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4)

0143.薙发易服

1644年,清军入关占据中原后,颁发"薙发令",要求汉人男子必须改变发式,像满人一样前脑剃光、后脑留辫,并穿满服,表示臣服归化,引起汉人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于稍后公开废除此令。第二年,原为明臣后投降清廷的孙之獬,为了献媚固宠,突然薙发易服上朝。当时满汉大臣分为两列,他先想站到满人中间,满人瞧不起他这种汉jian,不让他入列;他又想站在汉臣的队列里,汉臣也耻与其为伍,把他挤了出去。等朝会开始,只有他站在中间,无处可去。他恼羞成怒,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薙发令"。而清廷一直有此想法,只是碍于形势,见此情形,顺水推舟,允其所奏。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历经朝代更迭的汉族人,本来对于明清易代只看作是天道循环,多数都默认了现实。但"薙发易服"却是变华为夷,亡种亡族。汉族人民,尤其是广大江南民众,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奋起反抗,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暴力镇压,著名的嘉定三屠即与"薙发易服"有关。斗争历经数十年之久,清朝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百姓为了活命,无奈剃发结辫,改穿满服;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

不过,汉jian孙之獬也没有好下场。三年之后,他因卖官被清廷夺职遣还,回乡正好赶上老家山东有人起义,将他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一并处死。人们痛恨孙之獬数典忘祖,在他头上戳满小洞,争相用猪毛替他重新"植发",并把他的嘴巴用针密密缝起,肢解凌迟而死。

0144.鸦片战争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国势渐渐衰落。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则日新月异,工商业发展尤其迅猛,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他们扩张海外市场的最好目标。但是当时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民众对于外来的商品需求很小,相比之下,中国土特产如生丝、绸缎、茶叶等却出口势头良好,整个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工业品的输出有限和贸易上的巨大逆差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不容。于是英国一方面借助鸦片走私来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状态,一方面利用外交手段争取打开中国国门。几次外交试探失败后,英国资产阶级开始鼓噪战争,而这时,清政府的禁烟运动给予英国沉重的打击,英国当局借机发动了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为实现商业扩张和保护鸦片交易,出兵侵华,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将领奋勇御敌,英勇捐躯。然而,清政府腐败已久,投降派势力很大,为了罢兵议和,把林则徐革职查办。因此,人数不足两万的英军得以进犯长江。当英军兵舰逼近南京,清政府彻底屈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作为战争借口,与法国一起,在俄、美的支持下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天津、北京,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之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开始了"自强运动"。

0145.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向中国大量倾销廉价工业品,沉重地打击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和农村自然经济,加上对华鸦片走私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普通民众的生活更加困苦。

洪秀全是广东人,与冯云山创立了拜上帝教,在1851年1月于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之后在永安颁诏封王,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太平军势攻占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天京。之后为了巩固和扩大胜利,开始北伐和西征。北伐军由林凤翔、李开芳带领,攻至天津城郊,最终因为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而失败。西征军则沿长江而上,占领安庆、九江、武汉等城市,击溃了包围天京的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东王杨秀清大权在握,想要进一步扩大权势。洪秀全找韦昌辉商量对策,韦昌辉借机杀害杨秀清家属和部将两万多人。石达开自安庆起兵讨韦,洪秀全被迫处死韦昌辉及其党羽。石达开恐怕蹈韦昌辉覆辙,率十万大军出走,因孤军流动作战被清军剿灭。这便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提拔的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上下离心,军队涣散,难以为继。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失败。

0146.戊戌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等,是1898年(农历戊戌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领袖人物一般认为是康有为、梁启超二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要求变法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狂潮陡然加剧,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维新运动空前高涨。康有为组织了保国会,发动了第二次公车上书。光绪帝于1898年六月答应变法,并颁布了一大批新的政令,包括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精简行政机构,经济上提倡商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编制国家预算,裁汰绿营,编练新军,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等。希望中国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政命令公开抵制,消极对抗,使变法诏书大多成为一纸空文。加上支持变法的光绪没有实权、经验不足,维新派在斗争中逐渐处于弱势。八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软禁,并下令逮捕维新派,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宣告变法失败。而百日维新的成果,只有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

0147.辛亥革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风雨飘摇,在列强的环伺下,随时都有被瓜分殖民的危险。为了振兴中华,爱国志士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戊戌变法失败,很多知识分子认识到,改良路线在中国行不通,最激烈的手段莫过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种声音最早出现在留学生与华侨青年中。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发动反清武装斗争。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建立,1905年联合组成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斗争纲领。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装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各地纷纷响应,清政府迅速解体,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布就职,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妥协退让,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2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斗争,他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