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画赏析 > 人物卷 >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
顾恺之传世作品:《洛神赋图》...
时间:2013-07-27 12:28 | 浏览:
上一篇:《女史箴图》 下一篇:《列女图》
5秒
热点图集
赏析:

《洛神赋图》部分(1)

《洛神赋图》现存世者为摹本,保存了原作的面貌与内容。

现在有四种摹本;二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一卷在中国辽宁博物馆

一卷藏在美国佛里尔美术馆,长久以来为世所珍

顾恺之介绍:

在中国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长期南北战乱,朝代频繁更替,使当时的文化思想格外活跃,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砖刻以及漆画等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开宗立派的专业画家、书法家,作为奠基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六法论”也在这一时期提出。在绘画上,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具有代表性。

顾恺之(公元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崭露才华。他能诗善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艺术家,后人称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

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伟大祖国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他的杰作大都散失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画卷摹本,一直为历代视如珍宝。

《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曹植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很有成就,他留下来的论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他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记载,顾恺之的作品有七十多件,他画过历史故事、神佛、人物、飞禽走兽、山水等题材。

《洛神赋图》部分(1)--释义

这幅图的大意是曹植和仆从们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人在舒展身腰,马在地上打滚。黄昏时节,停歇在洛水边上。曹植在恍惚中看到了美丽的洛神。他和洛神互赠礼物,共登云车,畅叙衷情和遗恨。待洛神离去,只剩懊恼思慕的曹植,坐着一叶轻舟,面对两支残烛,通宵不眠,浮在洛水上不肯离去。回到岸上,曹植带着沮丧的表情和无穷的依恋乘上四马盖车,怅惘地返回自己的封地。

《洛神赋图》部分(2)

《洛神赋图》部分(2)--释义

图中所绘洛神形象,无论从发式或服装来看,都是东晋时期流行的装束。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本图为戴卷梁冠、穿大袖衫的贵族及戴笼冠、穿衫子的侍从。

《洛神赋图》部分(3) 《洛神赋图》部分(3)--释义 是《洛神赋图卷》第一节,画曹植与洛神相逢时的一瞬,曹植宽袍大袖,气宇轩昂,甫告下马,徒步而行,男女侍官各四人,左右簇拥,前边草木葱茏,山谷逶迤,日倾月升,气象氤氲,蓦然见一丽人,于山岩之畔,踽踽独行,回眸顾盼,风姿艳逸,曹植惊见于所见,两手横拦随从,止步向前,欲通款曲……等情景。赖顾恺之妙笔通神将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爱情重显出生命的光采。 图中人物灵动已较汉画精细,主要人物形象突出,无论面相服饰俱臻佳妙,侍从则处于陪衬位置,身形亦较瘦小。人与山不成比例,有所谓[人大于山]的时代特征。树木画法较单纯,一般作伸手布指,粗枝大叶之状,尚停留在稚拙阶段,但有简朴古意。山石仅勾轮廓,平涂染色而无皴擦笔触,直至隋唐青绿山水,尚用此等古法,与洛阳龙门石窟与敦煌石窟晋代壁画有相似之处。 这是研究唐前美术重要的实物资料。 《洛神赋图》构图技巧:

画面生动感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他是第一位留名画史的人,他的禀性中颇有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天真、善良、风趣、大度。人物是顾恺之最擅长的。

《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

《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是书画境中的另一种毫不逊色的《洛神赋》。

《洛神赋图》是一幅题材非常吸引人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展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画中用来衬托洛神的景物也被形象化了,如画面上有高飞的鸿雁和腾空的游龙;又有云中的明月,初升的朝霞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传说的风神在收风,水神使洛水平静和女蜗在歌唱。这都借以描绘神灵都同情曹植和甄氏的爱情遭遇。不仅增强了人物之间的联系,而且更添加了神话梦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