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嬉,古代水上游戏的总称,主要包括游水、赛船和水上杂戏等项目。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善于游泳者不计其数,这主要是一种生存手段的传承。而游泳在秦汉以后则逐步成为民间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苏辙《竞渡》诗曰:“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唐朝赵璘在其《因话录》亦记载:“洪州优胡曹赞者,长近八尺,知书而多慧。凡诸谐戏,曲尽其能。又善为水嬉,百尺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又于水上靴而浮。或令人以囊盛之,系其囊口,浮于江山,自解自系,至于回旋出没,变易千状。见者目骇神竦,莫能测之。”可以看出,唐时不仅有跳水等高难动作,而且游戏时还能变换各种姿态,反映出当时游泳技艺之高超。至南宋,钱塘江水嬉称得上是水上活动的盛举。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每年中秋后,“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在水嬉活动中最引人注目和最具挑战性的运动就是水上杂技。目前保存的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有一幅“水戏图”。此画所绘场面十分壮观。在滚滚河水中有十余位游泳高手,他们中有的仰泳、有的跳水,最高超者为画面中间的游泳者,他双膝盘腿在水面上打坐。可以说,这幅清代水嬉壁画,画面生动,充分反映了当时高超的游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