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印石篆刻常识及地方流派

五、印石篆刻

0706.四大印石

①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常见的有封门青、灯光冻、五彩冻等种类。其中封门青色高雅,质温润,性中庸,是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深得篆刻家青睐。

②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有田坑、水坑、山坑之分。其中田黄石色泽纯正,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为一体,旧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

③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县昌化的玉岩山。有白、黑、红、黄、灰等各色,其中鸡血石为四大印石之首,以色艳(红如鸡血)、形美、质细的风格,在印章石中独树一帜,有"印石皇后"之美誉。

④巴林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被成吉思汗誉为"腾格里朝鲁"(意为天赐之石)。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其中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

四大印石均系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经由火山热蚀变或充填作用而成,以其色彩绚丽、质地细腻、纹理自然、硬度适中著称,均属印章石材中的上品。

0707.印款

在印章背面、侧面镌刻文字,.以叙述刻印的时间、原因、赠属,或刻诗词,或刻与印有关的人及事等等,这些文字称为印款。印款源于隋唐,当时官印皆有印款,年记、编号和释文等简短内容,说明造印单位与造印时间。至明清时多石质印,一般多有印款,开始进入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发展阶段。明何震首创单刀印文边款,被后人所尊崇。清黄易提出以石就锋的刻款方法,清代赵之谦开创阳文边款(又称阳识),丰富了边款的艺术形式。

0708.朱文、白文

印文上文字凸起,印章盖在纸上,.呈现红色文字,称为朱文,也称阳文。反之,印面上文字凹下,盖章后,红纸上呈现白色文字,称为白文,也叫阴文。

0709.封泥

封泥又称"泥封",是一种作为封.缄简牍并加盖印章的凭证的泥块。

封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魏晋时期流行,唐以.后消失。最初的公文、书信多写在简牍上,为防止私拆,封发时加一检木,用绳索捆缚,在检木处系结并封以泥块,盖上印文。封发物件时也往往用同样的办法,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后来因纸张代替简牍,封泥也随之消失。

现存古代封泥以职官印最多,私印次之。目前所见.最晚为唐代云南地方向中央进贡大蒜时使用的封泥。清代吴式芬、陈介祺著有《封泥考略》,是第一部封泥专著。

0710.官印

官印指历代王朝封赐各级职官的玺印,是其职.权的凭证。官职高低不同,印的材料、形制也不同。战国时官印多方形白文印、凿刻、鼻钮;有少量朱文印;印的字形、风格因国而异;秦时官印一般约二点三厘米,方形,多凿刻白文,有界格,或半通印;汉官印在二点三厘米左右,常见为方形白文,少数民族印和将军印多凿刻;东汉官印质地有金、银、铜、玉多种,多凿刻;隋唐官印传世的较少,皆体大,字迹深刻,多朱文小篆,采用焊接法将钮与印相连。北宋官印背面皆凿有年款。元官印有汉文篆书和八思巴文两种。明清时期官印一般都有年款,比较容易辨认。明时官印有"条记""关防"的称谓。清代印文则同用满汉两种文字。常设职官的官印为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为长方形,是为"关防"。官职低下的官,官印称"条记""钤记"等。

0711.私印

私印指个人所.用之印章。体制比较繁杂,品类较多,按用途不同,有姓名印、吉语印、肖形印、收藏鉴赏印、斋馆别号印、起首印、署押印、压胜印等,丰富多彩,风格流派各异。

0712.印钮

印钮印的上端突起之捉手,亦作"印纽",又称"印鼻"。其上多有孔穴,可穿绶佩带,并有装饰作用。印钮无定制。战国官印多为朴素的鼻钮,汉官印常见龟钮、瓦钮,给各兄弟民族的官印有马钮、蛇钮、驼钮、羊钮。唐时官印一般为鼻钮。明官印主要是直柄钮。私印钮的种类更多,包括禽兽鱼虫形象,及鼻钮、桥钮、环钮、直柄钮、瓦钮等。肖形印钮多为与印面纹饰有关的鸟兽。明清时,石印盛行,印钮多不穿绶佩带,增加了装饰性,更富观赏效果,一些圆雕、浮雕山水、花鸟、人物图景钮尤为突出。

0713.浙派

浙派篆刻又称"西泠印派",历史上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

丁敬以秦汉印为宗,仿文彭、何震而变其秀雅,博采众长,推崇阳刚,以切刀为主,苍劲古拙,沉著生涩,波磔前进,有刚劲朴茂,雄健苍古之目。所谓"西泠八家"即由丁敬执其牛耳,对晚清赵之谦、黄士陵、王福庵辈具有重要影响。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生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达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浙江研究篆刻金石之风大盛。

0714.徽派

徽派篆刻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婺源县的何震及另一些篆刻名家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徽州印人群体,人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第一个高潮期。何震主张篆刻以秦、汉印为宗,以六书为准则。何震曾云:"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开创了师法汉印之风气。他们的篆刻讲究篆势,多用冲刀,善于变化。作品风格流畅自然,朴茂苍秀,刚健劲挺,化古为今,力矫印坛乖谬浅陋之时弊,对后世影响甚大。

清代康乾时期,歙县程邃是"歙四家"的领袖,他的篆刻力变文、何旧体,参合钟鼎古文,出以离奇错落的手法,自成一家面目,形成徽派篆刻第二个高潮期。程邃的白文印多取法浑朴一类的汉铸印,参以己见而出新意。印文方中寓圆,不lou圭角,疏密均衡自然,苍浑凝重。朱文印则多以钟鼎款识之大篆参合小篆入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追求苍浑、古朴、凝重的风格,清新可爱,富有笔意,当时"名冠南国",影响了许多印人,后继者有汪肇龙等。

清晚期,黟县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摒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摹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自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拖颖而出,创立了"黟山派"。并影响了后来的易大厂、乔大壮、王福庵、李尹桑,乃至齐白石等一大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走向了第三个高潮期。

0715.印泥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是专供图章钤印用的材料,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印泥初用粘土,后用水调朱砂,最后变为用油调朱砂制成。常见的印泥采用艾绒、蓖麻油及红色颜料朱砂等混合制成,好的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文字醒目清晰,历久不变。精制的八宝印泥是用珊瑚和红宝石等研成细末后调制而成,色泽可历数百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