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有关古籍的分类、印刷、版本等常识(2)

0328.三通

唐朝杜佑《通典》、宋朝郑樵《通志》、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通典》二百卷,记载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内容丰富,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通志》二百卷,是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多抄录前史和《通典》,其中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记载自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经籍、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二十四门,内容较《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三通"记录了从上古到唐宋时期典章制度的沿革发展,对于经世治国具有重要价值。但明清八股文士却很少读这类书,所以清代徐灵胎批评他们不通历史:"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

0329.《五经正义》

唐孔颖达等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撰,初名《五经义疏》,是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古代经书流传到唐代时,因版本差异、传抄讹误等原因,存在着不少异字别文。而那些注经释义的书,又各持己见,多有歧意。解经者为了阐明自已的主张,往往不惜笔墨,详作解释,致使字多文繁,冗杂难读。贞观年间,唐太宗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校定五**字,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等撰写义疏,后改为正义。所谓正义,即对经书原有的注释再作注释,以统一异说,便于阅读。《五经正义》历时近三十年而修成刊行,全书共一百八十卷。《五经正义》所采用的旧注(即正注),《周易》为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尚书》为汉孔安国传,《诗经》为汉毛公传、郑玄笺,《礼记》用郑玄注,《左传》为晋杜预注。《五经正义》先释经,后释注,广征博引,采选众说,并对各派经学家的见解进行了协调折衷。《五经正义》颁布之后,作为官方的定本而被广泛接受,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科举考试均以此书为依据。后来成为《十三经注疏》的组成部分。

0330.十三经

是指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唐朝时,《春秋》分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用于开科取士。晚唐文宗在国子学刻石,除了"九经"之外,加上《论语》、《尔雅》、《孝经》,南宋时加上《孟子》,合称"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易》、《诗》、《书》、《礼》、《春秋》是"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的"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著作。这十三种文献,"经"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必须阅读《十三经》。

0331.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总共三千二百一十三卷,约四千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史记》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史》的1644年止,前后历时四千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0332.二十二子

先秦至魏晋二十二部子书的合称。包括《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lou》、《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统笺》、《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它集中保存了我国丰富的思想、文化及学术资料。代表了历代研究诸子书的学术成果,其中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史家、医家。清光绪初年由浙江书局辑刊的《二十二子》,注重吸收历代学者,尤其是清代诸家整理和研究诸子书的成果,汇编了历代刊本中较有代表性的精校、精注本,有些子书还附录了有关参考资料。选目精当,刻印尤善,在这一时期所出版的诸子书汇刻本中,堪称上乘之作。

0333.宋代三大千

北宋初期官方修纂的三部类书:百科全书性质的《太平御览》、史学类《册府元龟》、文学类《文苑英华》。因为它们的卷数均达千卷,故称为"宋代三大千"。《册府元龟》的规模最大,初名《历代君臣事迹》,北宋真宗年间由王钦若、杨亿等人修撰,历时八年完成。全书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收集广泛,可以说概括了十七史。《太平御览》编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全书分五十五部,保存了大量古代佚书。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说:书成之后,太宗每天读三卷,一年内全部读完,赐名《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由李昉、徐铉等人奉宋太宗诏命编纂。全书分三十九类,选录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两万篇,选材范围与《文选》相衔接,上起南朝梁代,下迄五代,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还收录了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这三部类书和小说类的《太平广记》(五百卷)一起又称被为"宋代四大类书"。

0334.《永乐大典》

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初名《文献大成》。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到明初,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母统领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永乐大典》仅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嘉靖末年虽抄写成副本,而正本却杳如黄鹤,不知踪迹。副本《永乐大典》清代收藏不善,续有遗失;近代更是被八国联军焚毁、劫掠。至今残存的嘉靖副本由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仍被学术界视为珍宝。据统计,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尚存四百余册,国内藏有二百二十三册(其中国家图书馆藏二百二十一册)。

0335.《四库全书》与七阁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近二百三十万页,约八亿字。全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之间的大量重要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甚至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但修书过程中,对古籍的销毁与删改也一直为后人所诟病。

《四库全书》修成后,共抄写七部,乾隆时专门修建了七座藏书阁,用于存放此书。

①文渊阁,在北京故宫,乾隆三十九年建。第一部《四库全书》存于此,全书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②文溯阁,在沈阳故宫,乾隆四十七年建。全书现存甘肃省图书馆。

③文源阁,在北京圆明园,乾隆四十年建。咸丰十年书、阁俱被八国联军焚毁。

④文津阁,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四十年建。全书现存国家图书馆。

⑤文汇阁,在江苏扬州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建。咸丰四年被焚。

⑥文宗阁,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乾隆四十四年建。咸丰三年被焚。

⑦文澜阁,在杭州圣因寺,乾隆四十九年建。咸丰十年倒毁,书亦流散,光绪六年重建。

前四阁称"内廷四阁",后三阁在江浙一带,称"江浙三阁"。七阁都是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样式建造的。

0336.晚清四大藏书楼

①山东聊城"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17871856),其子杨绍和、孙杨保彝秉承先志,收书不辍,历史长达百年,到清末,藏书已达三千余种、二十多万卷。后历经战乱,所藏图书大部散失。

②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原名为"恪裕斋"。瞿镛继承藏书楼后,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更名"铁琴铜剑楼"。藏书达十余万卷,而且管理极为严格。后经几代人相继守护,藏书大部分入藏北京图书馆。

③浙江吴兴"皕宋楼"。主人陆心源(18341894),藏书总数在十五万卷以上,多是《四库全书》未收之书,为江南之望。陆心源搜购宋版书二百种,取楼名为"皕宋楼"。另"十万卷楼",专藏明以后精本,建"守先阁"贮一般书籍。1907年,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的全部藏书被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售与日本静嘉堂文库,令国人扼腕叹息。

④浙江杭州"八千卷楼"。由丁国典创立,因为追慕其远祖宋朝丁顗曾藏书八千卷,故名。到其孙丁丙(18321899)、丁申(?1880)时,又增建后八千卷楼与小八千卷楼,藏书一万五千余种、二十多万卷,其特点是藏明人著作甚多。现仍完好保存于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