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送四十九侄诗》卷纸本,行楷书,纵35.5cm,横130.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诗送四十九侄。又妷财相见,何堪举别觞。共期同奋发,更勉致轩昂。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亲旁。
帖后无名款。鉴藏印有“白石山房”、“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
此帖原为《宋元宝翰》册之一,后改装成卷。此诗在《山谷外集》中没有记载,四十九侄亦无考。该帖字大如拳,结体多取柳公权法,字大方可尽其笔势。撇捺特长,笔画多取横势,字势舒展俊朗,跌宕起伏,变化出新,极具挺拔之态。
黄庭坚的书法正如其诗法。张耒评其诗句:“不践前人旧行迹,独经斯世擅风流。”用此句评论黄庭坚的书法是很恰当的。
著录于《装余偶记》卷五、《石渠宝笈初编》卷一。
附录:后花园之美《诗送四十九姪帖》
以文惹祸
黄庭坚,字鲁直,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时考中了“进士”。由墨迹揣摸黄诗人,一定满肚子的俏皮话,因为鄙视俗事,大概也有不少的不中听的言辞,大概也是因此,二次因文字被贬,最终死在异乡的土地。
冶别人的长处于一炉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不仅诗文出色,与古代的文人相像,甚精书法,而且行草书皆有造诣。因为古代是以毛笔写字的,诗人好写诗赠人,书赠时,字要是不好,恐怕太不雅观,因此古代文人,大多以精通书法为美。黄庭坚学习书法的早期以周越为师,后来学习颜真卿怀素等,因人的才气智慧而不独学习,最终融别人的长处为己用自成一体,成为“宋四家”之一。
与生俱来的忧伤
这幅帖实际是黄庭坚笔录自己的诗,书赠自已的亲姪。初见不能长聚又要分别是一种很令人感伤的事。因此我想,内心伤别离的诗人,以诗文墨宝相赠,彷佛与所别之人长相伴以冲淡别离带来的不快。此帖的笔法中,可见一气呵成,可见诗人的黯然的感伤,也可见诗人曾经世事的洒脱,收放有致的修养境界,以及潜心研习所最终在书体中体现出的深厚文人味道的修养。有如相府花园中的花木,品质高贵,但却娇嫩、脆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动人的忧郁。
皇帝喜爱
此帖见于《石渠宝笈初编》着录,是宋元时代受人珍视的上品。清代,被刻入了君王的珍览精品中——《三希堂法帖》第十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