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现代新疆还有“胡笳”乐器吗?

汉末女诗人蔡文姬有一篇声名卓著的作品《胡笳十八拍》。看来胡笳是一种乐器,其名不仅见于有关蔡文姬的故事,在其它不少古诗词中也时有记载。但是胡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今天这种乐器是否仍然存在?很少有人知道其详。胡笳既然名为“胡”,这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乐器,已无疑义。有专家考证,世人认为蔡文姬被匈奴掳去后才写出《胡笳十八拍》,这大概是匈奴族的乐器。

但是也有专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笳是古代人对吹管乐器的总称。秦汉以来盛行于我国西北部,匈奴鼓吹乐从西域传来。西域约指今天新疆、甘肃和前苏联中亚细亚部分。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音乐也因此传入。古代对西北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笳因而也称为胡笳。

持胡笳是匈奴族乐器观点的专家认为,由于古代匈奴族被其他民族消化、融亡,胡笳这种乐器也已渐渐失传,因而当代人已无法知道这种乐器的具体形状,以及它的发声方法。

据一位戏曲史家考证,《唐宋白孔六帖》中说:“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这种说法过于简略,仅说明笳是用芦苇叶卷成,吹芦叶能使颤动发音,有点像今天小孩用芦叶卷起来吹出声音的玩具。如果是这样,这还不能算成是乐器。

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胡笳早已是古代少数民族的管乐器。宋代陈旸所著《乐书》中还绘有大小胡笳图,那是类似瓶状的竹管,有芦叶作的双簧吹口,可用作直吹。吹奏者运气可使它产生不同音阶的声音。

《辞海》中有关“胡笳”的条目中也说胡笳“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清代形制有三孔,木制,两端歪曲。”

蔡文姬笔下的胡笳是不是这种样式呢?有学者认为,这应该从她的作品中去寻答案。《胡笳十八拍》中记载:“胡笳本出自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这对考证古代弦拨乐器与吹奏乐器在音律合奏上是个重要关键。蔡文姬和她父亲蔡邕都善鼓琴,他们用过的琴有焦尾、绿绮等,后者即《胡笳十八拍》中所指的“绿琴”。

古琴都是五弦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依次排列定弦,宫即黄钟宫,相当于今天的C 音(钢琴中的中央C ),蔡文姬听到胡笳吹奏的音律与古琴相同,可见它也用五音吹奏,因此可以“翻过来”,笳和琴的曲调可以同奏,这大概是我国古代的管弦合奏。

胡笳发声法,有学者考证说是“喉啭引声,与笳回音”。意思是胡笳可以吹奏出两种声音,一是用喉音轻而流转发低音,而用吹奏的回声发高音,但两者音色都是所谓“哀音”。音量“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就是音域跨度不大,旋律多,曲折沉厚。因而胡笳之声多“哀感顽艳”,蔡文姬从胡笳吹奏引起身世凄凉之情,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道理,胡笳可以吹奏出相对复杂的曲调,那它的形状就不会仅仅只是“卷芦叶吹之以作乐”、类似小孩玩具般的简单乐器。对胡笳这种乐器究竟是否失传?至今仍然存在着两种观点。不少学者坚持认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胡笳并没有消亡,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消化、兼容的过程中,胡笳这种乐器很可能以新的形式继续在人们中流传、使用。新疆一些音乐工作者近来研究发现,作为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声的乐器——目前新疆哈萨克族使用的吹管乐器斯布顿额在制作方法、形状、音律和音量上与古代胡笳十分相象。而且吹奏方法也是由喉音和管音相继发声,与胡笳的发声方法也相合。这种至今还在我国新疆哈萨克族使用的管乐器斯布斯额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它至少说明了古代胡笳至今还没有彻底失传。但是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发表公开,人们又发现

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它为什么只存在于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中,而在中原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却不见踪迹,这恐怕又是一个难解之谜,有待人们去考证、去发现了。

(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