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传承探析

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传承探析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类语言学科,是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使国学经典得到更好的传承,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对于国学经典的界定、语文教学中传承国学经典的具体策略、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三方面,对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传承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6-0038-02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当前,国学经典逐渐得到了重视,不论是教師还是学生都意识到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应该努力学好它。国学经典承载的不仅仅是先人广阔博学的知识眼界,更是在万物和芸芸众生中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世世代代的前辈所书写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因为如此,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国学经典的传承也成为改革的重点项目。对于承前启后的中学阶段来讲,它既是学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集中接受知识教育的阶段。而语文课程作为综合类的科目,同样也是学习和传承国学经典的重要载体。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国学经典。

一、对于国学经典的界定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领域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而国学经典则是指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它对于从过去到现在以至将来的中国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以及参考借鉴价值。它是传承我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国学经典中包含着从文字伊始到百家争鸣再到儒学不断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的经典著作和思想,蕴含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国学经典需要学生用心去学习、阅读和领会;同时也需要学生尽力去保护去传承,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二、 语文教学中传承国学经典的具体策略

1.语文教师应自觉地深入研究国学经典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引导者,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国学经典,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学经典,以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一些著作,尽可能地拓展自己在国学经典方面的知识广度。教师只有学习好经典,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们传授经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国学经典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初衷即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提升人的修养和内涵。可见,二者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这也正是中学语文的一大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教师是最为直接的国学经典的传播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修养和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国学经典传授给学生。

2.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国学经典大多讲述的是古人的所想所见,对于现在的学生可能会略显枯燥,使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兴趣。而要让国学经典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而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国学经典得到进一步传承。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演绎的形式将国学经典在课堂上进行内容重现,通过让学生自己编排经典著作情景剧,从而对经典著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近距离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编排和设计,更好地与经典著作内容融合,再现当时的情景,使学习国学经典变得更加自主有趣。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配角色,还原课文中的各个人物形象,使枯燥的古文变得更加有趣,也使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编排演绎前,学生需要对较难的古文进行翻译,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课本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故事。

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歌唱的形式进行国学经典的传承。其实,在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是以文配曲的形式流传至今的,而且许多文字也是采用传唱的形式来进行学习理解的。相较于诵读的形式,传唱的方式更加生动,更加能够体现一些著作的灵魂,运用传唱的形式,能使国学经典更加生动传神和富有感情。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们一起唱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这首歌,并配以适当的图片,还原当时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推荐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栏目,该栏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教师可将其中的曲目放给学生们听,并和他们积极探讨每一首曲目中所展现的国学经典。

三、传承国学经典的意义

1.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国学文化

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需要每一个人对其有所了解,对其有所思考。学习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科目的课堂任务,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对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深入地探究其内涵所在。学生只有将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学习得更加透彻,理解得更加深入,才能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提升学生自身的内涵及素养

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以及传承,有利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义务也有责任将国学经典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得到更好的保护。而且在传承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学经典。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开展经典文化学习活动以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国学经典的教学形式来看,最常用的“诵经读典”方式在无形中夯实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功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国学经典的学习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和补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金丽红.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学教育,2017(05).

[2]杨思迪.积淀底蕴,提升素养——国学经典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及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11(02).

[3]张廷波.国学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巨鹿育红实验学校国学经典课程建设初见成效[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

[4]冯静.国学经典作品的传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以《论语》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

[5]陈党.在古诗文教学中彰显国学精神——以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的诗文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6]李洁,程广玲,张培水.浅谈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