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古代陶瓷烧制工艺和美术形式

0746.治玉

治玉,又称琢玉、碾玉,就是把采来的玉料加工为精美玉器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玉材,需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才能成为一件让人喜爱的器物。从这句话亦可见"琢"是治玉的主要技法。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上古时期,先民在打制、使用石器时,就逐渐发现了一些治玉的工具和技法。玉的硬度较高,必须用更高硬度的石头才能加工它,而同一座山上的石材硬度大体一致,无法使用,所以必须是"他山之石"。而所谓的"他山之石",就是治玉的砺石。《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概括了古代加工玉器的基本方法。切,就是把璞玉从石头里切割出来。然后对着璞玉设想需要加工成什么形状,有了构思,把需要琢磨的部分在璞玉上画出来,然后开始治玉。古时候是用砺石,后来则是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把设想好的形状给"琢磨"而出。琢磨之后的玉器表面是粗糙的,还需要"碾磨",也叫"光亮"、"抛光",就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表面碾磨平整,使玉件显lou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来。至此,一件玉器大致完成。在汉代,工匠就发明一种"双钩碾法"的著名琢玉技法,刻纹细如游丝,像头发一般宛转流动,没有一点滞迹,可见技法的高超。

0747.唐三彩

唐代铅釉陶器,由于表面施釉以黄、绿、白三色最为常见,因此称为唐三彩,三彩也有多彩的意思。目前所知,生产三彩的窑址有巩县窑、邢窑、铜川黄堡窑和邓窑,都是在生产瓷器的作坊里生产。

唐三彩以白色粘土为原料,用含有铜、铁、锰、钴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由于釉中含铅,降低了釉料熔融温度,使各种金属颜色互相浸润,形成姹紫嫣红的许多彩色。此外铅还可以增加釉的色泽和光洁度。三彩釉色以黄、绿、白、赭为主,蓝黑色极少极名贵。三彩在造型艺术上善于使用活泼而富有旋律的线条,塑造出灵巧优美的器形。大多数器物具有北方庄重浑厚的风格。雕塑的人物动物则既有北方劲刚雄放的一面,也有南方清新柔润的风格,表现出大唐盛世的精神风貌,是我国优秀文化艺术品中的瑰宝。

0748.定汝钧官哥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

①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唐朝中晚期兴起,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宋代隶属于定州,因此得名。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胎骨致密洁白,釉色白泛黄,有象牙白的质感。除白瓷外绿定(绿瓷)、黑定(黑瓷)、紫定(褐红釉瓷),都是窑中精品。瓷器以刻花、划花、印花装饰闻名,特别是印花装饰最为精美。此窑以覆烧工艺著称,使瓷器入窑空间大大减小,但由于瓷口不能上釉,称为"芒口",宋后期宫廷不再使用。定窑北宋时曾为宫廷、官府烧制,所以底足刻有"尚食局""新官"等字样。

②汝窑是北宋哲宗到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村,宋代隶属于汝州,因此而得名。汝窑以烧制青瓷为主,特别是印花青瓷为它首创。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天蓝、淡粉、月白等,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等为主。汝窑为烧制贡瓷的窑场,前后仅存二十年左右,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③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窑址以河南禹县钧台一带为中心,故名钧窑。钧瓷的釉色为一绝,由于在配料中掺入铜进行烧制,因此达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皮紫、葡萄紫、鹦哥绿、梅子青、天青、月白、天蓝等各种令人惊叹的颜色都可以出现在瓷器上,并相互渗化,交相辉映,使得每一件钧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有"钧瓷无双"的说法,成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由于烧制技术难度高,70的产品在烧制过程中会废掉,因此上品极为罕见,故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④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是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在汴京建造的,但至今没有发现窑址。南宋迁都杭州,在附近设制了两个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⑤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未发现。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明朝以后,哥窑生产逐渐衰落。

0749.造像

古时为人祈福,经常在僧寺或崖壁间用石头、木头、.金属等刻成佛像,或泥塑成像,称为造像,又称造象。大体以石刻为主,也称石造像。造像出现的时间,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般可分为个体石造像和造像碑两种:前者直接以石造像,主像多为圆雕,像身背部、台座或碑面铭记,两旁、左右侧和碑阴处一般刻有信徒姓名以及造像年月;后者是在碑形石或柱状石上凿成各种造像,雕刻手法以浮雕为主,碑石高广不一,厚度常为二十厘米上下,碑的正面上方刻佛龛和佛像供养人像;佛龛上方是碑额,上圆下方,刻满纹饰。现存最早的造像是孔望山佛教造像,出现在东汉桓、灵时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造像,规模广为人知。

0750.景泰蓝

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现在的景泰蓝工艺不仅大有提高,造型也多样,纹饰品种繁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

0751.斗彩

也称豆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0752.青花

即青花瓷器,又名"釉下蓝"、"釉里青"、"白釉蓝花"。其制作过程为:用钴料在未经素烧的坯体上绘样后,施一层透明釉,放入窑中,在高温下一次烧成,釉下便呈现出蓝色花纹。青花瓷早在唐代就已出现,由于唐宋时出土较少,其全貌不甚清楚。元代青花瓷大量出现,江西景德镇为主要产地。器形多样,胎质细腻,纹饰内容丰富多彩,有明显的时代风格。

0753.珐琅

又称"佛郎"、"法蓝",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珐琅是指以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一些金属矿物质进行粉碎烧制而成的像釉子的物质。将其涂饰于金属胎表面,焙烧冷却,便制成了珐琅器。这种工艺过程就叫作珐琅工艺。分为掐丝珐琅、契胎珐琅和画珐琅等几种。掐丝珐琅是将细而薄的金属丝,焊着在金属胎的图案轮廓上,在其内外充填各色珐琅,经烧制、打磨、镀金而成。习惯上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为"景泰蓝",因其多以蓝釉作底,在明景泰年间很盛行。契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直接契刻纹饰图样。

我国的珐琅工艺虽来源于西方,但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0754.饾版

饾版为一种套版印刷技术,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勾描分版,将每一颜色分别雕刻一版,依照从浅到深,从淡到浓的顺序依次套印,从而完成接近于原作的印刷品。明末胡正言对这一技术的试验、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持雕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印刷作品。饾版到清中期后改称"木刻水印"。饾饤原为一种五色小饼,作成花卉禽兽的形状,盛于盒中,由于这种多色迭印的技术堆砌拼凑有如饾饤,因次也称饾版。

0755.雕漆

雕漆,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雕漆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漆雕、剔红、剔黄、剔绿、剔犀、剔黑、剔彩、堆朱、堆漆,明朝中后期才统称雕漆。宋、元的雕漆工艺,形成刀法藏锋不lou、磨工圆滑的风格。一般为锡胎和金银胎,品种以盒为主。刀法灵巧,刀口圆滑,花卉图案多为"死地花"(即不雕刻锦纹图案的花卉),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浑厚古朴的印象。明代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图案方面,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的题材较多,这与元代花卉、锦地的做法大不相同,其刀法流畅,藏锋清楚,较宋、元两代的刀法变化要多,雕刻工细,表现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