴上衔着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是一颗颗翡翠做成的小葫芦。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