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传承,聚集并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几千年来伟大圣贤的思想光辉。随着学校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要求,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以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德育课堂为例,将个性化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旨在加强对学生美德的熏陶和培养。
关键词:个性化经典诵读;立德树人;作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1-013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133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时之举。教育是为了让人获得全面发展而展开的,而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长期的学习基础上的,长期接受文化熏陶就是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品,国学经典蕴涵着深厚的国学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因此积极探索个性化经典诵读在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在提升精神、塑造人格和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将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扩充课文内容,加深知识理解。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时的引入经典教学环节来扩充课文内容,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轻松自由地朗读课文,能在强化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在国学经典的诗词歌赋中蕴藏了很多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和情景,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并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每逢民俗节日就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诗词,通过对经典的诵读,了解体会民俗节日,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4.培养审美眼光,塑造健康人格。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二、将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于德育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过于追求功利,拔高读经功能。诵读经典就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其中精髓与内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透彻领悟的,个性化经典诵读只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对常规教学而言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全盘代替学校教育,要避免个性化经典诵读的功效被主观性地过度拔高。
2.脱离学生实际,内容过深过难。由于个性化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范围很广,要避免因选择不当而出现序列不清、選材不够系统化的情况出现,同时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内容难度适宜的文章,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切不可选择过多道德说教类型的文章。而这就需要教师对个性化经典诵读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有些教师在自身对古诗文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时就让学生通篇背诵,一味让学生机械性地死记硬背,没有运用赏析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个性化经典诵读变成了一种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全不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
三、将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于德育教学的策略
1.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个性化经典诵读形式。要将个性化经典诵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让个性化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多多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个性化经典诵读形式是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
2.结合课文内容延伸,品读国学经典内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经典名著,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将其引入,为课本内容做一个补充和延伸。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又创造了深入学习国学经典的机会。
3.严格把关,对于国学经典的甄选,要符合小学教学实际。开启个性化经典诵读,需要发挥语文教师的强大作用,选择与小学教学实际相符合的内容。
四、结语
小学生德育教学中融入个性化经典诵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使国学经典逐渐走向了妇孺皆知的常态认识。个性化经典诵读这种形式渗透德育教育,更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既陶冶了情操,又健全了人格。
参考文献:
[1]付海林.让经典滋润心灵,让圣贤充实人生——如何让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J]. 学周刊, 2016(18).
[2]赵翠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4).
[3]蔡光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中文信息,2017(5).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孙维忠(1962.9— ),男,汉族,甘肃通渭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传统学校开展的与基于网络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指导对比研究》(课题立项号:1862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