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1)

九、历史事件

0118.国人暴动

西周时期,周族的平民和奴隶主贵族驻守在城邦或都邑中,称为国人,有参政的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而商族的农民和奴隶只能住在郊外,称为野人。周厉王姬胡暴虐专制,利令智昏,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并派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则杀。天下人人自危,道路以目。大臣召穆公虎进谏,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终不肯听。公元前841年,愤怒的国人忍无可忍,起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出奔,渡黄河逃走。太子藏匿在召公家里,国人围攻召公家,召公把自己的儿子假冒太子送出去,被国人杀死。这场国人起义赶走暴君的事件,史称"国人暴动"。宗周无主,朝政遂由大臣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这一年即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0119.平王东迁

西周末年,少数民族频繁入侵中原。公元前711年,周幽王因宠爱褒姒,想杀掉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又接近戎、狄等外患,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前770),将国都迁至洛邑。

平王东迁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迁都之前的周朝史称西周,迁都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因平王有勾结外夷、弑父叛君之嫌,故诸侯并非真心拥戴。且周室自身兵力微弱,无力拒敌自保,须依赖诸侯护卫,遂致天子王权渐衰,诸侯势力渐大,最终形成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的局面。

0120.夹谷之会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虽是邻邦,但齐国势大,鲁国势小,齐国常欲挟制吞并鲁国,鲁国只得辗转依附周旋,双方时战时和。鲁定公十年(前500)夏,齐鲁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南)举行会盟,约定讲和。孔子以大司寇身份陪同鲁定公前往。盟会前,犁弥与齐景公谋划,认为孔子"知礼而无勇",欲趁机劫持鲁定公。孔子则劝谏鲁定公"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盟会上,齐人刚要上前劫持,孔子挺身而出,一边指挥甲士掩护鲁定公后退,一边仗义叱责齐景公,说他这样做"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齐人又派乐者倡优侏儒上前表演,戏弄鲁君,孔子即命将这些人诛杀,斩断手足,赶下场去。缔约时,齐人提出:"齐国出师征讨,鲁国必须以甲车三百乘相从。"孔子坚辞不让说:"齐人不归还我汶阳之田,鲁国断难从命!"齐君为孔子的"仁者之勇"所震慑,未敢再轻辱鲁国,将原先所侵占的郓、讙、龟阴等汶阳之田归还给鲁国。夹谷之会是齐鲁两国的一次著名的会盟,盟会上孔子屈强国、正典仪的凛然大义,被称为是"圣人之大司"。

0121.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晋国的大权渐渐落在范、中行、智、韩、魏、赵六家卿大夫手里,称为"六卿"。各卿族之间互相兼并,范氏﹑中行氏先后被灭,剩下智、韩、魏、赵四家,其中以智氏最强。智氏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韩魏皆给,赵氏独拒。智氏于是联合韩魏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围攻赵氏晋阳城,引晋水淹晋阳。城中粮草断绝,百姓易子而食。赵襄子派心腹重臣张孟谈深夜出城劝说韩魏两家倒戈。韩魏本受胁迫,赵氏若被灭,势必祸及自身,遂与赵氏结成同盟,反攻智氏,放水倒灌智军大营,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智氏封地,史称"三家分晋"。至此,称霸春秋时代的最大强国晋国日落西山,地盘只剩下国都和曲沃。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徒有虚名的周王室正式册封赵、魏、韩为诸侯,时称"三晋",与齐、楚、秦、燕并列七雄,战国时代由此拉开大幕。

0122.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田氏原是妫姓陈国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嫡庶争立,公子完逃奔齐国,齐桓公任其为工正,掌百工之营,是为陈氏在齐国立足之始。古音"陈"通"田",故陈氏又称田氏。齐景公三年(前545),公子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再与鲍氏一起消灭了栾氏、高氏。田桓子为赢取民心,凡公族无禄者则私分之邑,国人孤贫者则私与之粟,博得了公族和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赋税沉重。田桓子之子田乞实行"大斗出、小斗进",齐民归之如流水。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国、高二氏立公子荼为国君。田乞发动政变,赶走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为国君,自立为相,掌握了齐国的政权。田乞死后,其子田恒(田常)代立为齐相,不断扩大田氏的影响。公元前481年,田常发动政变,杀了齐简公和许多强宗贵族,另立齐平公,又通过"修公行赏"等亲民政策,成为国民人心所向。到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公元前391年,田常四世孙田和将齐康公放逐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周室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病逝,姜姓遂绝其祀,国政全部沦入田氏之手,仍以齐为国号,史称"田氏代齐"。

