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法技法与流派
0646.草书
汉字的书体之一,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疾速流便。始于汉初,是为了书写便捷而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开始是草隶,后来逐步发展为章草。至汉末,张芝将字字区别的章草,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今草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的《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他们挥毫狂纵恣肆,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狂草代表作如张旭的《肚痛帖》、《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0647.篆书
汉字的字体之一,"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造,所以大篆又称为"籀文"。广义的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等,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字体较籀文为简化、规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文字的政策,采取李斯的意见,立小篆为正字。小篆的特点是形体匀圆齐整、书写较籀文容易。秦时小篆的风格可以从现存的《泰山刻石》和《琅邪台刻石》中看到。
0648.金文
金文是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吉金文"等。商周时期铜也称金,青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当时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为铸刻在钟鼎上铭文字数最多,因而又称"钟鼎文"。一般意义金文指的是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的一千二百多年间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记载的内容,多属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有关的记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著名的西周晚期器物毛公鼎,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共有四百九十七字,史料价值很高。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字数较少,有的甚至仅一二字。后渐增多,西周铭辞长者有四五百字的。商周金文字体圆隽精严,笔道肥粗,浑朴可爱,春秋以后出现了鸟虫书,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有着很强的装饰性。
0649.隶书
字体名,也名"佐书"、"史书"等,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始于战国后期,普遍使用于汉魏。隶书最初是隶人(指胥吏)在书写篆书的过程中,求速求便的一种书写体。历史上有"程邈造隶书"之说,程邈只是将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是隶书的整理人,而不是他一人所创。隶书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删繁就简,改象形为笔画化,以便书写。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进的最重要转折,这一过程也叫"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从此汉字摆拖了象形"随体诘屈"的桎梏。
隶书字体庄重,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也称"古隶"和"今隶"。隶书的代表作有《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0650.章草
早期的草书,是由隶书的草写发.展而成的一种字体,是规范化了的草隶。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与字相区别,不相纠连。它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还保留着隶书笔画的形迹,上下字之间独立而不连写。"章草"一名本义,有不同的说解,或因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或因适用于书写奏章,或以为因汉章帝爱好,或以为史游用以写其所著《急就章》而得名。书写此体的大家有杜度、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
0651.行书
介于草书、正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省便,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谨严。行书分为两种: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相传始于汉末,流行至今。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代表作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分别被古人评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此外,著名的作品还有杨凝式的《韭花帖》、黄庭坚的《松风阁》、米芾的《蜀素帖》等。
0652.飞白
一种特殊风格的书体。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相传东汉某年,书法家蔡邕路过鸿都门,看见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笔画中丝丝lou白,觉得很有趣,于是启发创造出了"飞白书"。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在书写中控制力度的变化,使枯笔产生出"飞白"的效果。与浓墨、涨墨相对比,"飞白"可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也可使书写显现出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传世的唐宋御制碑有以飞白题额的,如《晋祠铭》、《升仙太子碑》等。
0653.瘦金书
又叫"瘦金体"或"瘦筋体",亦有"鹤体"的雅称,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1082-1135)所创。宋徽宗赵佶正楷学唐薛曜、薛稷,略变其体,杂糅各家,出以新意,创成一体,自号"瘦金书"。其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笔势则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洒拖。瘦金书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见藏锋、lou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风格独特,今日的仿宋体,就是从此中演变而成。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当时对皇帝御书的尊重。作品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传世。
0654.台阁体
明清官场使用的书体,以结体方正、大小统一为.原则,媚态十足却缺乏骨气与神韵。台阁原指尚书,后来泛称官场为台阁,台阁体即官场使用的一种书体,带有官方的味道。台阁体始于明初,明成祖喜爱沈度书法,誉为"我朝王羲之"。沈氏兄弟因备受帝王宠爱,坐享高官厚禄,声名大噪,于是读书人也纷纷效仿。沈度的小楷工整、严谨,使效仿者更容易模仿,也更趋规范,于是逐渐形成了方正、大小一律、刻板呆滞的字体。清代称这种方正光洁却拘谨刻板的字体为馆阁体,尤其流行于科举考场。清代周星莲就认为此字体是"土龙木偶,毫无意趣"。据说清末著名文学家龚自珍书法不佳,尤其不会写这种呆板的馆阁体,所以在科举和仕途上很不得意,回乡之后,命奴仆婢女都学写馆阁体,每有官员来访,都会让这些下人lou一手,以此为乐。
0655.榜书
榜书也叫牓书,.古名"署书"。原指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把招牌一类的大字,统称为榜书,特别大的榜书字又称为"擘窠书"。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而汉丞相萧何则是第一位运用榜书艺术装饰帝王宫殿的书家。随着社会的发展,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家宫殿苑囿,发展到题写重臣宅第、寺宇庙堂、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寻常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招牌。榜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形体大,使人远观可见;二是易识,因而多用规矩的隶书、楷书、行书题写,而很少用篆书或草书。
0656.龙门二十品
指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清中叶后,为扫除帖学和馆阁体的陋习,书坛开始提倡北碑书法,渐渐形成风潮。于是有人在北魏造像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始平公》、《杨大眼》、《魏灵藏》、《孙秋生》等二十种,称为《龙门二十品》。此提法最早见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魏碑的特点是字形方正,刚劲厚重,既兼有隶书格调,又蕴含楷书因素。《龙门二十品》多是匠人书写雕琢,颇具朴野之趣,与文人书法大相径庭,开拓了书法取法和发展的另一条途径。
0657.楷书四大家
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①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楷书笔力险峻,结构独异,风格隽美,世称"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②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化瘦硬为丰腴雄浑,骨力遒劲而气势恢宏,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③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以瘦劲著称,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④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胆巴碑》。
0658.永字八法
以"永"字的八种笔画概括正楷用笔的一种方法。相传为隋代智永所传,一说为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
"永"字的八个笔画是书法中的基本笔画,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其法称点为"侧",须侧锋峻落,势足收锋;横画为"勒",须逆锋落纸,缓去急回;直笔为"努",须直中见曲,直而不僵;钩为"趯",须驻锋突提,力透笔尖;提为"策",须发笔用力,得力画末;长撇为"掠",须出锋稍肥,送力稳到;短撇为"啄",须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须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因永字八法为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其作为书法的代称。
0659.碑碣
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秦始皇刻石纪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东汉以来,碑碣渐多,有碑颂、碑记,又有墓碑,用以纪事颂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后世碑碣名称往往混用。在唐代,"碑"和"碣"的用法是有区别的,五品以上的用碑,五品以下的用碣,到后世往往混用。碑的正面谓"阳",刻碑文;碑的反面谓阴,刻题名;碑首称"额",题标题用;碑座称"趺",有龟趺、方趺等形式。碑碣上的文字,经常是有善书者乃至是书法名家题写,而碑碣保存时间长久,往往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范本,比如《泰山刻石》、《龙门二十品》、《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等皆是。但书法经过工匠刻刀、再加上多年风雨剥蚀,在增加其刀笔之味、古朴之气的同时,也让后学者不易见到其原来的风貌。所以学习碑碣书法的时候,要善于"透过刀锋看笔锋"。
0660.法帖
中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指摹刻在石版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片。在纸张发明之前,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字,称简牍或简书;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帖。在造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在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的集帖,到宋代又出现了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版或木版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刻帖既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所以又称为法帖。明清之际,汇集前人书法墨迹,镌刻法帖的规模越来越大。著名的法帖有《万岁通天帖》、《淳化阁帖》、《绛帖》、《潭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选帖》、《快雪堂法书》、《式古堂法书》、《三希堂法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