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画赏析 > 山水卷 > 郭熙《早春图》
郭熙《早春图》
北宋著名画家:郭熙《早春图》...
时间:2015-10-21 16:36 | 浏览:
上一篇:《溪山行旅图》 下一篇:《秋山晴霭》
5秒
热点图集
赏析:

 

《早春图》,绢本水墨,纵158.3cm,横108.1cm。

画幅左方款识“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在款上钤有“郭熙图书”朱文大长方印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熙(1023-约1085)简介:

郭熙(1023-约1085)北宋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少小时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并无画学渊源,却也因此不拘成见,取之造化,所谓"天性得之","游艺于此以成名"。中年时一次为苏舜元家摹写李成的六幅《骤雨图》,顿然大悟,遂专意学李成,笔墨大进。熙宁元年(1068年)被召进宫,初为图画院艺学,后官至翰林待诏直长。十多年中,宫中的巨障高壁,几乎都出自其手,不计其数。他从李成处学得用笔的坚韧,但转折顿挫的变化更灵活,更强烈。画树的枝干,依然是李成的倔曲苍虬,小枝如鹰爪、蟹爪,松叶攒针,然而笔墨变化多端,显得更雄厚苍润。画石则勾皴自出新意,人称为"鬼脸石"、"卷(乱)云皴"。其法先以粗细变化、顿挫曲折的线条勾廓,然后以笔略带侧锋地顺山石的结构扫、擦,似乎不见皴笔,但山石的结构已现。速度很快,自谓"某画怪石,移时而就"。

郭熙《早春图》鉴赏:

《早春图》是郭熙的代表作,绢本,浅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图绘早春的山景:下部的巨石层叠而上,至中间将画面分为右边的溪流山冈和左边的深山幽壑,向上则是两座吞吐烟云的山峰;画中间两株巨松耸立,山里山外杂树密布,虽也有嫩叶初萌,但大多是枯枝,或立或卧,或依壁展枝,或倒挂穿插,姿态万千,生意盎然。蟹爪小枝,显然在北宋画家眼中是一种美的展示,以致成为后人辨析北宋画风的标志之一。

有小船泊岸,山路及木桥上有行人出没,山冈上密布亭台楼阁,略施淡彩,泉水潺潺,拾级而下。早春的湿润,山中云雾飘渺,虚无隐约处似乎满孕着勃勃的生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这是一幅典型的北宋的全景山水画。左侧中间用极小的字写:“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并钤一“郭熙笔”长方印。北宋画家开始在画上落款,但复钤印,较为罕见。

《早春图》是郭熙的传世绝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当时正是王安石施行变法后的第5个年头。此图主题明确而富有季节感,描绘了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的深山景象。构图上采用“十字”形章法,近景之窠石古木,中景之巨岩丛柯,远景之主峰云岗,皆置于正中的纵轴线上,两腰部有曲涧栈道、茅亭层阁,从总体上构成上高、中平、下深“三远”兼备的壮巍气局。峰恋秀挺,烟霭浮腾;林木舒发,交柯乱蔓;溪流淙淙,潭水澄静;渔夫樵子,旅客游人,个个意态欣然。全国荡漾着清新的气息,饱含着活泼的生机,洋溢着喜悦的情绪。

郭熙对山水画贡献:

郭熙的山水画,以神奇幽奥、突兀险绝取胜,布置造妙,变化多端。“放手做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恋秀起,云烟变灭晻霭这间,千态万状。”(《宣和画谱》)

郭熙十分关注山水画的季节特征所给予人的情绪感染,提出“四如”之说,即:“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面景致空明净洁,幽趣万端,真有“淡冶如笑”之情致。虽然树枝尚未吐绿,但毫无寒冷僻之感。具体地说明了郭熙山水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具有神秘感、高洁感、亲切感相结合的美学意义。

郭熙对山水画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由其子郭思汇编。当时的山水画已经高度成熟,郭熙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山水画的社会意义、画家的人身修养、山水画的立意、技法、命题、画格等等作了精辟的阐述。其中的“三远”论,把山水画的取景分为“高远”、“深远”、“平远”三个概念,影响深远。而在论及山水画家的个人修养时,他主张对传统“兼收并览,广议博考”,同时更强调“身即山川而取之”,“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以此感受四时之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即使是看山水画,也必须“以林泉之心临之”。画家将身心融入山水之中,这正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平淡天真”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