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和观点

二、史学思想和观点

0013.一字褒贬

语出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谓《春秋》笔法严谨,字斟句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褒奖和贬责。在此之前,孟子就说:"孔子写成《春秋》,那些乱臣贼子看着就害怕。"

在《春秋》中,把杀有罪称为"诛";杀无罪称为"杀";凡悖礼作乱,以下杀上者,都斥之为"弑"。如"宋人弑其君杵臼"、"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因为以下杀上,故用"弑";因为宋昭公、晋灵公无道,故直书其名。这种笔法流传万古,确实让人不寒而栗。晋朝范宁在《春秋谷梁传序》中称赞这种笔法说:"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史家如果都能如此去评判历史,一字褒贬,那么将会人人自励,移风易俗,有助于人伦教化,其功不小。

0014.书法不隐

原文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当时晋国大夫赵穿刺杀灵公夷皋,赵盾没出国境便赶回来了,然后太史董狐便书写"赵盾弑其君",并宣示于朝堂,赵盾不服气,董狐说:"你身为正卿,出走却没有离境;回来又不讨贼,这不是你弑君是谁啊!"赵盾也无可奈何,只好让他去写。

后来,孔子在《春秋》中照录此语,并且对此评论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说董狐按照史家的法则,"君举必书",照直书写历史,不为长者隐,不为尊者讳。在陈述史事的同时寓褒贬、明善恶,向人们表示一定的行为准则,以维护邦国、家族的安宁长久。史家拥有特殊而崇高的政治职能,即通过善恶必书,而惩恶劝善,对现实政治加以监督、规范和制约。不仅对统治者是个警醒,对所有的读者也是个鞭策。

0015.正统之辨

又称"正闰之争",或"正统论"。正即正统,"闰"的意思是多余、其余的,就像闰月一样,不是正统。亘古以来的大一统观念使得史家一定要站在一个正统的角度去记载历史,战国末期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又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生克排出了历代王朝的顺序,合乎的就是正统,不合的就是僭伪。但是,遇到列国纷争的局面就很难把握谁是正统、谁是非正统。就拿三国来说,晋朝是由曹魏"禅让"得来的,而陈寿是晋朝的史官,所以《三国志》便以曹魏政权作为正统;到了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又把刘蜀政权作为正统了。

史家为了辨明正统,一直是众说纷纭。到了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才有了个较为公正的说法:史家们往往都站在某一统治集团立场上去撰写历史,旨在为其服务,所谓的"正统"不过是臣子私其君的愚见。只要能为天下人谋利,并得天下人之心者才有资格成为君主,才是真正的正统。

0016.帝王中心论

几乎所有的编年体史学著作,都是以"帝王将相"为基本线索的。从《春秋》、《左传》到二十六史,无一例外。因为中国的干支纪年全是以帝王的年号为本,所有的正史都是官修史书,所以只能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著名学者梁启超说"二十四史是帝王之家谱"正是此意。

但是,中国以帝王本纪为经,以列传、志、表为纬的经纬网络结构,又绝对不是纯粹的帝王史,反映了整个社会,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贩夫走卒、烈女忠臣。甚至,很多帝王将相都是出自田间沟壑、版筑庖厨。可以说,翻开二十六史,虽说以帝王为中心,但还是以人民为主体。

0017.通古今之变

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谓编著史书应把古往今来历史事实的变化,互相联系,梳理出因果关系、源流脉络。在给任安写的书信中,他说自己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要研究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要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梳理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学说。后来他不仅成功了,而且为后世正史的编撰提供了不祧法则。

历史是一个过程,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初、盛、中、晚的变化过程。把握了这个变化过程,也就接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鲜活历史,史家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0018.实录

实录,即是据实而录,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史记》说:善于叙述事理,雄辩而不华丽,质直而不俚俗,文笔正直,事情核实,不虚妄赞美,不隐瞒丑恶,所以叫做"实录"。

"实录"既是一种史学观点和方法,也是史家史德的体现。对于历来统治者和读者来说,耳濡目染,以史为鉴,影响甚大。《诗经》说的"殷鉴不远",唐太宗说的"以古为鉴",就是因为史书实录。第一部以"实录"入书名的是唐代韩愈的《顺宗实录》。

0019.以史为鉴

鉴是镜子。用历史做镜子,就可以看出兴亡衰替,从而为自己安排前程,别重蹈覆辙,就叫做"以史为鉴"。最早提出的是东汉末年荀悦的《汉纪》,要通过论载西汉一朝的得失轨迹,让统治者以此作为借鉴。

唐初著名谏臣魏征在监修《隋书》时,就指出要想看到自己国家的安危存亡,一定要借助于已经灭亡的国家作镜子。修编历史更多的是要从亡国里总结教训,隋朝的历史就成了唐朝的镜子,所以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宋代的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更是加以继承发展,宋神宗因为这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正因为史家秉持着"以史为鉴"的标准,我们才得以看到较为真实的历史兴替,从中获得教益。

0020.华夷之辨

又称"夷夏之辨"。古时中国人将生活在中原地区,也即中国的人称为华人或者夏人,全称华夏;将生活在中国周边的人称为蛮夷,或者是"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这是从地域的角度来划分的。其实,华人或者华夏之人由于受到三纲五常和以孝道为基础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教化而被称为华,而蛮夷之人缺少王化和道德文明教化,才成了"华夷之辨"的根本因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无法从地域上划分华夷,自然会从文化的角度去判别。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明清以后,中西方交流频繁,但因为西方人没有孝道的概念,因而也没有三纲五常、华夏八德,所以被看做西夷,又有了华夷之辨。可见,华夷之辨并不以种族地域为标准,而以文明教化作量度。

0021.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良好的修史传统。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是两种不同的修史形式和途径。史馆修史,属于官修。后汉明帝时,国家设置兰台,设令史十八人撰修历史。到汉章帝、和帝之后,便将图书典籍移藏于兰台东观,撰成了《东观汉纪》,就是史馆修史。唐太宗将史馆移到皇帝直接控制的门下省,由宰相领导修史。史馆修史作为制度确立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朝。私人修史出现较早,修史材料来自官府,作者多是朝廷史官,其刊刻、推行,也要依kao官府的力量和命令。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共同丰富了我国古代史学。

0022.史家三长

史才、史学、史识,是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这是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在其史学著作《史通》中提出来的史学家修养的三大标准。

史才指史学家必须具备对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细节表述和结构布局的才能,史学指史家所拥有的山川地理、典章制度、风土人情、考据辩证等方面的学问,史识即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的敏锐洞察力和超越时空的见解。符合了这三大特点,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史家。把史家修养问题提到更加自觉的理论认识高度,对促进史家自身修养和史学进步都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