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9-0068-03

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在国际竞争当中软实力竞争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从文化接受、传播的角度来看,青年群体是文化传播的主力军,而大学又是专门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摇篮,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增强优秀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实现教学教育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型教育,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资源的紧张以及教学质量的挑战。从一些社会调查中不难看出,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不是很高,突出表现在许多人明显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对于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总是选择避开或退让,踏实肯干的较少。有的大学生总是想“吃最少的苦赚最多的钱”,消费观念缺乏科学性和理性,超前消费的观念比较强,赚的少花的多,爱攀比,崇洋媚外,以消费外国商品为荣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错误的、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需要进行教育矫正的。大学生一旦踏入社会后,系统地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减少,所以这些教育任务需要在学生阶段,尤其是在踏入社会前最关键的大学教育阶段来完成。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踏实肯干、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优秀思想观念,将这些优秀传统思想观念引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全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提高大学的社会影响力,这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出优秀高等教育的价值,对于学生个人、学校、社会而言,都能获益颇多。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价值观、道德观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与调整人们行为和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的过程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的文化软实力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需是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和精神上的强大,再到物质的强大,只有文明而强大的国度,才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与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爱党爱国、知法守法、遵守社会道德等方面表现得更加优秀。因此,要把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標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文化的作用,各类文创产品成了时下最流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商品。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其文化产业已经相当成熟,世界各地都随处可见美国大片、美国音乐以及与NBA相关的内容,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受到追捧。近年来,美国不仅利用其文化产业从世界各地吸金,还在无形中向各国传播着美国的价值观,很多大学生盲目热衷于所谓的自由开放的美国文化,而忽略了美国文化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其弊端不容忽视。

近年来以韩剧、韩国歌曲为代表的韩国文化在我国较为流行,在年轻人群体中影响较大,很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韩国偶像。随之而来的,近年来到韩国看演唱会、追星、旅游、整容的人数大幅上涨,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动漫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在我国年轻人群中影响较大,对于外来文化的盲目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有着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我国也有优秀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有文化底蕴丰厚的旅游景点,有优秀的偶像,有优秀的动漫、影视剧,但如果不对年轻人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喜好偏向于国外文化产品,那么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形势将会很严峻。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学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充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对于我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与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习惯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会认同中华民族,认同自己的祖国,这对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感召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二是增强国家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它就会对大学生的为人处世、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创新的、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三是增强国际地位和辐射力。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会对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及方向产生影响,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国际社会上更多的人认可,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及价值观也会被广泛接受,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辐射力都会显著提升。四是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广泛接受,它可以通过建立和主导一系列国际规则、国际标准及国际制度而起到控制国际形势、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五是增强国家的亲和力。在国际交往中,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是未来对外交往的主力军。在国际社会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得到了广泛认可,那么可以利用这种文化中的协商、沟通方式去解决一些国际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也能在国际上留下国家亲和力较强的印象。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国际交流显著增加。在这个时候,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许多大学生有出国学习、旅游或是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经历。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国家归属感,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合理地展现出来,这就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养,做到理智爱国。

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成型期,这个时期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接受性最强,所以说广大青年群体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承载中华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政府应加强经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投入,加强高校文化课程建设,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此外也可以设立“国学班”“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国风社团”等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组织机构,并开展国学文化展、国学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确保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学校要注重文化教育政策的落实,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人如何去应对考试,也包括通过好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中认真取舍,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只有有了核心价值观,民族才会有凝魂聚气的精神纽带,国家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战斗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才有根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思想理论领域重点抓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注重传统价值理念的丰富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为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广泛意义上形成普遍社会价值共识,建立深厚的文化基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践标准和客观、科学的态度,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內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三)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应当充分重视网络工具的重要性,借助网络这个新兴平台,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根据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新媒体用户主要群体的实际,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把新媒体作为突破口,利用好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建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应在慕课、易班等网络课程及线上教育平台设立网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设置以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讲堂,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地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际,明确相关主题,组织师生创作歌曲、诗词、微电影、动漫等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在参与创作和作品传播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

[2]杨峻岭,王雅丽.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探究——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3]郭学利,高红梅.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4]聂翔雁,李大维.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3).

[5]曲建武,孙振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精神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

[6]熊风,刘子健,余奕,翟红蕾.基于“培养理论”深入推进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J].传播与版权,2016(4).

作者简介:李睿(1989—),女,彝族,云南省楚雄市人,硕士研究生,楚雄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教育、金融市场。

代蕾,女,楚雄师范学院教师、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教育、销售管理。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