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文化的盛世-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和哲学流派介绍(2)

0408.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属于九流之一。《韩非子》认为:纵,就是联合各个弱国去攻击一个强国;横,就是事奉一个强国去攻击众多弱国。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也算是中国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各国都需要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者辅之以军事等手段达到壮大自己、削弱对方的目的。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是鬼谷子,曾教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四大弟子,都是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其后修习鬼谷子纵横术的人还有不少,著名的如甘茂、司马错、乐毅、范睢、蔡泽、邹忌、毛遂、郦食其、蒯通等,事皆详于《战国策》。

纵横家的著作,今存《鬼谷子》、《战国策》、《苏子》、《张子》。

0409.杂家

杂家,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哲学学派。属于九流之一。杂家著作以秦代相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西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淮南子》为代表,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集其大成。杂家著作多含有道家思想,也称为新道家学派。后有赵蕤著《反经》综述杂家。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新兴的社会阶层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和文化学术的整合,于是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特点是集合众说,通过采集各家智慧,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杂家著作现存《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三种。

0410.汉学

即汉代研究经典、重视训诂和考据的学派。两汉时代,因为经典来源和本身的各异,汉学又演变为三大派别:一是今文学派,二是古文学派,三是通学派。今文学派起源于汉初,盛行于西汉。古文学派起源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它根据汉武帝时发现的古文经典,经刘歆大力提倡,时常与今文派争论。后来产生通学派,混合今古文学,不论家法或师法,专门研究经典中的名物训诂,不太注意思想演变,学风朴实,使经学走上纯学术的路子,可称为后代考证学的开山祖,代表人物是郑玄、马融、贾逵等。

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主张"通经致用",推崇汉儒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至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愈发崇尚汉代经学注重训诂考据的学风,形成与"宋学"相对的"乾嘉学派",也称"汉学",又称"朴学"、"考据学"。清代汉学治学严谨,对文字训诂、古籍整理、辑佚辨伪、考据注释等,有较大的贡献。但存在泥古、繁琐及拖离实际等流弊。

0411.古文经学

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与今文经学派相对。古文经是指战国时代用六国文字(古籀文)所书写的儒家经典。汉代的古文经有三个来源:一是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逸礼》,一是流传于民间的《毛诗》及费直和高相所传的《易》,一是秘府所藏的《周官》和《春秋左氏传》。

古文经学派认为,《六经》是孔子所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历史,因此孔子则是一个史学家、教育家。他们研究和传授《六经》,自然遵循孔子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讲求实学,着力研究经籍中的名物训诂,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研究与传授。古文经学派在政治上有复古倾向,反对迎合世务。无论是古文经学还是今文经学,都直接作用于汉代的经学教育。古、今文经学派从西汉末年开始,为了争夺儒学正统的地位,双方互相攻讦并进行激烈的论辩。到东汉末年,郑玄杂糅了今、古文两派学说,今、古文之争方告结束。

总的看来,古文经学盛于东汉;六朝、隋、唐的经学,由于重视郑学,所以古文经学影响较大。清代学者们继承古文经学派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说明,用于古籍整理及语言文字的研究,取得较大成就。

0412.今文经学

研究今文经的一个流派。与古文经学派相对而言。今文经学认为《六经》是孔子的托古改制之作,是孔子的政治之道。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是用汉代的通行的隶书记录,大多没有先秦古文原本,而是由战国以来的父子师徒相传,到汉代才逐渐写成定本的。

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体的经典,依照家法、师法,承受师说,专经研究,不相混乱。并且发挥儒家的微言大义,追求通经致用,往往与方士混合,相信天人相与,专谈阴阳、占验、灾异。重视《春秋公羊传》,重在阐发微言大义,旨在从《六经》中寻求治国安邦之道。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几乎垄断了太学讲坛。选才取士,皆以今文经为准。

今、古文经学的提倡和兴盛,直接作用着汉代的经学教育,并且完善了一套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原则和内容以及学风和士气。自西汉末年今、古文学派为了争夺儒学正统,互相攻讦、激烈辩论,直到东汉末,郑玄才杂糅了今、古文两派学说,合而为一。到清代中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内矛盾尖锐,有的学者继承今文经学派的传统,发挥《公羊传》学说,开始干预时政,今文经学得以大兴,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主张的重要理论依据。

0413.董学

专指汉代董仲舒的思想学说。汉代是一个汉传统确立、各宗教勃兴、众学术发生的时代。儒学开始宗教化,道教正式诞生,佛教随之传入,都表明了汉代社会拥有对宗教的急切需要和宗教发生的适宜环境,由董仲舒所代表的汉代经学家也开始热衷于构建国家宗教理论。

他提出:《春秋》所体现的道,就是崇奉上天而效法上古。上天,是百神的大君主。崇奉上天不周到,再怎么崇拜百神都是无益的。明白提出了宗教特性,从而确立了国家宗教。他又说:接受天命的君王,天道会在他身上得到大大的彰显。因此委屈百姓从而伸张君王,委屈君王而伸张上天,就是《春秋》所表现的大义。从中可看出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神道设教观念,一方面抑制地方诸侯势力,从而树立天子的权威;另一方面用天道来制约天子的权力,使之奉行儒家仁政。

在西汉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董仲舒借重国家宗教观念和《易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思想来表达他的政治理想,是值得重视的人本内容。

0414.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讨论的中心是本末和有无,即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也即是远离了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它以《老子》、《庄子》、《周易》为典籍,称为三玄。

玄学的兴起,有其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发展可分四个阶段:一是在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主张贵无,以老子学为主;二是竹林七贤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主张超越名教而任其自然,以老子、庄子学为特征,是贵无向崇有的过渡时期;三是元康时期,以郭象为代表,主张独化,自生,崇有,以庄学为主;四是玄佛合流时期,以道安、支遁、僧肇等人为代表。僧肇从思想上对魏晋玄学作了总结,主张"虽有而不有,虽无而非无",认为有和无名称虽然不同,但其目的却是一致的,完成了玄学思想发展的由贵无到崇有,再到非有非无、有无为一的认识过程。

魏晋玄学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尔后的中国佛学即禅宗的创立,乃至对宋明理学和全真教的诞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0415.禅学

禅学,就是研究禅定、禅道和禅宗的学问。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意思是思维修或者静虑,又称禅定或者三昧,属于菩萨六度之一,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类似于今天的瑜伽。佛陀立教,戒、定、慧是佛教三学,是教门学问。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因时代、地区和派别的不同,禅学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至唐代慧能禅宗,禅学进一步中国化,较以前的禅学产生了重大的差异,乃是判教立宗后的禅宗的宗门学问,升华出一种道、境界、本体、真谛、觉悟等的整体意义来。禅不仅是手段,而且还是目的。禅的目的是觉悟成佛,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于是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就成了禅宗最大的特色。

再看看这个"禅"字,从礻从单,单是个捕猎的工具,也表示简单直截;礻即示,是神灵的标志。宇宙的真谛对于人类来说不可思议,充满神秘和灵妙。如何一下子捕捉住这个神秘灵妙的宇宙人生真谛,就是禅宗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它解决的是佛教最核心即身成佛、即心是佛的问题,所以往往度拖的是最上乘根器的人。

禅学作为古代哲学,尤其是隋唐哲学的重要部分,对其他哲学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倡导的不信权威、废除经典的口号,曾为一些进步思想家如李贽、谭嗣同等利用,用以攻击封建正统思想;它所宣扬的心性学说,为宋明理学家如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和道教全真道学者所吸取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