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事件(2)

0088.文成公主入藏

隋唐之际,即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族出现了一位杰出领袖名叫弃宗弄赞,以逻些(今拉萨)为首都,西藏的佛教史则称之为松赞干布,后来的历史文献均用此名。那时正是唐太宗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来长安朝贡,欲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没有允许。贞观十四年(640),松赞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职同宰相)禄东赞到长安聘婚。相传唐太宗在答应之前曾经"五难婚使"。五件难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据说禄东赞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的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的动人景象。唐太宗高兴地允许他立即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为文成公主修建一座华丽的王宫,这就是今天布达拉宫的前身。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藏人创造了三十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

0089.玄奘取经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玄奘"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且各派学说分歧,难做定论,于是决心赴天竺探本究源。当时唐朝"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要出境必须获得朝廷的准许。贞观元年(627),玄奘上书请求朝廷准许自己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史书是这样记载当时情形的:玄奘"结侣陈表,有敕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627年八月,玄奘西出玉门关,长途跋涉,他翻过终年积雪的凌山(今穆索岭),到亲叶(即碎叶),渡过乌游水(阿姆河),登临铁门关(今阿富汗境内的巴达克山),通过吐火罗,进入天竺西北部。631年,抵达摩揭陀国,并入天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著述立论,宣讲大乘,获得较大的声誉。643年,玄奘启程回国,携梵文佛经657部和各种佛像回到长安。玄奘在归国之时,行至于阗,先行上表,请求太宗赦其违旨西行之罪。太宗赦免了他的罪责。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派大臣迎接,并举行欢迎大会。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寺,享寿65岁。唐高宗悲痛万分,叹曰:"朕失国宝矣。"并为玄奘举行国葬。

0090.鉴真东渡

鉴真是我国盛唐时期赴日本传播唐代文明和中华佛教文化的高僧。日本奈良时代,荣睿和普照两名年轻僧人,受日本亲王之使命赴唐,希望聘请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东渡,以学习其戒律。鉴真决定率众弟子东渡。正待启航时,随行的僧徒中出现不和,如海诬告日僧勾结海盗,第一次东渡失败。随后,鉴真揭榜治好了岭南道采访使母亲的病,得到一艘军船,从扬州开航后不幸触礁沉船,在荒岛上忍饥挨饿度过了八天八夜,第二次东渡失败。随后鉴真又觅船东渡,其大弟子灵佑不忍恩师年迈渡海,便发动僧众请官府阻留,官差将鉴真一行截获并押解回扬州。为避风头,荣睿和普照移居他乡,三年后二人再赴扬州与鉴真会合,试图秘密出海东渡。因遭遇狂风怒涛,再次受挫。鉴真因苦心焦虑患了眼疾,双目失明。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下,鉴真以"不遂本愿,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又回扬州作第六次东渡的准备。753年,日本天皇派遣唐使正式提出礼请鉴真赴日本弘法。唐玄宗恩准,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鉴真携其弟子搭上了遣唐使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奈良,受到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热烈欢迎,封号"传灯大法师",安置于东大寺。双目失明的鉴真为天皇、皇后和皇太子等人登坛授戒。鉴真在日本享有国宝级人物的待遇,被日本人民尊称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等。鉴真在奈良设计创建的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被日本人民看作艺术明珠。鉴真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于763年在日本圆寂,享年76岁。鉴真东渡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0091.《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还有他从北京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叙述中国为主的《游记》第二卷共82章,在全书中分量很大。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0092.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原姓马,名和,字三宝,出生在云南省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进军云南。在战乱中,11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受到阉割,在军中做秀童。19岁时,被挑选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后来朱棣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郑和因功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的说是明成祖怀疑建文帝流亡海外,派郑和等人寻找其踪迹;有的说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些说法都难令人信服。明成祖继位时,持续三年之久"靖难之役"及迁都北京使财政耗费极其浩大,加上当时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不够稳定,直接影响到中国南部的安全。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亏损,稳定中国南部,明成祖不惜耗巨资,于1405年,派郑和率船队首下西洋,奉行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据史书记载,郑和船队是由240多艘海船组成的一支联合舰队,船队的主体船舶为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五类海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指挥船、战船、补给运输船、交通船等。郑和每次下西洋的人数在两万七千人以上。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规模、船只的大小等,都无法同郑和相比。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达伽马早了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了116年。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到达南端的好望角,涉及三大洋,是此前的中国航海史上所没有的,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