0123.七国争雄

春秋末年,列国兼并,经过多年征战,到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齐国东濒大海,富鱼盐之利;楚国雄踞江南,地域广阔;秦国固守关中,仗崤函之险;燕国北屏长城,士风勇毅;韩魏赵三晋并居中原腹地,表里山河。

最初,魏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大振。赵、韩亦攻灭周边小国。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东两大强国,与南方楚国适成鼎足之势。各国相继称王,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两大对峙集团的斗争,楚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牵制因素。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经济基础雄厚,魏冉又为秦定"蚕食六国"之策,范雎再为秦献"远交近攻"之计,秦国日益占据上风,咄咄逼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0124.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空前活跃,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思想文化的专制政策,"焚书坑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恢复从前的"分封制",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指出儒生"遵古以害今",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仅医学、卜筮、种树之收不烧;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知情不举者同罪;禁止私学,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三十日而先秦典籍付诸灰烬,只留下了皇家图书馆内的一套藏书,这便是焚书事件。

次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在性质上可谓焚书的继续,但起因有所不同。秦始皇晚年耽于求长生不死,方士侯生、卢生奉命寻找长生不死药,自知无果,遂逃之夭夭,并攻击秦始皇刚愎自用,专制**。秦始皇闻知大怒,认为儒生多妖言惑乱,命御史案问诸生,诸生相互举发,牵引四百六十余人,最后都被坑杀于咸阳,此即为"坑儒"。

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结果,其初衷虽是为了巩固统一局面,但手段粗暴残忍,使先秦大批文献毁于一旦,给中国文化带来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春秋以来蓬勃发展的自由思索的精神也遭到了致命打击。

0125.陈胜吴广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起宫殿、建陵墓、筑长城、修驰道,又征匈奴,伐南越,天下困疲。二世即位后,赋敛益重,刑法严苛,民不堪命。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一队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的戍卒九百余人,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为大雨所阻,无法如期到达。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戍卒中两名屯长陈胜和吴广密议造反。他们利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计策发动戍卒起义,杀死监押官,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并建立了张楚政权。大泽乡起义成功后,农民军很快发展壮大,并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反秦斗争的高涨,各地农民和六国贵族、中小官吏纷纷投入起义队伍。起义军从陈县出发,兵分三路向秦王朝发动总攻,一直打到距咸阳仅百里的戏(今陕西临潼境内),给秦朝政权带来严重威胁。但是,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lou。吴广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吴广,造成起义军内部混乱。十二月,章邯率秦军向陈县扑来,陈胜亲自领导抵抗,因兵力太少,不幸失利,被车夫庄贾暗杀了。陈胜吴广起义在坚持了六个月后,终告失败。但陈胜的部下吕臣继续战斗,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共同推翻了秦王朝。

0126.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指西汉初期文帝、景帝年间出现的土地增辟、人口增加、府库充盈、社会安定的升平局面。汉初统治者接受秦灭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尊崇黄老之学,推行无为政治。文帝继续约法省禁,改革法制,全部废除秦朝的族诛法和连坐法,允许臣民批评朝政,又废除肉刑,减轻笞刑,废除宫刑。景帝继续减轻刑罚,对稳定社会秩序起了促进作用。

文景两帝都提倡节俭,不肯大兴土木,反对厚葬,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皆瓦器"。汉初由于长期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文景以农为天下之本,对农民采取让步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并且徙民垦荒,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史记》中说,长安国库里的钱有几百万万,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仓库里新粮压旧粮,甚至堆放在lou天地上,烂的不能吃了。这是对文景之治的形象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