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大家都知道,董卓、曹操、诸葛亮这些丞相。丞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官职。但是许多人对“丞相”知道得不是太多,对于“到底什么是丞相?”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就说说“丞相”这个问题尤其是两汉时期的丞相。
(一)
我们首先说说丞相一词的来源。
丞,《说文解字》解释道:“丞,翊也,从从卪从山。山高,奉承之意。”段玉裁注释说:“翊,当作翼。……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古代同音相训,“承”“丞”古代都属于古音的第六部,所以段玉裁用“承”来解释“丞”并没有错。《左传•哀公十八年》:“使帅师而行。请承。”承就是丞的意思。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丞拯》:“丞字象出氼上举之形,乃拯之初字,而<?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相,《说文解字》解释道:“相,省视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仔细看”,这是“相”字的本义,如《诗经•鄘风》中的“相鼠有皮”,我们日常用语里面还有这种用法的遗存:算命先生的“相面”,意思便是“仔细看脸面”。后来这个词也用作“相瞽”之“相”,瞽就是瞎子,瞎子看不见东西,需要一个人帮助他看,这个帮助他看的人就叫“相”,于是“相”字在“省视”之意外又多了“帮助”之意,但仍没有脱离“省视”的范畴。在周代,这个“相”在使用中又有了新的外延。周代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这些天子、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如《春秋左传•宣公十六年》:“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相礼”也简称“相”,如《春秋左传•桓公十八年》:“秋,齐侯师于首止,子亹会之,高渠弥相。”我们现在日常用语中也有这个词义的遗留,结过婚的同志都知道,结婚的时候有“傧相”,就是这个“相礼”的“相”。春秋的时候,“相礼”之人一般都是主礼者的重要大臣、或者助手。于是“相”就完全脱离“省视”的本义,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二)
我们知道了丞相的来源,那接下来说说丞相的历史。
《通志》、《通典》乃至《文献通考》里面都说:“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殷汤有左右相。周成王有左右相。”这些都不可信。上面我们讲过,“相”作为“高级助手”的意思乃至春秋左右才出现,黄帝他们不可能提前知道。
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是出现在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史记•樗里疾甘茂列传》中也有记载:“武王立……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悼武王,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出名原因不是因为生得伟大,而是因为他死得奇特,他就是跟人打赌,结果举鼎累得双目出血、绝胫而死的傻大个儿。可他在正事上绝对不傻,任命的俩丞相可是鼎鼎大名,右丞相樗里疾,可能大家没有听过,“智囊”大家知道吧?这个词的起源,就是秦国人称赞樗里疾的,可见其人之聪明;甘茂,大家从小就听说,“十二岁拜丞相”的甘罗,甘茂是甘罗的祖父,自然也不是小角色。
之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相国”、“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等,也时废时设,中间的变更太多,写本书估计都够了,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大部分时间内,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丞相一职在中央政权里的彻底废除,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而最后的三位丞相是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为丞相这一制度殉葬的是这最后的三位丞相以及与之有关联的几万人:原丞相李善长,在十年后(1390)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右丞相汪广洋,也因为与胡惟庸案有牵连,在流放途中被诛杀。
所以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三)
我们接着再谈谈丞相的权利与义务。
丞相的权利还是很大的,大家都读过《史记》里面的《魏其武安侯列传》,里面说到很多与丞相这一制度有关的事情,我们就借此来开始。《列传》里面提到前代国国相、淮阳太守灌夫不守法: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
看看,一个省市级别的高官,丞相想处理就处理,连请示皇帝都不用。丞相就是那么牛气!我们再看《史记》中另一篇《绛侯周勃世家》,窦太后想给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看看,皇帝、太后想干的事儿,丞相要是不答应,那也没门儿。怎么样,丞相利害吧?可是丞相到底都能做些什么呢?同样在《史记》中也有记录,这记载在《陈丞相世家》里面,当时周勃是右丞相,陈平是左丞相,汉朝以右为尊,也就是说周勃是总理,陈平是副总理:
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於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彊对邪?”於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这就是丞相的职责。我们把里面所说的解释一下:“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就是说丞相要“调和阴阳”,这个是汉代以前的一个理念,汉朝有一个惯例,如果天下发生地震、山崩、星陨或者其他气候异常,就认为是丞相、三公“调和阴阳”没有做好,职行有亏,他们就得要主动辞职。不过自董仲舒的“皇权天授”学说提出之后,认为与上天相接触、“调和阴阳”的只能是皇帝,以后“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就不再麻烦丞相了。“外镇抚四夷诸侯”是军队领导,“内亲附百姓”是内部政务,这句话是表明丞相权兼文武。这也不稀奇,文帝曾命丞相灌婴率军八万五千击匈奴;武帝曾命丞相刘屈氂率大军平定戾太子叛乱;再如大家都知道的董卓、曹操、诸葛亮,都证明丞相掌握兵权,集文武大权于一身的。“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则标明丞相有人事任免权,这个更是不得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史记》的《魏其武安侯列传》,说田蚡任丞相后:
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但这并不是田蚡专权。《魏其武安侯列传》有记载,武帝初年,窦婴为丞相,与太尉田蚡推荐赵绾为御史大夫(中二千石);又如《汉书•循吏传》记载黄霸为丞相,荐史高为太尉,宣帝派人责问:“
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将相之官,朕之任焉。……君何越职而举之?”
证明除将相外,御史大夫以下官丞相均可推荐;胡三省甚至认为,按制度丞相推荐太尉也不算越职。由是可见丞相权力之一斑。如果皇帝不同意丞相的意见呢?一般丞相都要“免冠谢罪”,有的甚至要闹辞职,比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周勃为丞相的时候:
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後。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西汉初期的丞相权力非常大,所以以后皇帝渐渐的缩小了他的权力范围。我们可以看一下《汉书•百官公卿表》里面怎么说: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这里头断句很有学问。一般认为应该这样说:“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这样意思就明白了,说的是丞相他掌管的事情有辅助天子,帮助皇帝处理天下大事。“丞天子”的意思好理解,就是辅佐天子;后一句,现在我们说国家领导人们是“日理万机”,古代可是“天无二日”,最高领导人只能是皇帝他老人家,“理万机”是皇帝的权利和义务,丞相能只能是“助”“理万机”。
虽然是“助”“理万机”,但是皇帝暗弱,不能“主理”的时候,难免丞相们要多花点心思,有时心思花得太多、用得不是地方,就会出现“王与马,共天下”,乃至谋权篡位。大家知道的董卓、曹操、司马懿等。所以《通典》里面说丞相职位是“非寻常人臣之职”。
(四)
前面我们都知道了丞相位高权重,丞相之秩为万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钱六万。可是怎么才能当上丞相呢?
根据《汉书•公孙弘传》记载“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在汉武帝以后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了,公孙弘就是以布衣而登丞相,开后世许多贫穷学子的美好梦想。
当然,想做丞相得需要真才实学,即使像公孙贺那样“七为将军,出击匈奴无大功,而再侯,为丞相”,那也得皇帝老儿的垂青才行。还有,做丞相,肚量、性格也很重要,就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所说:
右病魏其侯窦婴……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做丞相的,不能“沾沾自喜”“多易”,要“持重”,按照俗话讲,要“宰相肚里能撑船”。
自汉以后,丞相权利渐渐缩水,但作为百官之首,总揆万机。仍是许多学子、官吏的梦想。其实,丞相之位并不是那么好坐的。上面明朝的三个丞相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再举一个秦朝的例子。《史记•李斯列传第》说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而夷三族。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於高……子婴既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瞧瞧,连着俩丞相都是被皇帝“夷其三族”。再看看汉朝,汉武帝时期总共有十三个丞相,其中有就六个死于非命,另有一个田蚡病死,死后不久:
及闻淮南王金事,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丞相被杀。《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遂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云,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故,贺曰:“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
果然,没几年就被“灭族”了。由此可见权力的大小和风险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大家如果没有能耐,也就不要做丞相之梦了。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