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古代的音乐表演形式和艺术作品

0726.八音

"八音"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尚书.尧典》。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产生于西周,当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据统计,周代见于记载的乐器近七十种,仅《诗经》中提到的乐器名称便有二十九种,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当时音乐生活的频繁和丰富。正是由于乐器形制和数量的增多,才会相应产生乐器分类的要求。在今人看来,"八音"分类法并不十分完备,但在当时却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它充分反映出西周时,我国乐器种类的繁多、制作工艺的精巧以及演奏水平的高超和音乐生活的丰富。

0727.八佾

佾,就是跳舞时的队列,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每佾人数,如其佾数。另有一种说法称:"每佾八人。"现在没有定论哪种说法更为准确。《论语》中,孔子说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身为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认为是不能容忍的事。

0728.五音

又称五声,是最古的音阶。《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相当于现在简谱的12356,即:do、re、mi、sol、la。

0729.十二律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十二律中最基本的是黄钟,而中国历法最基本的则是含有冬至的月份。《月令》中所列出的,正是以黄钟对应冬至所在的仲冬月份--子月(十一月)。

0730.韶武

《韶》乐,史称舜乐,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韶》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

《武》乐是周代的宗庙礼乐,据.说是周公创作,为歌颂周武王"以六师伐殷"的。全乐共分六个段落表演,"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表演了周武王以武功立国、以文德治天下的业绩。

《韶》、《武》,亦泛指高雅的古乐。《论语》里.记载了孔子欣赏这两种音乐后的感受,他称《韶》是"尽美矣,又尽善也",称《武》是"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和《武》的差别在哪里呢?一般认为《韶》乐是文乐、文舞,表现的是尧舜谦逊揖让之风;《武》乐是武乐、武舞,表现的是周武王征诛革命之事。孔子一方面希望君子能够文质彬彬,反对以武犯禁;另一方面则追求三代的禅让垂治,反对暴力革命,认为是"犯上作乱"。所以《韶》是尽善尽美,而《武》是尽美不尽善。

《韶》、《武》是中国古代文、武乐舞的.最佳典范,它们确定了文、武乐舞的传统,绵延流传数千年,广泛影响了中国的音乐和舞蹈的发展。

0731.乐府

乐府是汉代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在西汉哀.帝之前,乐府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在武帝时期,乐府得到扩充和发展,其职能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到后来,乐府的意义就从音乐机构转变为乐府诗歌了,详见文学部。

0732.宫调

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音)的各个音级(声),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律),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调)。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

传统的宫调理论大致有四种系统:①律、声命名系.统。②琴调系统。③工尺谱系统,或以弦序、孔序为标志的燕乐和民间音乐的宫调。④词曲音乐和南北曲声腔的宫调系统。其中第一种系统在理论上比较严密,在中国音乐史上始终作为指导性的理论与技术规范。

0733.傩

古代以乐舞驱.鬼祭典的一种形式。源于巫文化,在周代的宫廷乐舞中占有一定地位。后来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地。早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傩的记录,较早记录傩舞表演情况的为《后汉书.礼乐志》:傩祭在腊日前一日举行,由一百二十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少年着黑衣、红头巾,手持拨浪鼓;另有十二人披兽皮、戴毛角,扮作"十二神";领队的主将称"方相氏",头戴有四只眼睛的面具,披熊皮,一手执戈,一手举盾。傩祭多在夜间举行,其时,到处燃灯、放爆竹。方相氏率领队伍,击鼓吹号,高唱驱傩歌。宋代跳"方相舞"和"十二兽"舞蹈,以驱逐假想中的恶鬼。自汉至唐,傩舞面貌无大改变。宋代以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的方面发展。对近世民间音乐、舞蹈、歌舞戏剧等均有重要影响。至今流行于安徽省一些地方的傩戏,即其遗风。

0734.百戏

又称"角抵戏",是我国古代艺术表演、竞技、杂伎等多种类型活动的总称。始于先秦的"讲武之礼",称"角抵",两汉时改称"百戏"。

"百戏"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即竞技类,杂伎类,乐舞类,口技类。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汉墓出土文物资料可知,"百戏"的项目主要有角力(即摔跤)、武戏(包括徒手对抗、徒手与器械对抗、器械与器械对抗、化妆对打等内容)、叠案(倒立表演)、履案(走钢索)、燕灌(前滚翻表演)、寻幢、冲狭、弄丸飞剑、七盘舞、鱼龙变幻等。

0735.优孟衣冠

优本义为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叫孟的杂戏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趁机对楚王进行规劝,楚王因此封赏了孙叔敖的儿子。因此"优孟衣冠"还可以用来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0736.《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名作,为大型乐舞套曲。音乐情调幽雅清丽,表现了虚无飘渺、美妙神幻的境界。舞蹈是根据乐曲编排的,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形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详细描述了这套大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全曲共分三部分:①散序六段,乐器演奏舒缓优美的散板乐曲,不舞;②中序十八段,入拍起舞,舞者扮作仙女,头戴步摇冠,上穿羽衣,披霞被,下着霓虹般彩裙,饰珠翠。白居易诗中写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③破十二段,音乐节奏加快,舞蹈也更为热烈急促,曲末节拍渐缓,以长音结束全曲。唐代雅士多酷爱此舞,王维凭图知拍,白居易亲自教习,描写《霓裳羽衣》的诗歌更是不一而足。至宋代,宫廷舞中仍有拂霓裳队。《霓裳羽衣》是唐代乐舞的代表之作,也是我国古代音乐、舞蹈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0737.《广陵散》

