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与经典 >

“阅读经典·快乐成长”国学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培根曾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悠悠岁月里,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国学经典。为了传承中华辉煌的文化,创建特色校园,特启动“书香校园、国学诵读”工程。用阅读引领成长,让师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在经典阅读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让书香飘满校园,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 长:余涛

副组长:李宏

组  员:刘泽思、徐述全、袁昌会、廖永霞、杨  灵、徐得勇、舒  霞、刘扬丽各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

1、从2009年3月启动本活动,在1——6年级学生中全面推行。

2、以6年为一个周期,分年级指导读书,检测。学校将此读书活动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长期的开展下去。

四、组织实施:

1、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学校读书活动计划、方案。

2、积极创造阅读条件。

1)学校积极充实图书室的学生读物。图书室要面向学生和老师不断完善和规范图书的管理,对有条件的学生可进行网上阅读的指导。

2)充分利用和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班级图书角要达到至少每人一本,教师要积极带头读书、捐书并与学生一同分享读书的快乐。

3)作好家校沟通、班级图书流通工作,主张学生向社会借书,向亲朋好友借书,来补充学校图书室的不足,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资源。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各班一定要保证每天安排合理的时间去完成读书任务。每周二、四早上的晨读(每天20分钟),每周三、五自主阅读时间(20分钟)为各班集中诵读时间,另语文课前5分钟也可自主的安排,班主任在语文课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并把国学诵读作为家庭作业适量的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积累。

4、班主任制定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计划,建立读书成长卡,做到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便于操作。

5、学生制定自己的读书目标和成长规划,开展阅读活动。

6、每个学生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的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及读书规划书,参加读书活动的作品,奖状等记录下来,参加学校的评比活动。

五、考核评价:

1、分年级阅读、积累不同的经典名著,包括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种。

2、采取阅读经典修学分的形式给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成长卡,每种必读书籍检测合格记学分10分,每种选读书籍检测合格记学分2分。在学校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室阅读10小时修学分1分。每期一次成绩检测,记录在阅读成长卡上,每年对诵读活动进香评比表彰。于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给予最后的成绩鉴定,授予国学诵读奖章。

3、阶段诵读目标(必读书目)

1——2年级:能熟读成诵。

3——4年级:能熟读成诵,能初步了解阅读的内容。

5——6年级:读、背结合,有一定的阅读感悟,理解。

4、检测方式

采取人人必检的方式,自评与他评结合。他评分口头检测和书面检测两种形式。

5、成绩鉴定

国学诵读铜奖:100分,读完指定的10本必读书籍,并检测合格。

国学诵读银奖:120分——140分,读完指定的10本必读书籍,

另选读10——20本选读书籍并检测合格。

国学诵读金奖:140分以上,读完指定的10本必读书籍,另

选读20本以上选读书籍并检测合格。

(现行班级按要求完成年级阅读目标,即算合格,鼓励补修书目追修学分获取诵读奖章。)

6、学校定期组织“读书征文大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朗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适时检测学生的读书情况,促进读书活动的长期有效的开展。

六、学段诵读书目:

一年级:必读《三字经》

             推荐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安徙生童话》。

二年级:必读《弟子规》

             推荐阅读《格林童话》、《三毛流浪记》

三年级: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推荐阅读《成语故事三百篇》《新编十万个为会么》

《阿凡提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全集》

四年级:必读《论语》《国学精编300句》

推荐阅读《寓言故事三百篇》《中外名人故事》《伊索

寓言》《叶圣陶童话》《上下五千年》

五年级:必读《宋词》《西游记》

             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寄小读者》《少年儿童百

科全书》《雷锋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的》《元曲》

六年级: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昆虫记》、《骑鹅旅行记》、《童年》、《毛泽东诗词》

七、保障措施:

1、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将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与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考核挂钩。

2、学校给予必须的物质和资金的保障,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