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基于幸福体验下的低年级《弟子规》国学教学研

基于幸福体验下的低年级《弟子规》国学教学研究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弟子规》国学教育中蕴含的德育知识,让低年级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童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引,让低年级孩子爱上《弟子规》国学课堂并感受到幸福,进行基于幸福体验下的低年级《弟子规》国学教学,这是推动国学创新性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幸福人生教育理念落实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时代发展基本素养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弟子规》幸福教学,并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收获成就感与幸福感。

  关键词:幸福体验;弟子规;国学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弟子规》作为国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行文短小精悍、思想丰富。《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原则规范,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让《弟子规》国学教学变得多样化,让国学教学走进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是我们当下德育教育者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开展《弟子规》幸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新课标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一点很有必要。学习《弟子规》是推动国学创新性教育发展的需要,《弟子规》中涵盖的千古良训,让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和约束他们的一言一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做一个有自信的现代中国人,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創新性发展。”新时代下,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小学国学教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国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重要意义正在得到人们的认识,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内容指向、缺乏有效的操作引领,会使国学教育步履维艰。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童学习缺乏主动性,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弟子规》的意识,从小学习国学文化是国之所需。

  幸福,是指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幸福体验就是感受到幸福,作为教育者来说,幸福体验便是学生在你的课程中能够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学习。教育不仅是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又是一种生活。我们要让学生用“快乐的童年”准备“幸福的人生”。学习《弟子规》是幸福人生教育理念落实的需要。我们要从幸福人生的角度审视童年的快乐。幸福人生的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回归儿童主体的教育,学生的幸福人生并非不可预测的,而是基于现实的幸福成长的人生。我们应当尊重儿童文化,基于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捍卫儿童童年的权利,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切实可行的教育。我们要从幸福人生的角度去进行《弟子规》的相关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发展理趣”,“理趣”即理性和趣味,也是理性的趣味。发展学生理性的趣味,便是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生命趣味,让学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理解幸福人生、追求幸福人生、实现幸福人生。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开展《弟子规》幸福教学是培养学生时代发展基本素养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华夏灿烂文明,各地都开展了国学课程的特色教学。《弟子规》全文短小精悍、思想丰富,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弟子规》幸福教学的多样化

  在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中,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打破以“以教师讲为主、以学生读为主”的局限,通过讲解、诵读、角色扮演、游戏、参观、辩论等多种活动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起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班会课以及学校的常规评比,渗透《弟子规》中蕴含的德育知识,让低年级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譬如广西北流市的松花中心小学在开展“读《弟子规》,走幸福路”的活动中提出了给每位师生发一本《弟子规》,以读、写、背、演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晨读、班会课、课余时间诵读《弟子规》,同时需求学生认真写学习心得,由学生参与表演与《弟子规》相关的节目,开展背诵和相关知识竞赛,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报道学习《弟子规》的新闻。学校考虑到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与手段,强化学生对《弟子规》的记忆和理解。江苏徐州五中提出了开设以学习《弟子规》为核心的主题班会方案,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均能接触到《弟子规》的知识,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警醒与教育,通过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逐渐深化甚至内化《弟子规》的要义,使《弟子规》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性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试着将《弟子规》国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尤其是在语文课上,课文内容若是与诚实守信相关的,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做事要“谨而信”;若是与孝敬父母有关系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要“入则孝”;与认真学习,报效祖国有关,便可以补充何为“有余力则学文”。同样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也可以融会贯通,旁敲侧击地教学这些《弟子规》国学知识,做到德育与学科之间的紧密勾连。

  教师还可以成立国学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擅长领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能说会道的学生作为这一组的组长,一个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个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明国学名句背后的道理,最后还可以让小组上台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弟子规》故事,甚至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台来演一演这个《弟子规》故事。形式多样的《弟子规》国学教学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低年级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幸福。 三、 弟子规幸福教学的生活化

  作为教育者,我们除了要在口头上告知学生国学传统文化的道理,更要让学生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否则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德育知识并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想法和积极性,学生也不懂得如何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措施将细化,让小学生明白他们在生活中应当怎么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将备课、上课这样的基础环节准备好,还要学会给孩子们布置特殊的国学作业,打破我们传统思维中对于作业的概念,基于幸福体验下的低年级《弟子规》国学作业并非枯燥的读读背背写写,而是将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内容,在生活实践中表现出来。譬如在教学《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后,我们便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为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有的学生选择为父母洗碗,有的学生给父亲捶背,有的學生帮助母亲在家里打扫卫生……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学会了“乌鸦反哺”,学会了感恩父母,在践行的过程中收获和了解了中华传统美德。生活化的教学让家长感受到学生在学习国学后的成长与品行的进步。对于学生的良好品行,家长或多或少会给予肯定与支持,学生在此过程中便逐渐收获了学习的幸福体验。

  我们应当与家长携手,共同开展《弟子规》的国学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好家校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每次学习完课程后,寻找生活中的《弟子规》小故事,或者与家长共同演绎一下《弟子规》的生活情景剧,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幸福,在幸福中体会《弟子规》国学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意蕴。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弟子规》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尝试着践行这些《弟子规》故事中的传统美德,并创建电子相册,让家长讲这些美好的生活瞬间记录下来,“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孝敬父母”“身体力行”在《弟子规》国学课本中蕴含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鼎力支持,成为学生生活中所践行的美好品德。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进行点评和表扬。由老师推荐、学生投票,根据学生平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评选出“诚实之星”“孝顺之星”“礼仪之星”……学生在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中受到了鼓励、支持和褒奖,便会感受到快乐与幸福,油然而生学习国学的成就感,这便是基于幸福体验下的低年级《弟子规》国学教学。

  四、 总结

  总之,作为德育教学者,我们要让低年级学生能够感受到《弟子规》中的思想情怀,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养成优良品性,真正了解国学的魅力与价值,通过讲解使得《弟子规》中蕴含的古老文化知识更加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幸福。

  参考文献:

  [1]刘鑫.《弟子规》中的道德养成思想对当代小学德育的启示[D].聊城:聊城大学,2018.

  [2]姜美岩.学习《弟子规》恩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8(23):55-56.

  [3]崔静.小学《弟子规》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4]于萍.《弟子规》在小学德育中的功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6):123-125.

  [5]范丽,杨文秋.谈小学德育视角下《弟子规》的价值[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8.

  作者简介:徐昕旎,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经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