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传统的岁时节令等节日风俗

0916.春节

春节,古称"元旦",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元"者始也,"旦"者晨也。辛亥革命后,因改用公历纪年,遂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业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规定公历元月一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民间俗称"过年",起源于古老的农业祭祀,"年"的原始意义是指作物成熟。春节正式形成在汉代,这和历法的完备有密切关系。汉武帝命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作《太初历》,定夏历正月为岁首,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至今。春节虽以正月初一为节,但年事的准备一般从"腊八"就已开始,中间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民间称为"小年",紧接着是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过完年。节前家家户户要扫尘,节临要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除夕要请神、祭祖、吃年夜饭、守岁,初一至初五要拜年、串亲戚、送贺年贴等等。在古代春节期间会举行大规模的驱傩活动,驱除疫疾厉鬼,祈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还会举办各种花会、赛会和庙会,以及舞狮、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等娱乐竞技活动。所有这一切无不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和浓浓的人情味。

0917.元宵

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过年的最后一个高潮。其夜大街小巷万盏齐明,人们吃罢元宵之后,纷纷携亲伴友,出门赏花灯,逛花市,猜灯谜,放烟火,载歌载舞,欢庆团圆。相传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时每逢正月十五夜于甘泉宫祭祀太一神,可谓其先导。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明帝为弘扬佛法,敕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张灯之俗遂流传开来,故元宵节又有"灯节"之称。元宵节古又称"上元节"。上元意即每岁首度月圆之意,本是道教中的说法。《唐六典》记载:道教奉天、地、水为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的圣诞日是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地官的圣诞日是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水官的圣诞日是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由于道教的上元节和传统的元宵节同在正月十五,两者便逐渐合二为一了。元宵节除吃元宵、观花灯等习俗外,历代还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以及击太平鼓、跳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活动。

0918.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百花节"。相传为百花生日,节期因地域不同而各异,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之说居多。花朝节起自唐代,相传女皇武则天在严冬因睹梅花盛开,突发奇想,写成一首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果然承旨,次日游上林苑时,万紫千红,满园春色。武则天大喜,令宫人为百花挂上五色彩缯,此后遂相沿成俗。每逢花朝节,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谓之"赏红",以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花朝节也是人们看花游春的日子,宋代此风尤盛,又因牡丹为百花之王,故争相观赏牡丹最是花朝胜事。文人墨客诗酒唱和,风雅无比。

0919.寒食与清明

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其日禁烟火,吃冷食,故亦称"禁烟节"、"冷节"。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据《荆楚岁时记》载:春秋时,晋文公与介子推等流亡列国,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股肉为晋文公充饥。十九年后晋文公复国即位,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隐归绵山。晋文公焚火烧山以求之,介子推坚决不肯出来,抱木而死。后晋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寺立庙,并下令于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实则寒食节真正的起源是古老的改火习俗。据《周礼.秋官.司煊氏》载:"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古时随季节变换而改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改季则改火。旧火方换,新火未至,则禁人生火。禁火之时,备以冷食,由此遂相沿成俗,春秋之后始逐渐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融合。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古称"三月节",节期在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则在四月五日前后。《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其时正是兴农事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俗谚。古时寒食、清明两节相接,寒食活动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已无严格区分,清代之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清明节的主要风俗是祭祖扫墓、cha柳踏青,以寄托中华民族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之情。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可谓是对清明节的经典写照。

0920.端午节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五"或"重五",古代"午"与"五"相通,又曰"端午"或"重午"。古时其日有用兰草汤沐浴之俗,故又称"沐兰节"。道教称"地腊节",唐宋时称"天中节"、"端阳节",明清时北京称"五月节"、"女儿节"等。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端午节最初萌芽于民间巫术巫医活动。早在先秦时代,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作为驱邪避瘟的日子。端午节的重要风俗有赛龙舟、裹粽子、挂艾草、饮菖蒲酒、驱五毒等,均属驱邪避瘟之列。秦汉以后,赛龙舟和裹粽子这两项节俗逐渐与屈原故事相结合,获得了新的历史意义。相传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忠而被谤,流放他乡,却仍不忘忧国忧民,终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人民为了纪念他,于是把赛龙舟、裹粽子说成是为了捞救和祭祀屈原。端午节也由此而成为中国传统中最富有诗意和悲情的节日。