古代著名琴曲。最初为汉、魏时期的相和楚调但曲之一。乐曲的内容是描述战国时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造剑,因误了期限惨遭杀害。政为父报仇入山学琴,学成后为韩王演奏,在韩王倾听之际,拔剑将其刺死。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今存见的曲谱最早为明代朱权所编《神奇秘谱》一书。全曲四十五段,即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每段皆有小标题,如"取韩"、"投剑"等。乐曲曲体结构庞大,旋律丰富,曲调激昂悲壮而不失优美,表现力极强。由于此曲表现了对统治者的反抗,也有人认为其有失古琴之"中正平和"。

0738.《破阵乐》

《破阵乐》又名《七德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是唐代坐部伎、立部伎中最著名的乐舞,也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歌舞大曲。唐灭隋后,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此曲即为歌颂秦王李世民带兵平叛将刘武周所编制。贞观元年(627),李世民称帝,在宫中首演《秦王破阵乐》。后唐太宗亲绘《破阵乐图》,令太常编制音乐。《破阵乐》的表演形式较多,有一百二十人的男子舞,有几百人的女子舞,还有十几人或四人表演的小型舞。唐高宗时的《神功破阵乐》、玄宗的《小破阵乐》,皆源出于此。《破阵乐》不仅在中原地区流传,还传至吐蕃(今西藏),并随着大唐王朝的盛势威名远播海外,在当时的印度、日本等国,亦"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与兹久矣"(《大唐西域记》)。

0739.《教坊记》

《教坊记》是记录唐代乐舞,包括艺人和歌舞情况的专著,由唐代崔令钦著。此书以记述宫廷乐舞为主,也反映了盛唐歌舞百戏及民间乐舞的面貌。书中保存有唐代三百二十四个曲调,记录了"大面"、"踏谣娘"、"乌夜啼"、"安公子"、"春莺啭"等歌舞的演出场景,对张四娘、吕元真、黄幡绰、庞三娘、颜大娘等当时著名艺人的表演情况也进行了描写,是研究唐代天宝之乱前教坊歌舞情况的重要典籍。

0740.《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撰,全书共一卷,主要对唐代开元以后的音乐、歌舞、俳优、乐器等问题进行了考证。书中并录有歌舞艺人姓名。通过此书可考知有唐一代音乐体制的变化,它是研究唐代后期礼乐制度、音乐、舞蹈、戏曲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料,可补《教坊记》之不足。在"唐时乐制,绝无传者"的情况下,该书被《唐书》、《文献通考》、《乐府诗集》多所采纳。

0741.弹词

弹词,也叫"南词",是清代主要流行于南方民间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

弹词的演出至为简单,二三人(甚至是单人)用琵琶、三弦伴奏即可。弹词的文字,包括说白和唱两部分,前者为散体,后者以七言韵文为主,穿cha以三言句。语言上则有"国音"(普通话)和"土音"(方言)之分。方言的弹词以吴语为最多。弹词的篇幅往往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弹词可以说是一种韵文体的长篇小说。这种特点使之适宜成为家庭的日常娱乐,其文本也宜于作为一种消遣性的读物。

0742.花部.雅部

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对不同戏曲剧种的代称。源于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务为接驾而准备的供奉演出,其中包括了多种戏曲剧种和戏班。为了便于管理和随时应召,当地官绅将各种戏班集中到扬州,分列为花、雅两部,原来只是对两个不同演出部门的称谓,后来就演变成了对剧种的代称。雅,即雅乐正声,代指昆山腔,即昆曲;花即杂,言其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故花部诸腔,又有乱弹之称谓,指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花雅对峙说明了清代地方戏已蓬勃发展,形成了可与昆曲媲美的局面,在客观上促进了各种戏曲声腔、剧种的相互交流与竞争。

0743.京剧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另外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吹腔等腔调。音乐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即每种腔调均有各自的一套板式,但在不同的剧目中又稍有变化。京剧的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京胡为主。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也各具特色。传统京剧中人物的行套、脸谱用以区分剧中人的身份、职位、年龄及忠jian善恶。

0744.生旦净末丑

京剧角色的行当。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如包拯;和以做工为主的架子花脸,如李逵。"丑",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通常扮演喜剧角色,又分为文丑和武丑,如《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为文丑,石迁为武丑。

0745.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被誉为京剧界"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字畹华,出生于京剧世家,十岁登台,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发展出自己的流派。他的表演庄重深邃,声音圆润柔美,醇厚流丽,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常为身份地位较高的女性,如《贵妃醉酒》的杨玉环,《霸王别姬》的虞姬,《四郎探母》的铁镜公主,《凤还巢》的程雪娥等。梅兰芳先生所创造的表演体系被列入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尚小云(1900-1975)的表演神完气足,刚劲有力,以文戏武唱为特点,他塑造的多为巾帼英雄和侠女形象,如《梁红玉》、《荀灌娘》等,都令人振奋。

程砚秋(1904-1958)的表演内敛含蓄,声音幽咽婉转,若断若续,他所塑造多为身世不幸的深闺妇女形象,如《春闺梦》中的张氏、《荒山泪》中的张慧珠、《六月雪》中的窦娥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荀慧生(1900-1968)的表演清新可爱,声音娇美动人,他塑造的多为天真活泼少女的形象,如红娘、《铁弓缘》中的陈秀英,《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极其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