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名著(3)

0443.《近思录》

北宋理学家哲学语录。南宋理学家朱熹和吕祖谦,阅读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的语录时,觉得"广大闳博,若无津涯",怕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六百二十二条,辑成《近思录》,共分十四卷。"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要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著作的阶梯,四子著作又为学习《六经》的阶梯,以改正厌恶卑近而好高骛远的毛病。

《近思录》依据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来编排,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子颜回乐处的圣人气象,从格物以穷理,存养而诚意,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至于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判异端而阐明圣贤道统,全面地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该书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钱穆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

0444.《朱子语类》

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熹(1130-1202),字元晦,南宋著名理学家。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是其门人后学对他的尊称。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儒学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福建武夷精舍、湖南岳麓书院、福建沧州精舍等地聚徒讲学,从学者最多时达到数百人。朱熹授徒,循孔子"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之法,鼓励弟子提问。而在师徒一问一答之间,尽得儒学性命道德之精微、天人事物之蕴奥,较之朱氏之经传,语言更详明晓畅。朱门弟子记录其师谈经、论事、明理之言,遂成"语录",有"池录"、"饶录"等,各本互有出入,又因翻刻不一,错讹间出。景定四年(1263),黎靖德集诸本之大成,以类编排,删除重复的一千一百五十余条,分为二十六门,遂成定编,于咸淳二年(1270)刊为《朱子语类大全》一百四十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此书编排次第,首论理气、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问题,以太极、理为天地之始;次释心性情意、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及人物性命之原;再论知行、力行、读书、为学之方等认识方法。又分论《四书》、《五经》,以明此理,以孔孟周程张朱为传此理者,排释老、明道统。《朱子语类》内容丰富,析理精密,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

0445.《传习录》

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之心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传不习乎"。

《传习录》包含了王守仁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他本人审阅,中卷之书信出自他的亲笔,是晚年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他所提出的四句教。他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

0446.《焚书》

明代李贽著,又称《李氏焚书》,.六卷,还有《续焚书》共五卷。二书对数千年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传统说教,以及束缚人们思想的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批判。反对把孔子当做偶像崇拜,指出孔夫子也是个平庸的凡人,《六经》、《论语》、《孟子》等乃是道学家的口实,虚伪人的渊薮。书中还揭lou那些假道学不过是些"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欺世获利、患得患失,"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伪君子。二书虽遭明清两代封治阶级禁毁,但仍流行不绝。二十世纪初,《焚书》又重新印行,对近代启蒙思想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0447.《宋元学案》

学术史著作。明清之际黄宗羲(1610-1695)、清.全祖望(1705-1755)等撰。一百卷,二百万字。黄宗羲于康熙十五年(1676)开始编辑,仅成十七卷并序。其子黄百家续作八卷,全祖望再为续作九十一学案。后由黄氏裔孙黄平黼补充为八十六卷。道光年间王梓材、冯云濠又为整理校补,始成百卷。前后历时一百六十余年,记宋元学者两千余人。如此卷帙浩繁、内容宏富,在我国学术史上罕见。

从学术史角度看,此书有四长:①.案卷设立以理学家为主干,并不排除其他重要学派和学者;②案卷的资料编选重在体现各家各派的学术特色,而不以某一既定标准做取舍,有助于完整体现案主的学术思想风貌;③凡属重大学术争论,注意综罗各家文献,兼取各派之说,而不专主一家一派之言,使得学术歧见得以呈现;④体例结构,着力体现学统师承关系。另设附录,记载轶事及后人评论。组织编排极为细密。

《宋元学案》标志着我国学术史体裁的主要形式--学.案体的最终确立,也代表了我国学案体学术史著作的最高成就。

0448.《明儒学案》

中国学术史、哲学史著作。黄宗羲撰,清康熙十五年(1676).成书。六十五卷,立十九学案,记二百零八人。全书首列《师说》,以下分述诸家。

明前期以程朱学为主,陆学为次,立崇仁、白沙、河.东、三原四家学案;中期专述阳明学,首列姚江学案,再分为王学之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六家学案,并别立止修、泰州、泉州三家学案,单叙诸派以外的儒学案。末期记王学修正派,立东林、蕺山二学案。每案首列小序,述学术渊源及学术要旨;再列小传,分载学者生平、经历、著述、师承;最后摘其文集、语录等不一,以体现其思想学说。间或加以评论,以申明自己见解。形成我国第一部体例精严、内容宏富、观点鲜明的明代学术史、哲学史专著,历来受到学者好评。

