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概念有哪些?(6)

0474.性善说

性,指人的本性、禀性、天赋。孟子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系统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认为人性中天生就有善的因素,善的萌芽,即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称为四端。由这四个善端加以发展和修养,便成了仁、义、礼、智的四种道德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既然每一个人一生下来都有此四端,那么就有可能都成为拥有四德的圣贤,因此,孟子强调后天的教化和自我修养,以此培养良好的道德,而使人人都能成尧舜。正是这种人人可以为尧舜的观念,才使得佛教进入中国后大行其道,从而发展出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的中国佛教思想。这种观念,对于宋明理学、心学的人性论和全真道的人性论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注重圣贤教化和自我修养从而提高道德品质的主张,在中华民族道德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还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0475.性恶说

人生之初,无善无恶。就像一块田地,种香草便收香草,种恶蒿便获恶蒿。只是后天的习染熏陶不同,才使人们有了贤愚善恶的差距。人性是善还是恶,是中国古代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孟子的性善说,强调了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加以教化,所以能够使人成为圣贤。

后来的荀子又强调了人性中邪恶的部分。他认为,所谓性,是生来如此的,是天生自然的。而人生下来的本性就是好利、疾恶、爱好声色的,并由此产生了争夺、残贼和淫乱。如果顺着这样的本性任其发展则必然天下大乱,只有通过后天"起礼义、制法度"加以纠正和教化人的恶的本性,才能使人成为君子。

在这种性恶说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法治理论,为韩非和李斯等人的法治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0476.仁政说

仁,从人从二,即相爱,仁爱,施恩。"仁.政说"是孟子明确提出来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他之前的孔子便提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强调统治者必须抱着爱人的前提,才能治理好国家。

孟子强调以仁义道德原则作.为统治者施政的根据,施政即是"施仁":在经济上,要保持小农生产的相对稳定,适当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提出"制民之产",认为百姓如果没一定的耕地和住宅,民心就不稳定,社会就会动乱,所以明智的统治者必须使农民拥有可以养活父母妻子的土地,凶年不致于流离死亡,这样就容易使他们安分守法了。

孟子从历史上朝代更替的经验中,看到了"民"对社.稷存在的重要作用,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的仁政学说为后来儒家奠定了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0477.民贵君轻

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争夺天下和维护统治的问题上,人民的作用最为宝贵,其次在是江山社稷,最后才是君王。没有人民就不会有国家,自然也就没有国君了。可见,谁能得民,谁就能得天下;如果失民,也就会失江山。然而得民则在于得民心,注重民心的向背,随时调整政治策略和管理方针以获得民心,才是国家存在的根本。

"民贵君轻"思想,继承了《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完善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对后世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出现在《荀子.哀公》中孔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念,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是相一致的。

0478.内圣外王

语出《庄子.天下》。.内圣,指内有圣人之德,谓内心修养已经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外王,指外有君王之政,谓对外能够施展出卓越的治国才干。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也即是《大学》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庄子认为内心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外有治世的才能,这才是最理想的人格,便是"内圣外王"。但是在当时的乱世,"内圣外王之道"早已晦暗不张,所以只能徬徨逍遥,在无何有之乡去实现这种理想人格了。

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了中国学术的全部,其宗旨在于内心足以资修养而外面足以经世济民。

0479.离坚白

战国时期公孙龙子的哲学观点。离,分离,剖析;坚,坚硬,这是手摸到的感觉;白,白色,这是眼看到的颜色。公孙龙子用石头的坚硬和白色来做譬喻,用眼睛看不到它的坚硬,只能看见它的白色,坚硬便不存在;用手摸触不到它的白色,只能感到它的坚硬,白色就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离"。

这种认识方法否认了事物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强调了事物内部属性的差异性。实际是承认事物的抽象属性可以拖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是割裂一般和个别的联系。其实,宇宙万物自然存在,无需人们离不离坚白。人类只是为了认识自然,才设立了东西南北、坚白异同的概念,可见这只是我们自己的认识体系,与自然万物毫无关系。公孙龙一派还提出了一些违背常识的命题,如"白马非马"等,都带有诡辩论的色彩。但他深刻探讨了事物内部各种属性的差别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人类理论思维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0480.白马非马

