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隋唐五代 >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李白祖藉陇西成纪,先世于隋末避罪流徒到西域。他诞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唐时属中国)。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蜀中,定居在绵州彰明县清廉乡,李白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李白生长在一个道教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李客轻视利禄,隐居山林。少年时代所读的多以道家为主,他十五岁开始就访道求仙。道家避世、出世的思想给李白一生以巨大影响。他十五岁即学剑术,对抱打不平、负气仗义的游侠倾慕不已,并以行动仿效。二十五岁以前,是李白在蜀中读书时期,十八岁以前住在家里。十八岁以后在匡山,一面隐居,一面读书,在书中汲取各种知识,向前人学习诗艺。

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时,辞别家人,开始十六年的漫游求仕生活。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在安陆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因此居住安陆时间较长。后又徙家任城。李白不愿象当时一般士人那样﹐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官位﹐而企图通过隐居山林和广泛的社会结交来培养声誉﹐获得帝王赏识﹐不依常例擢用。

由于李白文名远播,加上友人的荐举,天宝元年秋,唐玄宗徵召李白进京,他认为这是一展抱负的机会,于是应诏赴长安,开始三年的翰林待诏时期。初时,唐玄宗十分器重他,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院,起草诏书,侍从游宴。可惜,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譭,李白安邦定计之才能不能发挥。据云,他尝醉于宫殿上,伸足命权倾一时的宦官高力士他脱靴,这种恃才傲物、蔑视权责的态度自然不容于朝廷。李白亦甚知这点,于天宝三年上书请辞,玄宗亦以他没有出任朝廷要职的才能赐金放他离开。李白怀抱极大的希望来哥长安,却以万分颓废的心情离开这地。

天宝三年三月,李白沿黄河而下。五月到洛阳,认识了比他小十一岁的杜甫。秋天,又在汴京会晤了高适,三人同游梁宋。第二年春天和夏天,他们又相偕共游齐鲁。在此期间,他与杜甫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秋天,李白与杜甫在鲁郡的石门告别,杜甫赴长安,李白继续漫游。十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河北、河南等地。天宝十四年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难于剡中,不久又隐居于庐山屏风。

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负责保卫和经管长江中部一带地区。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復国家统一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李璘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繫浔阳狱﹐不久流放夜郎。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五十九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六十一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五十九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他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到非常遗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艷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他不能为爵禄富贵而对权贵阿谀逢迎﹐清龚自珍说李白诗歌融屈原﹑庄周为一炉。李白既像屈原那样热爱祖国﹐憎恨黑暗势力﹐积极关心政治﹐又像庄周那样鄙夷权贵﹐蔑视富贵。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希望社会安定﹐人民能够过和平宁静的生活﹐因此对于残害人民生命和破坏人民和平生活的不义战争给予尖锐鞭挞。他的一部分乐府诗﹐继承了汉魏六朝古乐府的传统﹐注意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

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喜爱﹑歌颂高山大川。在他笔下﹐咆哮万里的黄河﹐白浪如山的长江﹐无不形像雄伟﹐气势磅礡。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并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的诗歌内容极丰富,糅合了前人的精髓。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徵﹐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其诗想象丰富奇幻﹑语句纵横变化的特色。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

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五十九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它们继承了阮籍《咏怀诗》﹑陈子昂《感遇诗》的传统﹐广泛地表现了对黑暗政治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隐遁游仙的消极思想。较之阮﹑陈之作﹐表达更显豁﹐文采更丰富﹐具有“以才情相胜﹐宣泄见长”(胡震亨《李诗通》)的特色。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注意表现下层人民和妇女的痛苦﹐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

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七言古诗除七言句外﹐可以兼採长短不齐的杂言句﹐形式最为自由﹐便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写景则形像雄伟壮阔﹐气势磅礡﹐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盪﹐跳脱起伏﹐变化多端﹐具有“风雨争飞﹐鱼龙百变”﹑“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雄伟奇特的艺术特色。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

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歷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攀龙甚至誉为“唐三百年一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七十多首﹐有的写得很好﹐格律工整﹐情景交融﹐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李白亦擅长乐府诗﹐他钻研﹑熟悉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曾以“古乐府之学”传授少年诗人韦渠牟。他的集子中有四卷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写下不少优秀名篇﹐其卓越成就为歷来所肯定。杜甫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着特色。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高启﹐清代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着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李白因为诗歌的内容想像丰富,热情奔放,是浪漫派的中流砥柱,后人称他为诗仙。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杜甫
延伸阅读:
阅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