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古代地理学名词指的都是什么地方(2)

0159.灵渠

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并吞六国、一统中原后,又挥师岭南,命监察御史史禄率三位石匠,开凿河渠,以便运送军粮。自公元前218前214年,历经三年艰辛,运河终于开通。初名秦凿渠,后因漓江的上游为零水,故又称零渠、澪渠。唐代以后,方改名为灵渠。

灵渠全长三十七公里,由铧堤、南北渠、秦堤、陡门等组成。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铧堤为灵渠的枢纽工程,是在湘江内修建的一座滚水低坝,有大小天平石堤与其相连,形成"人"字形。铧堤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灵渠的凿通,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灵渠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灵渠自秦代开凿之后,汉、唐、宋、明历代又有所增修,其中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增修最多,元代在南渠岸边所修的四贤祠,供奉着史禄、马援、李渤、鱼孟威四人的塑像。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0160.殽山

殽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陕县南部,向东延伸的余脉称为邙山。殽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隔黄河与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有著名的三门峡。殽山高山绝谷,峻坂迂回,形势险要,自古以险峻闻名,是陕西关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殽山又是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登殽山向北远眺,可以看见奔腾咆哮的黄河,气象宏大,景色壮观。

古代将殽山与函谷关并称为"殽函"之塞,是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自春秋时代这里就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例如秦、晋殽山之战。殽山不仅是一个军事要塞,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先人在这里留下了文明的足迹。山中有南、北二殽道,又被称作南陵、北陵。南陵有夏后皋之墓,北陵有周文王避风雨台遗址。殽山中还有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等名胜古迹和风景点。

0161.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kao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协同六国的军队远征秦国,秦国依傍着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在函谷关大败而归。后来刘邦也曾经守住函谷关抵御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以及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还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一行逃离秦国,到达关下正值半夜时分,当时秦法规定函谷关"日入则闭,鸡鸣始开"。随行食客有善口技者,仿鸡鸣,关内群鸡鸣和。关吏遂开启关门,孟尝君一行得以出关。函谷关还是道家的圣地,相传老子入关时,守关官员请教经学。老子连夜写下五千余字的《道德经》。

0162.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和水运交通干线,是经过历代逐步开凿,最终形成的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基础是春秋末期吴国开挖的邗沟,战国时期魏国开挖的鸿沟,西汉开挖的漕渠,东汉开挖的白沟。隋朝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扩展和连接,形成了最早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余公里,包括开挖广通渠、山阳渎、扬子津、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隋朝大运河是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地区的水上交通网,在隋唐至北宋的六百余年时间里,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对促进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都有重要作用。经元代调整,形成了一条从大都出发,经通惠河、运粮河、御河、会通河、济州河、泗水、黄河、淮扬运河、江南河直达杭州的大运河。明清两代又开东运河,使黄河与运河完全分离,形成了今天的运河路线。

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为历代重要的水运航道,对各时期各流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

0163.江左.江右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即长江以东,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0164.《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例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故事,至今流传,表现了古代人民渴望光明、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山海经》的作者不详。全书共38卷,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五藏山经,简称"山经",大约成书于战国;二是海经,大约成书于西汉;三是大荒经(附海内经),大约成书于西汉以后,其中以山经的地理价值最大。它以山岳为纲,以方向、道里为纬,记载山的位置、水系、动植物、矿产、医药、宗教、民族、神话传说等。

0165.《禹贡》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成书年代晚于《山经》,早于《汉书.地理志》,是先秦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记载,被认为是古今地理志的始祖。《禹贡》全篇共一千二百字左右,由九州、导山、导水、五服四部分组成。

九州主要依据名山大川和海洋的自然界限划分,分全国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每州记述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田赋、特产和运输路线,并进行对比,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著作。导山记述了20余座山岳,并归纳成几条自西向东的脉络。导水记述了9条河流,是中国早期的水系著作。五服反映了作者大一统的思想。

《禹贡》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及唐宋后许多地理专著,都以《禹贡》为论述根据。

0166.《禹贡地域图》

裴秀绘制的大型历史地图集,共十八篇,今已失传。

裴秀(224271),字季彦,魏晋期间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政治方面,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在详细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形势和疆域沿革的基础上,以《禹贡》为基础,并结合当时晋朝的"十六州"分州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图上古今地名相互对照,是当时最完备、最精详的地图。

更重要的是他采用了科学的绘制方法,创立了"制图六体"理论:①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比例尺;②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③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④高下,即相对高程;⑤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⑥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制图六体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绘图经验,为后世的地图绘制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纲要。今天地图学上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除经纬线和地图投影外,裴秀几乎都已经提出来了。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裴秀不仅已经认识到在地图上表现实际地形的时候有哪些相互影响的因素,而且知道用比例尺和方位去加以校正的方法,在地图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