本是先秦时期名家学派的重要论题之一,较早为齐国辩者所提出,认为"白马"与"马"并不等同,实际探讨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公孙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马"指的是形体,"白"命名的是颜色。指称颜色就不能指称形体,所以"白马"就不是"马"。这个命题对中国哲学认识论和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是一大贡献。后期墨家正是在批判扬弃名家思辨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逻辑学体系。但是"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忽视了一般和个别的联系,在崇尚人伦日用和道德生活的中国自然是没有市场的。

0481.循名责实

循,即依照,遵循;名,官职,名分;责,考核,督责;实,实在,政绩。"名实"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道德实践的一大命题,而循名责实在法家申不害之后却成就了韩非子的法治主张。

韩非的法制规定,君王应该依照官职名位来考察臣下的实际政绩,就叫做"循名责实"。要考核群臣执法为政的实际政绩,才能赏罚分明,不能只听人们的言辞。必须用"参验"的方法,去看名分和实绩是否相符,从而避免轻听轻信而受臣下的蒙蔽。在选用人才上,也强调名实的一致。

"循名责实"的主张,对于整饬吏制、树立廉风、戒除贪渎、实施仁政,是有积极意义的。

0482.矛盾

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辩证法观点。《韩非子.难一》中有一则寓言,说楚国有一人卖矛又卖盾。夸耀盾时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夸耀矛时又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扎不进去的东西。"旁边有一人说:"要是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你看会怎么样?"楚人一时无语了。韩非在讲完这则寓言后,感叹说:"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用这个故事,说明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这是中国哲学史上首次用"矛盾"来概括事物间的对立现象。"矛盾说"的提出,反映了韩非对事物矛盾属性的认识。但韩非不只是强调两者"不可同世而立"的对立属性,他还认为"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这则是对老子祸福相依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阐发。

0483.人定胜天

定,指安心,定志;胜,超过,战胜,改变;天,指命运,天意。人只要安心定志,持之以恒,自然会改变命运。这是明代哲学家宋濂、吕坤诸人的天人观。

吕坤说:"圣人学问,只是人定胜天","人事就是天命"。圣贤的学问,全在通过人自心的安宁净定,就能够改变命运。人事就是天命,只要把人事做好了,也就合乎天意了。这话并不是说人一定能够战胜天,而是"人定真足胜天",人安定后真可以改变命运。

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并没有号召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而是要人们与自心中的杂念欲望斗争,修心养性,安静恒定,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0484.诚意

诚字从言从成,谓兑现诺言,坚守诚信;意,内心,意愿,情意。语出《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这就叫做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一定会谨慎自己的独处,因为不能欺骗自己的内心。

小人在独处的时候,因为没有人监督,所以什么坏事都会做出来。但一见到君子便感到自己猥琐了,于是会掩盖起自己的不善,而表现自己的善良,好让别人见到和赞扬自己的美好。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伪君子。但是别人虽然看不到自己的不善,但自己却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就好像看见自己的心肝脾肺一样,掩盖也是没有用的。

况且面对自己的时候是一套,面对大众的时候又是一套,这样会严重地影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只有不自欺欺人,内心的真诚便会直达外表,内外一体,表里不二,那样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大众。

0485.虚一而静

《荀子.解蔽》:"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虚,空虚,谦虚,因为空虚才能够容纳和接收事物;一,专注,一心,不杂乱,因为专注,才能与事物的内心沟通;静,安静,清净,因为宁静才能致远,才能与宇宙沟通。一句话,只有排除杂念,一心不乱,才能达到觉悟的境界。

人怎么能够认识宇宙人生之大道呢?kao心。心怎么能够认识呢?kao的就是虚一而静。这里强调: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排除内心的种种干扰,使心保持高度的清醒专注。这样才能领悟真谛。"虚一而静"的认识方法,是对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思想以及《管子》"洁其宫,开其门"思想的改造和发挥。其认识方法体现了主体的进取精神,是对觉悟思维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