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构架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方才编定。《庄子》又名《南华经》。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结构的,用庄子的观点说,都是统属于"道"的。也就是说,一部《庄子》不外为了说明一个"道"字。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而较孟子稍晚。他一生视仕途为草芥,除做过看管漆树园的小吏外,不追逐官禄,因而一生穷困潦倒,除讲学、著述之外,有时还靠钓鱼、打草鞋维持生活。住在"穷闾陋巷",人瘦得"槁项黄馘"。
庄子是一位蔑视权贵、鄙视利禄,而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想家。他尖刻、猛烈地抨击当时罪恶的社会。什么圣人、王公大人、圣王之法、仁义礼乐,都给他骂得痛快淋漓。他在文章中大声疾呼:"圣人生而大盗起。"他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胠箧》),直接把矛头指向暴君。他生活的宋国,当时宋王偃"射天笞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他奋笔疾书,直抒胸怀。司马迁也说过,庄周"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癤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在《秋水》篇中,记述了庄子拒绝去楚国做官的事。楚威王派使者北上邀请庄子,答应给庄子高官厚禄。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他对使者说: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3000年了,楚王把它珍藏在庙堂之上。就这个神龟来说,是愿意死后使它的骨甲得到重用,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着呢?我看它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庄子婉言谢绝邀请,使者只好南归。庄子用久已死去的神龟被供奉比喻官爵受吹捧,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虚名而已,他宁可像活龟拖着尾巴在泥里爬,也不进入官场以示显赫,宁肯生活贫寒,钓鱼维生,也不追逐官禄,这是他对现实不满的超然态度。因此他愤世嫉俗,"终生不仕"。庄子一面鞭笞现实,一面同情劳苦人民。他在《达生》篇中,还记述了庄公为满足私欲,让东野稷拚命地表演赶车技术,而累坏了良马的故事,表达了对东野稷的同情。庄子还赞美过杀牛技术纯熟的庖丁、斫轮工匠、运斤成风的石匠、制锯的梓庆,这些说明庄子和下层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接近。
《庄子》一书,汉代流传的古本,为10余万言,52篇,内篇7,外篇28,杂篇14,解说3。到晋时,经郭象删定并加以注释的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这些是不是都是庄子的著作,历来有争论。大多数论者认为,《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论文汇编。后人注解《庄子》很多,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庄子》既是一个学派的著作汇编,那么其思想内容是不会纯一的,但其主体思想,毕竟是庄周的思想,其理论主要是庄周的理论。庄子的哲学,庄子思想的核心,都在一个"道"字上。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所谓"道",是天地阴阳之间共同的东西。道字在《庄子》中出现过362次,作为道家之道在《庄子》中是什么意思呢?《大宗师》篇描述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在庄子看来,道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本质是虚无的。他承认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如一年的春夏秋冬,"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天道》)他也认为事物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他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穷则反"(《则阳》)。可见,庄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他还承认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他在《至乐》篇中,讲了一个用待人的方法去养鸟的故事:鲁国国君十分喜欢养鸟,有一次,他得到一只羽毛十分美丽的小鸟,不敢把鸟放在露天的花园里,而把它迎进庙堂,派人献酒送肉,又命令乐工奏乐曲,搞得鸟儿晕头转向,不吃不喝,第三天就死在笼里。
但是,庄子却过分抬高了无形的道,贬低了现实的感性世界,他认为生命不过是暂时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无界限差别的,而后来发展到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这使庄子原先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的思想,走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在政治上是主张"无为而治"的,他认为,帝王要"以无为常","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天道》)。在庄子看来,为人处世应是不偏不倚的,不去伤害别人,也不施舍,不与人争财物,自食其力。因此他主张遵循"中道",这样可以保身,可以舍生,可以养亲,可以终年。他劝人们"顺其自然",不要以好恶损伤天性,应听任自然变化。"顺其自然"反映了庄子自我解脱的内心世界。他从厌世思想出发,发展到"以死为至乐",在庄子看来,人类的产生是道的物化,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也是道的物化。所以,他妻子死的时候,认为妻子的死是安然睡在天地这个大房子里,得到了宁静,他不但没有痛哭流涕,竟"鼓盆而歌"(《至乐》)。他自己临终前,也反对弟子厚葬,他说,要与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总之,以万物为赍送。
道是自然之道,人性是人自然之性,无为而治是任民之自然而治,艺术是主观自然与客观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这样说,一部《庄子》基本可用"自然"二字概括。《庄子》一书的作者,用以表述"自然"这一概念的,大都是个"天"字,或者"天地之道"等。
《庄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士感兴趣的一本书,它不但涉及哲学、人伦、政治,而且谈论美学、艺术、语言、生物、养生等方面。闻一多和郭沫若都认为中国的艺术导源于庄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都是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在美学家眼里,多以为庄子开辟了有别于儒家的美学系列,对中国的艺术影响深远。在语言学者看来,庄子是一位语言大师。
《庄子》语言之丰富生动,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无以伦比的,他第一次提出了寓言、小说的概念,创造了近200个寓言故事,开创了以虚构的手法反映现实和表现理想,被称为"诙谐小说之祖"。在气功师眼里,认为气功中的踵息法、缘督以为经皆源于《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内篇七篇之名称及主要学说如下:
第一篇《逍遥游》——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人能无自私,无功利心,便能逍遥自在,神游於天地。
第二篇《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普通人之所以与其他物有不同者为存乎私欲,句能免去私欲,则心与万物同。
第三篇《养生主》——人之形体为宾,精神为主,修道在养人之精神。
第四篇《人间世》——生当乱世,与人勿争名,自晦其德,免惹麻烦。
第五篇《德充符》——德充於内,自应於外;不求外物,而外物自至,不求来归,而人自来归。
第六篇《大宗师》——天地万物所宗的道,人得而学,以道为师,故曰「大宗师」。
第七篇《应帝王》——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帝王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