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国学经典《大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国学经典《大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亘古弥新,它不仅深深地植根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和心中,还开拓着我们的视野,丰富着我们的灵魂。《大学》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在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方面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规范之中。伴随着对于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学”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底蕴的来源和象征,成为了此次课改的热点。大量的国学文化走进了中小学的语文课堂,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自身人格修养的塑造。而作为国学文化中的重要基础—《大学》,自然也成为了师生关注的焦点。而《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或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其影响是深刻的。

关键词:国学经典 《大学》 语文课堂 三纲领八条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c)-0120-03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Great Learning” in Chinese Teaching

Dai Junji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new from ancient times. It is not only deeply rooted in the blood and heart of every Chinese person, but also opens up our vision and enriches our soul. 《The Great Learning》 i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which contains rich cultural values.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eudal society of our country in terms of ideology, culture and social politics, and also integrates into the ideology and norms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reform, "Sinology", as the source and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the hot spot of this curriculum reform.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culture has entered the Chinese classroo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not only broadens students' vision and increases Chinese knowledge, but also further promotes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own personality. A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Great Learning》 has natur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hree programs and eight items" in 《The Great Learning》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both Chinese teaching and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Classics of chinese studies;《The Great Learning》; Chinese class; Three programs and tight items

1 《大学》之本,育才之道

《大学》作为 《礼记》中的第42篇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之一,理学创始人程颢和程颐就把《大学》称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我国人文世界的精神土壤,对我们整个民族和国家,以及每一个人的价值都非同一般。《大学》正是古代的圣人贤者留给我们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教材。它没有简单地进行说教,而是将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我们内心的道德需要,进而成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三纲”统领,再以“八目”细化之,以修已安人为旨归,阐述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修齐治平”的智慧。从内至外,一以贯之,是一个不断进取开展的过程。《大学》一书,是教育人们由内在的德性修养,逐步演变生成外在的行为完成,本书涵盖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包罗无遗,称得上是本末具备、修己治人、明体达用的大学问。无庸置疑,这部儒家修身立德的经典之作对现代语文教育,对培养“具有必备品格的人”,对完善学生以及教师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方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1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当时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明明徳修明自己内在的清明德性。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个“明”,是形容词,形容此内在的德性原本清明。而亲民,程子以为当作“新民”,使人日新又新,进步不已。至于止于至善则是指,达到最完美的境地,指明明德及亲(新)民,都要尽力达到圆满。三句虽然句首都著有一个“在”字,但是三者并非分裂独立的领域,在理解上应当将三者不可分割且一以贯之。即以“明明德”为基础,先达者由己身做起,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楷模,在逐步启迪天下人,而最后的止于至善也是相较于“明明德”与“亲民”而言的。

1.2 八条目—修身为本

在《大学》的第二段中提到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曾有云:“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正是要完成上述三纲领而需要具体的要求。其中的逻辑关系也是一目了然:“天下”的根本在“国”,“国”的基础在“家”,“家”的基础在“个人”,而为了使个人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个体,唯有“修身”。“修身”的先决条件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由此可见《大学》中的主张唯有己立己达,才能立人达人。而修身正是这一切之本,修身的先决条件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没有此四者,便没有修身可谈,这是修身的具体内容。而再细分之,则格物、致知属“穷理”的功夫,该意、正心属“正心”的功夫,穷理又是正心的基础。当每个人于所经历的事事物物,皆能推求其所以然,终能豁然贯通事理之极,使自己心灵本具的万物之理,能源源本本呈现于行事之中,则对于自己的意念、行为,必能察其善恶,进而为善去恶,正如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有云:“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而意念、志向因此不会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则灵心本性便能主宰己身,而道德人格于是可修养完成。八条目有着系列开展的关系,而其中以修身为中心。

2 《大学》走进师生的措施

2.1 “诚意”是凡圣关、行之始、在“毋自欺”