0921.七夕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乞巧节"、"女儿节"等。七夕节的形成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心灵手巧,能织成云霞般的锦绣天衣。天帝(或曰王母)怜其独居,把她嫁给河西牵牛,织女出嫁后遂废机不织。天帝大怒,责令织女回河东,答应他们一年相会一次。后经民间反复加工及长期的口头流传,形成了美丽的神话故事,并对七夕乞巧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以后逢七夕之夜,人们都要纷纷出门坐看牵牛织女星,同时还有穿针、曝衣之俗。据说古时在七夕之夜,妇女们用彩线穿七孔针,设香案,上置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喜子(蜘蛛)结网于瓜果上,就被认为得到了织女的青睐,必然乞得心灵手巧。直至近代,七夕仍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0922.中秋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仲秋"、"八月节"。因中秋月为团圆之象征,而此日又有亲人团聚之俗,故亦称"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唐代,节俗主要有祭月、拜月、泛舟赏月、登台观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南方民间中秋有赏桂折桂之俗,与月中吴刚伐桂,桂实飘落人间的传说有关。中秋食月饼是南北相同的风俗,月饼象征团圆。元至明清,中秋节基本沿袭了唐宋时代旧俗。清以后,各地中秋节饮食习俗有区别,安徽婺源地区必食塘鱼,江苏南京一带食烤鸭或咸水鸭,昆明每户必做"合家大月饼",山东泰安一带吃小包子。浙江、宁波一带八月十六日度中秋,苏州地区有妇女盛妆出游的风俗,俗称"走月亮"。

0923.重阳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亦称"重九节"、"茱萸节"、"登高节"、"九月九"、"菊花节"等。《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重阳"。据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至迟在西汉时重阳节已成了固定节日,并有了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食蓬饵等习俗。从南北朝到唐宋时代的重阳日,帝王官僚们除登高赋诗、筵宴欢乐之外,还有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赏菊、食糕之风亦日盛,重阳吃糕,因"糕"与"高"同音,所以重阳节登高之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清代赏菊规模较宋代更盛。清代北京在重阳节立"九花山子"。九花即菊花,至今重阳节的某些习俗仍在流行。近年,又将重阳节确立为老年节,以示对老年人的尊敬。

0924.腊八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古代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为古时"腊日"之一。先秦时"腊"本是一种祭礼,指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祭百神。祭百神需用猎获的禽兽,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故腊祭即猎祭,古代腊、猎相通。汉代腊行于农历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腊月。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节"。腊日或腊前一日有击鼓之俗,据说有驱疫作用。东汉后佛教传入,腊八又与佛教传说结合,成了佛教节日,称"成道节"、"佛成道日"。据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放弃修行,此时遇见一牧女送他乳糜,食后体力恢复,后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每年腊月八日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此后吃腊八粥遂演变为中国民间的习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八日,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今北京、东北、胶东、江浙、河南、皖中等地仍保留着过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0925.除夕

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或最后一晚,又称"除夜"、"年三十"、"大年夜"。"除夕"二字,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其原意为驱邪求福除恶鬼,故把这一夜称除夕。汉代,除夕夜除了树立神荼、郁垒两人的形象于门外,还要举行击鼓驱傩仪式。晋代又有了分岁、守岁活动。除夕是年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民间谓之"除尘",含有除旧布新之意。同时贴春联、门神、年画,将宅内布置一新,欢乐喜庆。夜幕降临时,阖家团圆,吃年夜饭,在中国北方地区多吃饺子,寓意"交子",指岁岁相交,南方人多吃汤团,寓意团圆。在饺子或汤圆中包上一个元宝或铜钱,吃到者表示一年有好运气。各地的年夜饭的食品五花八门,但都含有美好的寓意,如豆腐、年糕、鱼、发菜等,寓意"逗富"、"年年高升"、"年年有余"、"发财"之意。除夕之夜燃放爆竹,迎神纳福,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压岁钱。这一夜全家人守岁,希望能够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