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历史中著名的重臣名相(2)

0050.萧规曹随

西汉初,萧何为相。惠帝二年(前193),萧何病重,临终时惠帝询问后继者,萧何荐以曹参。曹参为相三年期间,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施政办事一概遵循萧何创立的规章制度,无所变更。任用官吏也都是选用那些厚重稳健的有德长者,而对那些华而不实的浮夸之徒概不录用。从而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曹参死后,百姓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后人用"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0051.运筹帷幄汉张良

张良(前251前186),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先世原为韩国贵族,五代在韩为相。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于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偕刺客以铁椎击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遂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传说遇黄石公,得兵书《素书》。秦二世二年,率众投奔刘邦,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助其联合英布,拉拢彭越,重用韩信,终至破秦灭楚,创基立汉,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兴三杰"。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大杀功臣,张良目睹英布、彭越、韩信等人的悲剧,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之古训,决然辞官,归隐江湖,令后人追慕不已。

0052.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人,三国时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一面躬耕读书,一面留心世事,伺机施展抱负,被时人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经名士徐庶荐举,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安定天下大计。诸葛亮把当时形势向刘备做了精辟分析,提出了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赞赏备至,心悦诚服。从此,诸葛亮就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辅佐刘备称帝。建安十三年(208),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随即引兵夺取荆、益二州,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功拜丞相,录尚书事。刘备死后,诸葛亮继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以丞相兼领益州牧,掌握蜀汉军国大事,持法谨严,赏罚必信,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派人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鼓励百姓种植棉桑,在汉中大兴屯田;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和抚"政策,改善和他们的关系,并派人到那里推广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西南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西南地区的统一。此外,还注意保持蜀吴联盟,以维持三国鼎立的均势。经过诸葛亮的励精图治,使一度民贫势弱的蜀汉终于成为"天府之国"。从建兴六年(228),诸葛亮数次挥师北伐,攻击曹魏,以图统一全国。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将司马懿相拒于渭南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世所钦仰,唐代杜甫《蜀相》诗云:"三国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其传神写照。

0053.东晋名相谢安

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出生于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显赫当时,与瑯琊王氏并称"王谢"。谢安自幼聪慧,思维敏捷,性爱读书,不喜为官。年轻时隐居会稽,常与王羲之、支道林、许询、孙绰、李充等名士相往还,寄意诗文,放情山水。直到四十多岁时,才接受征西大将军桓温征召,作了司马,从此步入仕途,官至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建昌县公。其一生最大功绩是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以八万人马战胜了苻坚的百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典实。然而,淝水之战的烟火还未完全散尽,谢安却因功名极盛遭到了一些阴险好利之徒的陷害。于是,他上疏辞官,几日后病卒于京师建康。谢安死后,晋廷哀悼三天。追封太傅,谥号"文靖"。又念其平定苻坚有功,改封号为"庐陵郡公"。

0054.关中良相王猛

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少时家贫,曾以贩畚为业。长大后隐居华阴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其时北方正陷入十六国之乱,南方东晋亦是风雨飘摇。前秦大将苻坚欲谋霸业,久闻王猛之名,派人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东晋升平元年(357),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因治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王猛明法严刑,禁暴锄jian,有罪必罚,有才必任,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他还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办学重教,协洽周边,关中一时大治。东晋宁康三年(375),王猛积劳成疾,终致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遗言不可攻晋。王猛死后,被隆重安葬,并追谥为武侯。后苻坚不听王猛之言,攻东晋,以至有淝水之败。

0055.房谋杜断

房指房玄龄,杜指杜如晦,俱为初唐名相。早先两人皆为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官,常从征伐,参与机要,为秦王得力谋臣。玄武门之变,两人亦居功甚大。秦王即位,是为唐太宗,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迁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贞观三年迁尚书右仆射。据《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也就是说,两个人在执政上各有所长,房玄龄主意多,善谋划,杜如晦能当机立断。房玄龄、杜如晦同掌朝政,同心协力,配合默契,谋划和掌管国家大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房、杜二人也成为历史上良相的典范。元人雅勒呼有诗赞曰:"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0056.魏征善谏

魏征(580643),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杰出政治家。幼年丧父,生活孤贫,雅好读书,深通学术,胸有大志。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贞观初授秘书监,参掌朝政,校订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

魏征以善谏著称,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令太宗又敬又畏。有一次,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却终未成行,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有此意,但怕你直言进谏,故打消此念。"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逗弄玩乐,很是得意,忽见魏征走来,忙将其藏入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魏征一生以谏诤为己任,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两百余事,大至朝廷大政方针,小至皇帝生活私事,都无所回避。武德九年,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拒不签署李世民征点中男(1618岁)的决定,最后终于谏止,使百姓免于一次兵役负担。贞观六年,力排众议,谏止太宗赴泰山封禅,节约了大量的开支。魏征所谏,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失误,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0057.半部论语宋赵普

赵普(922992),字则成,祖籍幽州蓟县,北宋著名政治家。960年,赵匡胤得赵普之助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封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次年,又依赵普之计"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诸将兵权。967年,赵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963年,宋太祖想改年号,要求这个年号以前没有用过。有人提议"乾德",宰相赵普称颂不已。后来发现伪蜀曾用过这个年号,惊问赵普,赵普不能回答。太祖感叹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啊。"赵普惶愧,归家闭门读书。后来每当朝廷有事难决时,赵普便回家读书,第二天就把事情解决了。太宗继位,继续任用赵普为相,有人告诉太宗,赵普只懂《论语》,其他书都没读过。太宗问赵普此话可属实,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人在他书房里发现一个小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只有《论语》二十篇。赵普两度罢相,又两度入相,几番浮沉,全赖一部《论语》,有远见而乏卓识,一生哀荣功过,足堪回味。此后人们便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