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9.《儿女英雄传》
清代著名社会小说。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原书五十三回,现存四十回,包括缘起首回。作者文康,字铁仙,一字悔庵,费莫氏,旗籍为镶红旗。晚年生活困顿,感慨良多,遂著此书自遣。小说以何、安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何玉凤(化名十三妹)之父为人所害,她立志复仇,遁迹江湖。安骥之父亦为人所陷,安骥携金往救,落难于能仁寺,为何玉凤搭救,何并为安骥与同时落难于能仁寺的村女张金凤联姻。安父后来得救,而何之杀父仇人已前死,何也被说服嫁给安骥,二女相夫,终使安骥探花及第,位极人臣。它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儿女英雄"模式的确立,又为侠义、言情小说的合流推波助澜。《儿女英雄传》具有切近世态人情的长处,作家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文中以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使用地道的京味语言,于俗白中见风趣,俏皮中传神韵,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小说的创作,成为京味小说的滥觞。
028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部谴责小说的合称。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接面对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通过对官场种种丑恶现象的描绘,对腐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主人公九死一生二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道德沦丧。《老残游记》以一个走方郎中老残为主人公,记叙了他在北中国大地游历的见闻感受,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第一次对"清官"的残酷虐政进行了揭lou。在艺术性上,小说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如对"白妞说书"的描写相当出色。《孽海花》的思想更为激进,甚至提出了革命的主张。女主公傅彩云是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当然,这些作品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如它们在结构上多存在松散枝蔓的毛病,表达有时过于直lou,对"黑幕小说"产生了不良影响。
0281.四大民间故事
指《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牛郎织女》讲了一个人仙结合的爱情故事。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从天宫跑到人间,在河边洗澡,牛郎藏起了织女的衣服并向她求婚,后来两人结婚并生下一双儿女。王母知道后,将织女抓回天上关起来。牛郎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追到天上。王母娘娘在他面前划了一道天河,不让他们见面。牛郎和两个孩子就用水瓢坚持不懈地舀水,誓要舀干银河的水。王母很感动,答应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在喜鹊搭成的桥上见上一面。这就是七夕节的由来。《孟姜女》讲的是秦始皇为修长城将孟姜女的丈夫抓走了,多年了无音讯,孟姜女就万里寻夫来到长城,得知丈夫已死,就号啕大哭,哭倒万里长城,并以在尸骨上滴血的方式找到了丈夫的遗骨。《梁祝》讲的是千金小姐祝英台女扮男妆到书院读书,爱上同窗好友梁山伯。后来梁山伯知道了祝英台的身份,二人相爱。但祝家父母已把祝英台许给马家公子。梁山伯郁郁而终,死后要求葬在祝英台出嫁的路上。成亲那一天,祝英台跳出花轿祭拜梁山伯,跳进坟墓与之合葬。后从坟墓里飞出两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谓之化蝶。《白蛇传》说的是白蛇精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二者的爱情受到了法海和尚的极力阻挠。后来法海将白娘子收伏并压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后,白娘子的儿子救出母亲,夫妻得以团圆。相传法海后来在雷峰塔倒后,怕被追杀,躲到贝壳里了。
0282.《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剧情说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0283.《琵琶记》
元末南戏,高明撰。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今浙江瑞安人。全剧四十二出。《琵琶记》是根据早期的宋元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原剧写蔡二郎(即汉代著名文士蔡邕)考中状元后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最终被雷劈死的故事。高明把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结局进行重大改造,把蔡伯喈变为一个"全忠全孝"的书生,强调了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戏曲起到教化作用。《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少得可怜的粮食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就用麻裙包土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作出自我牺牲,尽心尽力承担起生活重担。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她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贤孝妇形象。《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在明代它成为人们效仿的典范。
0284.《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则是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的直接蓝本。全剧五本二十一折,突破了一剧四折的体例,在杂剧创作史上是一个开创。此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剧中叙述了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逢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借宿于此。张生游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出于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后张生高中皇榜,归来求亲,有情人终成眷属。剧本反封建倾向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不同程度地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0285.《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者汤显祖,《牡丹亭》是他创作的"临川四梦"之一。全剧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戏剧写了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自游园,触景生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柳生进京赴试,借住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情有所钟,百般呼唤,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还魂》等几折。
0286.《长生殿》
清初洪昇作。初名《沉香亭》,继称《舞霓裳》,最后定名为《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全剧五十出。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出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0287.《桃花扇》
清初孔尚任作。《桃花扇》是他经十多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全剧共有四十出,戏剧写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穿cha当时的历史事件,如南明君臣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守扬州,城破后投河自尽等。《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作了艺术加工。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此剧一出立刻引起轰动,据说康熙皇帝都曾看过该剧本。
0288.《新中国未来记》
晚清新小说开山之作。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其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国学史学研究成绩显著。一生著述等身,总约千万余字,作品以《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不仅实现了君主立宪,且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书中以倒叙方式,叙自1902年以来六十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主干部分记述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驳诘往复达四十四段,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之基本要旨。故对小说情节、人物刻画等基本艺术要素甚为忽视。且"编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毫无趣味"。此作实肇近代小说创作中言政治而略艺术之风气,它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散布了对于君主立宪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