“诚意”和“致知”是大学两个基本点,朱熹曾将这两个点比作是两个关卡,致知是“梦觉关”,而诚意则是“善恶关”“凡圣关”。简单说,格物是知之始,诚意是行之始,二者都是以心为本,“知”的主要功能在于识别,而“意”的主要功能在于行为。语文教师应主动抓住“意”,帮助学生塑造禀有光明澄澈的本心,才不会被物欲所蒙蔽。许多学生为了分数,选择欺骗老师和家长,其实这是“自欺”。然而“自欺”之时,心里真的会平静吗?盖“诚于中,形于外”“知善而不为,知恶而不去”的自欺,是欺骗不了自己,也欺骗不了别人的。

2.2 不修身者不可以齐其家

在日常的教學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注重“修身”,待人接物之际,不能情感用事。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无法把对方看的真切。修身、齐家之道,也不外如此。正如文中提到,一般人常因为对方的身份而产生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情绪。而作为老师这份职业,对于学生一视同仁则是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公平公正也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班级氛围,进一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古谚曰“人莫知其子恶”,可见自古以来,家长对于子女都是有所偏袒的,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溺爱着不明”。

2.3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以恕之道,上行下效

自古以来,治家之道在于孝、悌、慈爱。孝、悌、慈爱之道其实也是行仁的基础。而在一个班级的大家庭中,作为大家长身份的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有“如宝赤子”的诚挚情怀,才能让孝、悌、慈爱充满于家中。曾国藩曾经说过:“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此一二人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自然蔚然成风,沛然莫之能御。而所谓恕道就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有关学生的很多棘手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需要走到学生当中去,充分理解有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的局限所造成的,所以要允许学生犯错。

3 《大学》育才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三观

在中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新版的语文教材加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丰富的展现了当时的人们生活气息,而国学基础的代表—《大学》,并非作为一部国民生活写照才流传至今,它亘古弥新的原因是她成就了一个人能顶天立地、为人处世的筋骨。一个人光有肉身是不会安身立命的,更不会为了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奋斗。但《大学》做到了,它在教育每一位儒生,都要勇敢认识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学生们认识它的同时,也能将其融入自身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完整自己的情感的表达,成为实现目标的稳定而又持续的后劲力。

3.2 有利于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

《大学》中有些内容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如“八条目”等,但对于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依旧一知半解。而《大学》中最利于学生发展的正是其中提到的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论,它生动地为学生展现了古人在完成自己目标时所考虑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全面性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大学》总体来说是一篇严密性、逻辑性极强的议论性文章,全篇穿插了丰富的论证方法和大量的事例与古文来佐证自己的论点。论点清晰、内容生动,使人读完有一气呵成之感。因此,《大学》在指导中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方面提供了精彩的例证。最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总是局限于课本的课文内容之上,这使学生很大的程度上都被束缚在了有限课本知识上,《大学》作为课外知识,既补充了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3 有利于形成更好的培养目标

《大学》培养的最终培养的是— “君子”,而现代教育的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有许多相容相同之处,例如都强调以德为先,心怀天下等。一个知识分子,在修养道德学问之时,就要面对义利之辩;到学而优则仕的时候,更是如此。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便是这个意思。要帮助学生树立让天下都获得利益的信念,而不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合格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学生,首先从格致诚正做起,掌握絜矩之道,然后才能推己及人,举贤能而退不能。这也是《大学》中所言“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4 结语

总言之,《大学》与当今的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中的“修身”之道,是强调自我的内在修养。“大学”之道对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未来人格的形成及国家培养的人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育中加强中国原典文化的落实, 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既能起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先进文化,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观,真正实现语文的教育目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这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学生的4项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即审美鉴赏能力、理解力、语言建构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等不谋而合。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大学》中的思想,相信会为教师的教学推波助澜,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然而国学经典还有很多,期待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可以将这些国学经典带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其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更活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祥.浅谈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58-59.

[2] 徐小婷.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 乐继平.从小疑处设疑 在思辨中深入—小议文言文教学的设疑[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6):39-41.

[4] 崔丽伟.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5] 周岩.《大学》的道德修养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6):110-112.

[6] 李固.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D].喀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