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古代的成年礼和婚嫁礼都叫什么

0926.弄璋弄瓦

"弄璋"、"弄瓦"典故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一种非常名贵的玉器。在古时候,贵族家庭生了男孩子,会把璋给他玩,希望男孩将来能有玉一样的品德。而瓦是纺车上的零件,古人把瓦给女孩玩,就是希望她将来能精通女工。后人因此就把生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则称为"弄瓦之喜"。

男孩弄璋、女孩弄瓦,现在看来是重男轻女的做法,但在古代作为一种风俗,其实表明了社会对于男女成年后的期待,这也是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体现。"弄璋"、"弄瓦"的习俗和用语现在依然存在,生了孩子之后,书写请柬,亲友赠送彩帐、喜联,贺生男为"弄璋",贺生女为"弄瓦"。

0927.冠礼

冠礼,俗称成年礼、成丁礼。在远古氏族社会,为了部落的绵延,未成年的孩子一般不参与生产、狩猎、战争等活动。等到了成人的年龄,用各种方式来考核他的体质和技能,以确定他能否取得氏族成员的资格。后来演变成冠礼。冠礼,就是主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三种帽子戴在未成年人的头上,并给他起个表字,表示他已经成年,可以结婚、参与劳动、战争、当官。普通的士子,没有行冠礼,就不能担任重要的官职。而帝王不行冠礼,就不能执掌朝政,汉景帝在临死前,抱病给汉武帝行冠礼,就是这个原因。

古代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加笄仪式,称为笄礼,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笄,就是簪,行笄礼要改变幼年时的发式,把头发绾成髻,并用纚(一块黑布)包住发髻,再用笄cha定。表明女孩子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

0928.年龄称谓

到了年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称谓,除了是直接称岁数,比如"年方二八"、"八十高龄"、"九十高寿"等等;以及一些不确定年龄的统称,比如"秩",一秩等于十岁,六十以上称"开七秩"。还有一些有趣的说法,比如根据人的容颜、头发、皮肤、牙齿特征,来自古代典籍、诗文的称谓,等等。常见的有:未满周岁的小孩为"襁褓",两三岁叫"孩提","总角"、"垂髫"指童年,"束发"、"朱颜"指青少年,男子十五称为"志学之年","及笄"是女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三十曰壮"、"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六十"花甲"、七十"古稀"、百岁"期颐","皓首"、"黄发"指老年人,"鲐背"指长寿老人。六十为"杖乡之年"、七十为"杖国之年"、八十为"杖朝之年"。八十八为"米寿"、九十九为"白寿"、一百零八为"茶寿"。

0929.纳采

古代汉族婚姻礼仪分六步.走,纳采是第一步。纳采,后来称为"提亲"。"采"是采择、选择的意思,是女方谦逊的说法,意思是自家女儿不过是聊备男方采选的对象之一。纳采的过程是这样的:男家请媒人至女家提亲,得到女方首肯后,男家派使者前去致辞,并拿活的大雁作为礼物。如果女方同意议婚,就收下大雁。据郑玄说,用大雁的原因是大雁随季节南北迁移,顺乎阴阳往来;同时大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六礼除纳征外,其余五礼,男方都要向女方送雁作为贽礼。后世"纳采"与"问名"合并,富贵人家,纳采礼物每有增加。

0930.问名

这是古代婚礼的第二步。纳采礼.完了后,使者并不回去,而是过一会儿再到女方家"问名"。早期的问名,主要是询问女子母亲的姓氏,以了解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古人很早就知道了近亲结婚的坏处,所以有此环节。举个例子:林黛玉的母亲姓贾,和贾宝玉同姓,在古代,就在禁止的范围,不能结婚。如果女方因为父母双亡等原因不知道姓氏,那就要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可不可以。

后世的问名,则是问女方的名.字、出生年月、家世地位,乃至于门第、财产、职位、容貌、健康等诸方面。普通的以问生辰八字为主,通过男女双方生辰八字阴阳,以确定婚姻吉凶。若八字合,即可成婚。如果八字不合,那么婚姻就要告吹。

0931.纳吉

此为婚礼的第三步。男方拿到女子的姓名、八字后,.到宗庙或者祖宗牌位前占卜,如果结果很吉利,便派使者前往女方家通报,这就是"纳吉"。按照礼仪,女方的家长得到消息后,应该很谦虚的回答道:"小女教养不够,粗鄙不堪,实在难与令郎匹配。但既然已经卜得吉兆,我家也同样吉利,所以就不敢推辞。"

明清以后,纳吉礼节变得很简单,多数都是将女子.的庚帖放在灶神前,如果三天之内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就会认为很顺利,便可以拿着男女庚帖去合婚了。

0932.纳征

这是婚姻六礼的第四步。亦称"纳礼"、"纳币"、"纳成"、"父.定",后世俗称"纳财"、"大聘"、"过大礼"、"下财礼"等。这是纳吉之后,男家给女家送聘礼的仪式,表示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先秦的聘礼比较简单,一般取其象征意义,如士大夫下聘,不过用五匹彩丝和一对鹿皮而已。隋唐聘礼固定为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九种,各项物品皆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意思。后来聘礼变重,渐渐有牟利的趋向。

0933.请期

此为传统婚礼.的第五个环节。纳征之后,男家通过占卜选得结婚的吉日,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就派使者到女方家,请求他们指定婚期,这个仪式称为"请期"。女方的家长会很谦逊地说:"这个日期,还是请尊府来决定吧。"谦让一番后,使者将已经卜好的日子告诉女方家。女方家表示接受,使者返回复命。以后这项礼仪多从简,常在送聘礼的同时决定婚期。清代以后,请期多称通信,即男家用红笺,将过礼日、迎娶日等有关事项一一写明,由媒人或亲自送到女家,并与女家商议婚礼事宜。

0934.亲迎

亲迎,现在叫迎亲,是婚礼的最后一步,也是婚礼的核心。从纳采到请期这五个步骤都是男方家派使者到女方家进行,而且都是在早上。唯独亲迎,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并且时间是在黄昏的时候。为什么在黄昏呢?上古时代流行抢婚,而抢婚需要借助夜色的掩护。黄昏成婚就是这种习俗的遗留。新郎在黄昏的时候到来,所以叫"昏";新郎对岳父岳母行完子婿之礼后,新娘因之而去,所以叫"因",这就是"婚姻"一词的来源。新娘乘车至男家后,要设酒宴共食。所谓"合卺而酳",即把一个瓤剖开,分成两个瓢叫卺,新婚夫妇各拿一瓢,饮酒漱口,以示婚后夫妻相亲相爱,后世"合卺"成了结婚的代称,也即后来的喝交杯酒。

0935.媵妾

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风俗。在周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须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同时还须从另外两个与女方同姓之国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亦各以侄、娣相从,一共九人,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都属于媵妾。媵(音映),相送,引申指陪嫁。诸侯如正妻亡故或被休,不可再娶,应由众妾中依次递补,此种制度称为媵妾或媵婚制度。天子媵嫁,与诸侯相似,唯媵嫁数目更多,连正妻共十二人。这一制度,体现了周人对嫡庶的严格区分,但同时也是对多妻的现象的承认,使其明确化和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