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画赏析 > 花鸟卷 > 《墨兰图》
《墨兰图》
郑思肖:《墨兰图》...
时间:2013-07-27 12:28 | 浏览:
5秒
热点图集
赏析:

纸本 郑思肖《墨兰图》 水墨写意画

《墨兰图》时代背景:

南宋后期,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日益深重,特别是南宋灭亡前后,人们心中普遍地燃烧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火焰,以爱国思想和民族正气为内容的文艺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在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一批威武不屈的爱国文人。他们以诗画的形式,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以布境,表达自己反对外族侵略和颂扬民族气节的思想感情,颇为世人所敬重。郑思肖就是这样一位众望所归的画家和诗人。他所、作的《墨兰图》,也寓有这种以物载道,托物抒情的深意。

郑思肖平生精工墨兰,兼作墨竹。他的创作,运思立意多取兰竹花木傲霜耐寒的自然特性,以寄托他幽芳高洁的情操,以及于宗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如果说楚国诗人屈原是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咏兰诗句,比拟他的志洁行芳,给人以哲理性启示的话,那么郑思肖则是通过爽利秀劲的墨兰形色,象征自己的高风亮节,给人以形象化的感染。他的画兰,是倾注着唤起人们的联想,进而把人们的思想引向高深境界的用心的。这件《墨兰图》就蕴藏着这种思想倾向。

《墨兰图》说明:

纸本《墨兰图》是一幅水墨写意画。作者以寥寥几笔,勾画成一丛疏花简叶的幽兰。笔势拙大简逸,墨色浓重,所撇兰叶,运笔流畅奔放而又婉转敦厚,故有刚劲挺拔的气势。茎短花幽,但有舒展之姿,这就更显其清雅馥郁的气质和经久不凋的活力。从整体上看,虽不求甚工,但形象鲜明,形式感非常强烈,具有耐人寻味的美趣。特别是画面诗跋,对这件花卉作品的内在深意起了“点睛”作用。题画诗云:‘向来俯首向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墨兰格高韵胜的形象,以及由此所显现出来的画家那种不趋炎附势的浩落胸襟,都溢于毫锋,活现在画面,使人产生极为丰富的联想。郑思肖平生作墨兰数量甚多,大都题有隐晦曲折或者豁达明朗的诗文。如另有一幅《墨兰图》,题诗为:“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他还画过长丈余、高五寸的墨兰卷子,天真烂漫,超出物表,题诗是:“纯是君子,绝无小人,深山之中,以天为春。”他所作的兰花,常露根,不培土,人问其故,答日:“土为番人夺,忍著耶?”可见,郑思肖作墨兰决不是闲逸之中的笔墨游戏。他的作画,是立意于通过奇特的墨兰形象,表达自己对南宋沦亡的内心苦衷,抒发自己身处逆境而绝不相类的品格情操,运笔以切事,写物以附意,是寓有着鞭挞世间庸俗,颂扬民族气节的深意的。据郑思肖的画中记: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一卷。”“丙午”为公元1306年,当时宋亡已二十六年,郑思肖年近七十,早已是生活在元代的宋遗民画家了。

自宋亡后,郑思肖便隐居姑苏寺庙,终身不出仕,过着他“无家又无后”的辛酸晚年生活。但他孤傲于世,甚至于坐卧也不北向,并号“所南”,怀着“泪泉和墨写离骚”的心情,吟诗作画,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这件《墨兰图》诗画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正是他晚年这种深沉情感的写照。此外,还必须提及的是《墨兰图》画面上还铃有“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的印章,这说明郑肖思作画,有不妄与人的脾性。据《梧溪集》记载,曾有一位县官向郑思肖求兰画而不得,便以“赋役”为胁,妄图强迫他作墨兰图。郑思肖对此怒不可遏,大义凛然地说:“头可断,兰不可得!”县官无奈,只好把他释放了。郑思肖这种遇强不屈,耿直不阿的精神,一历来被世人所敬仰。总之,象郑思肖《墨兰图》这样,借花木寄情的创作方法,虽由来已久,但在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的宋末明初,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借梅兰竹菊来象征人们的高贵品质,寄寓画家的深厚感情,在当时文人画创作中相当作兴。郑思肖在其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画家。

郑思肖(公元1241-1318年),福建连江人,宋太学士,是一位刚介有志,诗画兼优文人。他所作墨兰的品格和笔法与同代墨兰大家赵孟坚相近,但各有千秋。赵孟坚善写兰态,而郑思肖却兼写兰质,他们都是我国早期墨兰类中有代表性的画家。

郑思肖的《墨兰图》及其他墨兰绘画,表现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正气和爱国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呼声和愿望,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