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化上下绵延五千年,历史悠久、内容广袤,是我国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大学生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思想认知、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方面都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则是强化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如何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则是当今高等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教育结合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教育有效结合途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网络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关乎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出新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近年来思想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思潮良莠不齐,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较为深刻,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强化大学生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状分析
目前,各个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部分高校在学科设置、规范学生自身发展、抵制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针对其中的问题加强系统教育。
(一)学科设置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大学教育以专业类教育为主,在大学低年级通识教育中还设置传统优秀文化部分。随着专业课程的增多,傳统文化的课程被逐渐压缩,甚至被取消,在学生的思维中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消散,从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在利用传统文化方面缺乏持久性、科学性。此外,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部分高校过于追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重视科学研究、重工科轻文史类学科的现象,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灵的熏陶和指引。
(二)社会各类思想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校教育也逐渐拥抱外部世界,西方文化思潮强势涌入,特别是在对处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了类似“精日”学生,这都体现了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丧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学校和社会没有形成合力之势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学生自身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认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在应试教育中成长,在中学时代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且在学习成绩上作为学生的首要考核标准,忽视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彻底放松了自身,同时学习目标变得模糊、理想信念缺失,甚至很多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近年来,高校学生不断出现自杀、跳楼的悲情事件与此不无关系。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沉迷与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没有精力和兴趣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继承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掌握水平对自身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是大学生所学知识和人生涵养的基础。如果把大学生的学生生涯和人生看作是一个金字塔的话,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基础和“底座”。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为专业知识的发展上提供精神支持和方式方法的指导,毕竟这些都是在我们民族漫长发展历程中像经过大浪淘沙般而形成的,有利于汲取其中的智慧。
(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思潮不断充斥着大学生的日常,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首先,有助于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必然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我国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认知和认同,使得民族精神在内心滑坡和文化自信心缺失或丧失,会让大学生不知“根”在哪里。因此,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立根”。其次,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孝老爱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之一,需要一代代传统下去。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培养个人成长及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品德。再次,有助于抵消和抑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文化危机。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被其他社会思潮影响或左右。比如盲目崇拜国外的政治、环境,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负面情绪等在大学校园内时有发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道德追求、爱国主义、积极乐观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与大学生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变革教育理念
要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整个社会特别是高校要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逐步转变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认知,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让大学生学习效果可衡量。
在师资力量方面,选择一些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开设一些专题课程、讲座,比如类似百家讲坛的形式,都是对于开展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二)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增加传播途径
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接受、学习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将更多的优秀文化的元素尽可能多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在大学校园内,手机、电脑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这就可以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开设传统文化互动平台、微信讨论群、贴吧等,让网络的快捷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融入到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多,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化,比如让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抗战时期革命志士的纯粹理想,也可以让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使其在服务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如此,能促进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四、结语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全社会树立文化自信。大学生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全社会要从思想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习,为大学身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贾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大观,2017,(7).
[2]常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1).
[3]田旻,路晋,田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7.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研究”,课题编号:QSX2018-12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