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杜牧(803一852),字牧之,是与李商隐齐名具有“骨气豪宕,风神俊朗”诗风的晚唐大家。由于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从小便有着经邦济世的抱负和政治理想,然而,面对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杜牧一度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以济世安民,但由于官场险恶,风云变幻加之他秉性刚直,情致豪迈因而屡受排挤,最终一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秋夕》一诗精心描写了一个失意宫女清冷的生活和凄楚的心境。在凄凉的秋夜里,孤独的宫女时而用蒲扇轻轻扑打忽明忽灭的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遥不可及的牵牛和织女星。全诗不动声色地流溢出深宫怨女寂寞岁月中无限悲凉的生命况味。其中的“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那点点闪烁的流萤与遥不可及的星星,则衬托着宫女心情的孤独无聊和情感的空虚无助。
恰恰相反,在晴朗的夏夜,繁星闪烁,流萤点点,应该是给大自然增添闲适恬淡的景致才是。有一首儿歌唱得好:“滴娥滴娥到我家,我家庭院里有金瓜······”正是描写着孩子们一边捕捉流萤,一边嬉逐玩耍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生活。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老翁也学痴儿女,捕得流萤露湿衣”之诗句也抒发诗人惬意浪漫的生活情调。其实,萤火虫正因为在漆黑的夏夜中闪烁不停,确实平添了夏夜里的诗情画意而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对之情有独钟,常用它来寄情托喻。如,有李商隐的诗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有骆宾王赞美诗《萤赋》:“每寒潜而暑至,若知来而藏往。既发挥以外融,亦含光而内朗。”等等。另外,萤火虫还有这人所用的很多用途,早在我国晋代,便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一个叫车胤的读书人,家中一贫如洗,无钱买油点灯,晚上捉来许多萤火虫借光学习被历代传为佳话。古代墨西哥湾强盗很多,航海人不敢点灯,就用萤火虫代替。还有,古人曾用羊膀胱吹大,装进数百只萤火虫系在渔网下诱鱼入网,英国的渔民因受启发,用玻璃瓶装上许多萤火虫,然后把瓶子沉到海底用以捕大量的鱼,现代用灯光诱捕海鱼就是因此演变而来的。另外,由于萤火虫是一种“冷光”,科学家因受启发仿制类似萤火虫的发光物质,并将它广泛应用于矿山、军事、医学、农业、生活等领域。萤火虫还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装饰”,西班牙有一种风俗,妇女们用薄纱罩住萤火虫戴在头上,煞是好看。日本还盛行过各种各样的“萤火节”,如,著名的索尼公司在东京闹市区经常设置了一个“萤火虫之家”,那里有索尼公司在远离城市的乡下捕捉到的3000多只萤火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长年生活在“钢筋水泥”都市里的大人小孩前往观赏。节日那天,人们还可以荡舟游湖,在欢歌笑语中纷纷把笼中的萤火虫放出,任其飞翔。一眼望去,到处是萤火虫的世界,很是美丽······
那么,萤火虫到底怎么生长出来的?为什么又会发光呢?这里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流萤即萤火虫,俗名“滴娥”,清代园艺专著《花镜》一书中关于《萤》一节有着清楚的记载:“萤,一名景天,一名熠耀,又曰夜光。多腐草所化,初生如蛹,似蚊而脚短,翼厚。腹下有亮光,日暗夜明,群飞天半,犹若小星,生池塘边者曰水萤,喜食蚊虫。”至于萤火虫发光机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清楚地找到了答案,萤火虫的腹部有数千个发光细胞,这些发光细胞里含有两种化学物质———荧光素和荧光酵素。当氧气进入细胞时,就会促成这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对雄性流萤而言,当它想和一只雌性萤火虫交配的时候,它的腹部就每隔3秒钟就会闪一次光以传递讯息,期待着它的“情人”有所反应。科学研究表明,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种萤火虫,而各种萤火虫所发出的光频率各不相同,有淡黄色的、桔红色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小萤火虫却是蜗牛、钉螺蛳的天敌,它利用头顶一对尖细的颚,巧妙向猎物注射一种麻醉液使之失去知觉,食时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猎物肉变成流质,然后用吸管进餐。所以这点点流萤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情调和启发还是为人类服务的益虫,无怪乎,《花镜》一书中还有更多的溢美之词:“逝将归而未返,忽欲去而中留,入槐榆而焰发,若改燧而环周,绕堂皇而影泛,疑秉烛以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