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儒释道各家的代表著作和哲学名著(2)

0434.《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韩非的著作。韩非,战国时韩国人,为韩国公子,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该书现存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代表先秦法家理论的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当时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主张复古,他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他还根据当时情况,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他还提倡君权神授,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提供借鉴。

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人生意义和文学价值。

0435.《老子》

春秋晚期老子著,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八十一章,仅五千余字。

《道经》讲宇宙自然观,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规律;《德经》讲社会人生观,以德解释人在社会的态度和作为。《老子》建构了人类理想社会最完整的道德体系,为后世的统治管理和圣贤教化,尤其是对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应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要尊道而贵德。《老子》中还包括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再如曲则全,枉则正,少则得,多则惑等。所以对立的事物都相互存在,并能由相互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观念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管理社会都有一定的启迪。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却不然,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百姓的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收的税太多;老百姓轻易敢死,是因为统治者追求生活享受太厚;老百姓不害怕死亡,用死亡去恐嚇他又有什么用呢!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并且带来了革命。所以历来的起义革命,几乎都受到老子道教的影响。

0436.《庄子》

庄子及其门人等著,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后世称南华真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共三十三篇:内篇七篇,为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为庄子弟子所写,或者是他与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基本反映了庄子的真实思想;杂篇十一篇,是庄子学派或后学者所写。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强调天道无为,万物一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本来无有边界差别。所以圣贤政治要效法道体,无为而治,反对一切压迫人性的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扰乱人心的文化知识。应该通过心斋、坐忘的修炼,进入逍遥无为的大自在境界。这种观念,对魏晋的玄学和佛教的禅宗、全真道的修炼,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0437.《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书中汇集了先秦百家之说,兼收并蓄,细大不捐,并将先秦诸家的哲学思想加以发挥。在自然观方面,提出太一是产生大地、阴阳、万物的本原;在认识论方面,吸收了宋尹学派的别宥思想和《管子》的静因之道的方法;在历史观方面,提出知道现在就认识古代,知道古代就可以认识未来,古今前后本来就是一体;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倡尊敬人民与约束君王,认为君王如有能够替人民着想的,天下百姓一定会归顺他。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公天下和道家的贵公思想,提出天下不是君王一个人的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要限制君主的权利。据《史记》载,书成之后,吕不韦将其内容公布于咸阳城门,称有人能增删一字者赏千金,以此来昭示他治理天下的政见。此即"一字千金"成语典故的出处。

《吕氏春秋》思想驳杂,但从整体上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和各家学派,同时注意对先秦各家的优长给以吸收,对汉代中国思想和文化传统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438.《淮南子》

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招集门客编辑的哲学著作,又称《淮南鸿烈集》。现存二十一篇。

书中提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道,认为阴阳二气化生万物,进而论述自然和社会中常与权、本与末、利与害、取与予、祸与福、为与败、备与致、刚与柔、奇与正等对立统一关系。提出法制要与时势变易,礼制要与风俗转化;衣服器械,各要方便自己的使用;法度制令,各要合乎自己的方便。只要有利于百姓,不必去效法古人;只要适合于事情,不必去遵循旧制。所以变革古制未必可去贬低,而遵循风俗也未必值得赞美。此外,《淮南子.要略》还综述了先秦孔子、墨子、管仲、晏婴、申不害、商鞅等名家、法家思想源流,是一篇颇有价值的哲学史学史论文。总之,该书是汉初学者对汉以前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次大规模的综合。唐代刘知己称其"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近代梁启超则盛赞"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为两汉道家之渊府"。

0439.《春秋繁lou》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研究解释《春秋公羊传》的著作,十七卷,八十二篇。或以为是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有《春秋繁lou义证》等注本。

《春秋繁lou》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有意志,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神。天造出万物,所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往往会神秘感应。天会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天子便是代替天并按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即君权神授。天不但为人世安排秩序,还密切注视人间万象。如果人间违背天理伦常,君主有了过失而不省悟,天便会降下灾异警告,即是谴告。反之,如果君主治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天就会出现符瑞。统治者必须调整自己的政策,才能导致祥瑞的出现。正是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一定要有伦理纲常来安定社会,和睦家庭。这就是天人感应,对于社会安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深远的意义。

0440.《论衡》

东汉王充撰。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博学多闻,勤于著述,是东汉初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论衡》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全书三十卷,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有录无文。

"衡"本指称量物体的工具,"论衡"的意思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全书以"疾虚妄"为核心,以"实"为根据,解释世俗之疑,辨析是非之理,对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及唯心主义的神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王充在书中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人也是自然的产物,有生即有死,"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而且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这种自然无为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大进步。据说王充作《论衡》,一直没有流传到北方,汉末蔡邕到江南的时候得到了一部,"叹其文高,度越诸子"。等他回被北方的时候,"诸儒觉其谈论更远",认为他去江南肯定得到了"异书"。后来终于在隐蔽处搜到了《论衡》,别人拿了一部分走,蔡邕还叮咛嘱咐:"惟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0441.《神灭论》

古代无神论哲学名篇,南朝范缜作于萧齐永明年(483493)中。当时佛教盛行,以致为祸国民。范缜便以偶然论观点痛斥因果报应论,反对宣扬佛教。

《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指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精神即是形体,形体即是精神。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凋谢则精神消灭。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用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作譬: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是形体的功用;精神对于体质,犹如锋利之于刀刃;形体对于精神,犹如刀刃之于锋利。没有听说过刀刃没了而锋利还存,怎能容忍形体灭亡而精神仍在!

《神灭论》严厉驳斥"神不灭"的谬说,不仅从理论上揭穿了神学谎言,而且也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一经发表,朝野为之哗然、震惊,在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442.《原道》

古代哲学名篇,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韩愈(768825),字退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主张文以载道,复古崇儒,抵排异端,攘斥佛老。

《原道》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力拒释道二教,高扬孔孟仁义,建构起儒家道统,开启了宋学先声。他说:博爱就叫做仁,实行而且与它合宜就叫做义;由此而进步就叫做是道,内心充满而无需等待外力就叫做是德。道和德都是随着仁和义走的,所以,仁与义是个固定的名称,道与德却是虚位,可以受纳种种不同内容。因此,他所说的道与老子和佛教说的道,是有区别的。

早在《淮南子》里就有一篇《原道》,而且开宗名义,从宇宙本原一直谈到人之所以感应无方。后来章学诚也写过《原道》,探讨道统的历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