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相关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相关思考

摘 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提出背景、内涵、特点的阐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点场域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村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村落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6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造性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将这一原则提升到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场域。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出的背景

中国现代化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指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其特点除了速度大大加快外,广度、深度、和难度等都是空前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与西方的发展进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工业化的进程没有走完,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几个历时性的发展进程在中国集中体现。在中国充斥着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现代文明的碰撞交织。这一时期的向度正是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中国从一个地区性的大国转变为全球性大国和强国的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关系,市场经济的选择使得中国传统的自在自发的农耕文明转向自由自觉的现代工业文明,在文化模式上的体现为由自然性和经验性的文化模式转化为现代性和理性人本的文化模式。解决中国面临的这些挑战问题,一方面需要借鉴西方外来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去获取答案,注入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在现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立足历史唯物观,保留好的内容,为其注入现代性,在保持其原态性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义。即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运用现代化的价值评判标准筛选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并结合现代化发展要求对其进行新的阐释,更好地构筑中国价值、中国思想、中国力量。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内涵的把握是按就一个理论的基石。传统的含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 ,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从文化的发生和本质规定性来说,文化是人的生存自由维度的价值规范体系,一般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构成。精神文化在文化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集中体现了人的活动超越性和创造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概念,也应该从“精神文化”这一层面来理解。

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传统文化蕴涵着列举和正面定义阐释两重性思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功能、特征及其在当代的表现角度等现象罗列和内容列举的路径出发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学者有张岱年、钱逊、和罗豪才等。正面定义式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学者有张继功、李反修、李森等。李宗桂(2013)通过梳理学术界现象性理解和本质性理解两条理解思路,從精神文化层面切入,本质性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即上文提到的精神文化。思想文化这一层次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今天我们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建设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正是从精神内涵的层面切入,以思想文化为主导的那些无形的内容和范围。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和主体,相比于西方文化的理性,是一种经验主义与自然主义相交叉的文化。呈现出的自然性、非历史性、自在自发性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通过比较各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状态,提出相比于西方社会,东方各民族缺乏个体自由。黑格尔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东方文化的普遍性特性:以群体为本位,否认个人存在的价值和自由,从这个角度上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性特征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村落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本性相关,成熟而持久的自然经济使得中国传统生活世界体现出的是一种自然气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条件下,中国民众生活在自然性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日常生活的主体服从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式活动方式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这样的日常生活图示呈现出给定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斯宾格勒提出以印度、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历史演进呈现出了“非历史性”,已过去为定向的特点,在这一非历史性的文明中孕育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不可避免的呈现出非历史性的特点。

一方面雅斯贝尔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东方缺乏个体自由性的观点;另一方面继承了斯宾格勒关于东方文化“非历史性”已过去为导向的特点,提出中国传统的自然主义与经验主义文化相比于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内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来说,具有其停滞的自在自发的特征。

4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场域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从聚落生活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积淀主要在乡村,而不在城市。城市是城市的文明,城市文明代表着摩登文化的方向,而乡村则积淀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今天提到传统文化,就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乡村。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即构成的地理单元-村落。一直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为稳定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承担着文化繁荣、经济繁荣、文化传承的功能。农业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生民安家立命之本,是国家富强之基,并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和世袭传承的特征。传统村落作为乡土中国最基本单位,中华文化的根基与底蕴深含其中,是承载中国农耕文明的最重要的载体,镌刻着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历史记忆,积淀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进步,饱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维系着族群认同的纽带。

传统村落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村落文化根植于农耕生活的时代精神积累和地域文化历史遗痕的汇聚。但是传统村落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当程度地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在传统村落中的大姓家族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笃信程朱儒学,把耕读相结合作为其繁衍发展的主线,今天,在我国不少的传统村落仍然保持着传统耕读文化。传统村落中保存的民间艺术、手工艺制作,服饰、饮食、礼仪等习俗。传统村落的建造结构、布局、建筑等文化传统和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环境。在传统村落中流传甚广的各类家风祖训、村规民约都包含着忠孝节义等优秀的传统价值观,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和精神特质的产生都离不开乡村这一土壤,时到如今都仍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这些文化遗产是村落的个性化标识符号,蕴含着浓厚的地域与民族色彩,反映着村落人民的集体记忆和族群认同。又成为传统道德体系和价值追求的物化载体,体验这些民俗,可以使人们具体生动地触摸生活传统。客观的说,根植于传统社会的村落文化,确实蕴含着许多价值恒久的精华,例如,传统村落中随处可见的家庭家族观念,亲孝礼仪和社稷家国观念,毋庸置疑将是当今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拯救良方。

传统村落是现代化进程下乡愁的寄托。随着现代化、城市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农耕文明的產物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单向度的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乡村始终是被改造,被同化的对象。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若失去了传统村落这个母体,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鲜活的内容将不复存在,中国人的乡愁也将无存寄托。

5 结语

加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深厚的现实价值,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形式丰富,类型多样,文化内涵饱满、地域民族特色突出,历史信息厚重。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深入的研究,既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城市的步伐相始终,若托辞于城市语境,传统村落的保护必将陷入两难,或被城市抛弃,或者被村落抵制,这是另一种单向度的发展。对于传统村落的原住民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和乡土生活的分离,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批具有特色的传统村落的消失,必然会带来传统村落文化的消失。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理念,深入研究并妥善解决勉励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衣俊卿著.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维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3):5-12.

[6]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28.

[8]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