另外,作者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学术史观,极富心得,对后世治学术史者影响其大。

0449.《大同书》

康有为(1858-1927)撰。分入世界观众苦、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产、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等十部。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民国二年(1913)曾在《不忍》杂志上发表甲、乙两部,后又不断修改。民国二十四年(1935)由弟子钱定安整理,中华书局出版。

书中糅合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小康"以及近代西方进化论、空想社会主义诸学说,提出大同思想。康氏的大同思想建立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基础上,"凡百举动,皆有机器","机器日新,足以代人之劳","一人之用,可代古昔百人之劳","农耕皆用机器化料"。在大同世界中,人权平等,如有人敢提倡"独尊","成一人之尊","反判平等之理",大家就共同去除掉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很高的,衣食住行都很美满。同时,科学、文化、教育以及道德风尚都高度发展,整个社会形成"竞美"、"奖智"、"崇仁"的良好风气。

康有为的大同之世,绝不是向原始社会倒退,而是在人本主义旗帜下,设计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前景,构想一幅高度文明的社会蓝图。远远超过了洪秀全所描绘的农业社会主义的设想,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乌托邦的历史进步性。

0450.《仁学》

近代谭嗣同的哲学著作。于1896-1897年间陆续写成。谭嗣同遇难后,1899年梁启超、唐才常分别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上海出版的《亚东时报》上连载发表。全书凡五十篇,分为两卷。

谭氏自称《仁学》的思想来源:凡是研究仁学的,于佛书里应当精通《华严经》及心学、法相宗的书籍;于西方书应当精通《新约》以及算学、科学、社会学的书籍;于中国书应当精通《易经》、《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以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等人的书籍。

《仁学》的上卷通过阐发以太、仁、通、平等的道理,鼓吹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宣传资产阶级的平等、民主、自由思想;下卷通过对纲常名教、君主专制主义的深刻揭lou和激烈抨击,提出变法维新、改革社会的主张。该书把改革扩展到道德上、思想上、文化上,并且提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总的说明,这就把改革的范围扩大了,深度加深了。

三、哲学概念

0451.天人

天本指人的头,后引申出自然的天、主宰一切的超自然超社会的人格神、或支配主宰人事的神秘力量以及神仙上帝居住的地方、客观的自然界及其规律。这里主要指与人相对的但人却离不了的一切自然因素,也即宇宙或者宇宙本体。人是指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包括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即与宇宙本体相对的一切。

天人这一概念是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古代哲学极其重要的命题,一直以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探讨天人关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一致;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自然是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的行为与自然法则完全一致;荀子则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念,指出人kao自己的努力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到了西汉,董仲舒将天命论和阴阳五行说融合,提出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即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人间出了问题,上天会示警,人间和平安宁,上天就会降祥。唐代刘禹锡继承发展天人相分说,提出"天人交相胜",谓自然造物和人类社会各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规律,可以相互胜出。而宋代的张载和程颐则认为天人本来就是一体,不必再说合与分的问题。

0452.道器

道,本指人走的道路,引申为天与自然走的道路,后来便指宇宙事物的规律和法则。这里指具体事物所承载的道理;器,本指容器、器皿,这里指与道相对而承载道理的具体可感知的事物。道器关系所探讨的是具体事物同规律的关系以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

《周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一个具体形象上说,形象以下的部分看得见,就叫做器;形象以上的部分看不见,就叫做道。道器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分别。但为了研究它,把握它,又不得不去分开来说。于是,道是kao抽象思维把握的道理或原则,就是形而上;器是可感可见的具体和个别事物,便是形而下。

对道器关系的较多论争开始于宋代。程颐认为道与器相一致而不可分离,后来的朱熹又引入了理气概念,认为道器不可分离。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认为道和器并非分离存在,而是统一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只有事物,道理是事物的道理,事物不是道理的事物。没有事物,自然也就没有了事物的道理。他已经触及了个别包括一般、一般寓于个别的辩证关系问题。

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后,道器之辨又成为热点。西人强调科学技术,即是形而下,是器学文明;中人讲究人伦日用,即是形而上,是道学文明。道器本来一体,中西自然不分。能够中西合璧,自然是人类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