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资源依然具有时代价值。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解决好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问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探究二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高校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r代新人的主阵地,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发挥其育人、化人的作用。文章基于“为什么融入”“融入的可行性”以及“怎么融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证,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为增强高校青年的文化自信提供力量源泉。高校青年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涵养,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存续铸造了不朽的精神家园和思想支撑。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对于当代大学生铸牢文化之魂、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是世界文化和各类先进思想的聚集地,西方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渗透导致高校中不良思想潜滋暗长,大学生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影响着我国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明灯。高度的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从中汲取先进养分,充实文化底蕴,夯实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文化信仰;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被各种错误思潮影响,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将中华文化发扬传承下去。高校青年学生是国家前途命运的希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可以使青年学生摒弃文化自卑、妄自菲薄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准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提高文化自信,主动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先贤智慧,对我国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必须继承之、发扬之和创新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首先,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成长、培养价值观的主要基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发挥好高校文化高地的作用和育人功能,将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选择地讲授给学生,比如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钻研精神、人文思想等。引导高校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其次,高校青年是传播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在高校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真实涵义,促进高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思想交流和学习研讨,从而在理论上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进行学术上的探索和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高校青年具有基本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不仅能促进理论上创新,校内的传统文化社团、活动、比赛、研学等都能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创新其表现方式,也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助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把握文化传承的话语权,有效实现传播的持续性、立体化,达到以文育人的效果。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充实的文化养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和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到今日仍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怎么做人,如何做事”的道理,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就其价值观而言,孟子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重要气节教育,老子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道德观教育。就政治观而言,《论语》中“内圣外王”的为政要求,以及荀子的“尊君爱民”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这些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育人、成人准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源头。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活动、实践活动、文化活动中都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拓宽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形成网络矩阵,倡导主流思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高校青年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融性分析

教育内容上的交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公民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等。从政治角度看,《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刻画出了一个人人平等、互帮互助的美好社会,描绘了人们心目中的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愿景。这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相契合,也与我党的奋斗目标相戚相通,为实现从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提供了桥梁。从生活角度看,《孟子》中的恻隐之心的道德观教育、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育以及与民同乐的忧乐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层面的价值遵循和公民道德观倡导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具有内容上的交融性。

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教育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各项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2 ]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怎么做人、如何做事从而建设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大学》中的“三纲领”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在明明德”是对主体思想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要学习和发扬美好的品格。“在亲民”指仁爱人民、体恤人民、亲近人民、教育改造人民,是对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外在行为要求。“在止于至善”即达到最美好、最完善的品德境界,是主客体相统一的最高的品德境界。这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都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古代哲学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终目标,二者都是从个人发展出发进而实现社会和国家统一。教育目标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价值依据。

nlc2022081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