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大学生的血脉,能够对大学生产生基因式的影响,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备文化育人和文化育德的作用,这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出发点。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论述。基于大学生思政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包括课堂和实践教学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7-0151-04

Promo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ultural Education

Ran Xiaoxian

(Wuxi Commerci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xi Jiangsu 214153)

Abstract: The them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b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blood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an have a genetic influence on them. Meanwhil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self has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nd chemical education. Th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re are many discussions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but so far the integration effect is not good, which involves the specific design of the integr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wit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classroom and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Teaching Syste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中華文明绵延5000年,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并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那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党的十九大召开,做出了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判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拥有更加持久的、深远的力量,文化本来就具有文化育人和文化育德的作用,如果有效的发挥这种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理性地发展,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背景分析

本课题针对的是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一方面中国目前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以及国家对高职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视,希望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立德树人需要高等教育共同关注,实现最大的合力,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但是现实情况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是很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并且中国强起来的发展时代带来的中国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文化自信。这两个方面的大背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背景分析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生的道德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国家提出了对中国职业教育新的定位:职业教育是与高等教育不同类别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要育训结合,立德树人。这些定位体现了一方面,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未来将要取得快速发展,中国对职业教育给与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们的道德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实现德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为目标,所以职业院校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课变得呆板、空洞和说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有趣、立体,正好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说教实效性不强的不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其内容丰富:精忠报国、民为本、自强不息、伦理道德、君子人格、扬奋治学、经世致用、恪尽职守等。趣味性强,是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同时又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很高的契合度。精忠报国与爱国主义、民为本与为人民服务、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取、伦理道德与高尚情操、君子人格与文明修养、扬奋治学与立志成才、经世致用与脚踏实地、恪尽职守与敬业观念等,拥有了更多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2]。在这个基础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既可以实现对同学们文化自信的引导同时又能解决思政教育资源缺乏和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三)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教材体系,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育德的作用。[3]《纲要》同时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区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这些阐述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教学策略

课堂是教学体系实施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首先要融入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对象,要达成的育人育德的目标,使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方式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的、具体的方案。[4]所以,尊重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建立有效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开发具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立体教学资源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事实上我们两版教材在制定的时候已经做到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国精神章节提到了中国古代重精神、重理想的追求,重理想人格,提到了孔子、颜回等历史名人名言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中国外交这一章节讲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的发源就是我们古人践行的和谐相处,天下大同的思想等。如何把这些教材体系中提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实施在课堂中,就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灵活的、具体的教学体系。[5]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思政课程目标制定的时候要考虑的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大学生的素质需求,学生的成长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系统规划可以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学习、讨论方式,通过教学活动、作业展示、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等一个整体。同时,根据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翻转课堂,实现线下教学和线上教育的结合,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育人和文化育德的作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在重构教学体系过程中要坚持原则

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重大理论问题和政治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重构教学体系是为了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时代特点等。重构教学体系不能否定或者放弃以前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重构教学体系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避免“知识本位”、“灌输式教学”和“社会本位”,要以学生为本,坚持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二)内容上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新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七个部分。可以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精忠报国,强调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为国忘家的无私精神。民为本,强调以天下民众为治国之根本。自强不息强调积极进取,英勇奋斗。伦理道德强调个人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勤奋治学强调学习与研究严肃认真,肯于吃苦。经世致用是通过认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的规律, 学以致用。恪尽职守强调强调人人职责不同,要严守职业规定,尽职尽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老百姓认可的、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本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论上的融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一致性。具体内容上的融合包括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国古代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马克思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古代天下为公、和谐统一、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古代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尊重自然等的一致性。

(三)形式上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课堂平台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设计内容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成长起来的,如何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模式是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采用案例化教学模式,确定一个主题,通过设计一个模块,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我们的思政课更有料、更有趣。

2.大学生实践平台的融合研究

挖掘和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学生实践考察学习基地。无锡是一个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无锡古运河是千百年文化遗存。锡商文化、锡绣、无锡的历史名镇等都应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6]

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为指导老师的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社团。可以和中文系的老师共同指导汉服社,在学习不同朝代的服装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化对服饰的浸染,感受中华民族人民的可爱、朴实、勤劳、勇敢。可以和艺术设计学院老师共同指导扎染社团、剪纸文化社团,在感受传统手艺的过程中,感受其中传承的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可以开展读好书,吟百首好诗(词),例如,要求一年级学生诵读《朱子家训》,精读《四书》。开展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有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调研活动,调研、收集、整理地方文化遗产资源,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地方文化资源,感受地方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将调研所得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还可组织有摄影能力的学生拍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照片,制作介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短片。学生们在调研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深刻领会地方文化资源所蕴藏的精神。[7]

三、结语

本课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背景、融入的原则、内容上、形式上如何融入进行分析,这些分析都是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J/OL].人民网 http:// cpc.people.com.cn/n/2014/0505/c64094-24973220. html,2014-05-05.

[2]田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41).

[3]马万姣.浅析优秀傳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新西部,2018(26):128-129.

[4]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11).

[5]李宇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8).

[6]汪源清.无锡文化事业建设的思考[J].江南论坛,2010(7).

[7]王忠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转化与创新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