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陆治 端阳即景图
纸本设色,纵133.2厘米,横 64.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陆治晚年清贫,居于支硎山下,种花自娱。若有好友佳客至,即设席花竹之间。此图所画即是端午节时陸治所植花木的芳姿。图中坡石用淡墨乾笔疏疏勾出,然后重点刻画萱草、蜀葵、石榴等花果。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画成,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后部之石则仅以墨笔渲染造型,加以苔点,颇显生机。整幅画景物前后衬托,错落有致,表现了端阳时节的江南风情。款署“嘉靖癸亥仲夏,包山陆治画并题”,陆治时年六十八岁。钤“陸治之印”白文方印、“包山子”白文方印。
陆治 (1496—1576),字叔平,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因为居住在太湖的包山,号包山子,后隐居在支硎山中。他是吴门派大家文徵明的重要门生,诗、文、书、画都有相当的造诣。“其于丹青之学,务出其胸中奇气,以与古人角,一时好称,几与文先生埒”。在花鸟画方面,与文徵明的另一个得意弟子陈淳同为明代大家;山水深受宋元人和文徵明影响而又能创立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