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语文课程的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语文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在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提振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识字写字中的汉字文化浸润”“经典诵读中的古诗文化浸润”“閱读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浸润”“习作教学中的仁爱思想浸润”“实践活动中的人文传统浸润”五个方面展开实践研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语文课程中,融化在学生的精神血脉中。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4-0028-03

【本文著录格式】王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语文课程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24):2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在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提振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对于引导青少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外,引导青少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升综合国力,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实施的是母语教育,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途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趣都要通过母语教育来实现。因此,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于语文课程而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不能是一板一眼的说教,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语文课程中,融化在学生的精神血脉中。

一、识字写字中的汉字文化浸润

(一)追本溯源,探寻汉字文化源头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汉字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从汉字本身来说,它的诞生,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折射出当时人们对自己、对自然、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情态,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文化传承而言,汉字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这种文字慢慢发生了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很多汉字都能够探寻到它的源头,并触摸到它的发展轨迹,进而感受到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叹于华夏祖先的聪明才智。

在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的地位相当于奠基工程,它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阅读的品质。正确认识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汉字的语境义,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倡导教师根据需要适度地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及方法,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特别是形义之间的联系,从源头上把握汉字的基本特点,感受汉字文化独有的魅力。在小学低年级教科书中,象形字(如日、月、水、火)、指事字(如上、下、甘、本)、会意字(如休、明、从、尘)的数量是很多的,这些汉字几乎都是从远古走来,散发着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气息。教学中,可以对这些汉字追本溯源,促进学生对汉字这个“形态”表达这个“意义”的感受与理解。

(二)规范书写,感受汉字文化魅力

小学阶段学习结束后,“课标”中要求学生应该达到能够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初中阶段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可以写出规范、通行的行楷字。这些要求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书面表达与人交流的基本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是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个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无论是上学时期考试答题,还是今后工作生活中与人书面交流,都会给对方留下美好印象,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语文课程中的写字教学虽然不是在进行书法艺术教育,但也务必要遵循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间架结构要合理,笔顺笔画要正确。学生要掌握好不同结构类型汉字的书写要领,掌握好基本的笔顺规则并能以此指导自己正确书写。此外,还要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好习惯。汉字的形体美是其魅力的重要方面,只有用心待之,方能潜心悟之。

二、经典诵读中的古诗文化浸润

(一)诵诗文,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传统诗性智慧的结晶,其凝练生动的语言中,传递出“生命的感发”。统编语文教科书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古诗文的数量为129篇,占总数的30%,古诗文篇数的增幅达80%,这些改变的原因不言而喻。在这些篇目中,有精读课文,有积累诵读的篇目。无论怎样,诵读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所谓诵读,就是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音韵。古诗文的诵读应该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自然流淌,毫不造作。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感受到古诗平仄交错,韵脚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特点,从而读得朗朗上口,兴味盎然。

(二)品意境,体会古典诗词的情韵

古典诗歌的美是多方面的,但意境之美是其最有魅力的地方。优秀的古典诗歌有这样的共性:在反映“境”的同时,表达出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助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意境。品读古典诗词,不关注意境是极为可惜的。学生要学会从古诗词中的各种形象入手,把握形象特征,整体观照诗词情境,揣摩诗人心境,将心境与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品悟到诗词的意境,体会其美好情韵,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感受到中华古典诗词的曼妙多姿。(三)论人世,体悟古典诗词的气韵

古典诗词凝练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是诗人对生命的感叹,对自然的召唤。诗人在创作诗歌之时,总是会受到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使得诗作被烙上鲜明的个性色彩,展现出不同的气度神韵。学生要学会在阅读古典诗歌的过程中,将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及诗人的其他诗作与诗歌关联,从而体察到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陆游的临终遗言《示儿》为何充满了对收复旧山河的执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仅仅是在表达“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不舍与留恋?知人论世,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原来我们不但能够读懂一首诗,还能读懂一个人、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三、阅读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浸润

(一)“红色”题材,悟革命前辈之高尚品质

在统编教科书中,“红色”题材篇目有所增加,这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契机。这类题材的阅读篇目无一不传递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熠熠光芒,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要高度重视。阅读这样的篇目,学生应该学会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人物的言、行、神、思中体会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革命理想,昂扬的革命斗志,联想到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了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能够于危难之中屹立不倒,迎来革命斗争的最终胜利。

(二)“绿色”题材,推生态文明之发展进程

“绿色”是生态文明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生态文明,他说过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在2018年北京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就出现了“绿水青山图”的作文题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教科书中,赞颂祖国壮美河山以及人民美好生活环境的文章也是很多的,要注意挖掘生态文明这一教育因素,赋予教科书新的教育价值。学生在阅读这样的篇目时,要学会抓住景象描写和人们身处其中的表现,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进而明确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并懂得这样做的意义:保护好环境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习作教学中的仁爱思想浸润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的基本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此外,“仁”还体现了“三才”思想,即天地人,强调做人要效法天地,只怀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世,自会产生仁爱心。从本质上讲,“仁”的思想就是在彰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由于习作教育本身就引导学生在学作文的同时学做人,于此处浸润仁爱思想便是很好的教育契机。

(一)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要作文,先做人。一个内心阳光,热心助人,理解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能够写出充满温情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作文。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修炼心性,锤炼品格,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在习作时,首先要过好选材关,要选择那些弘扬正能量的习作素材,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小事中也可见真情,甚至比大事更能打动人心;其次要通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式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二)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习作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可以定期召开交流会,说说你为社区做了什么事情,在外出的过程中有没有见到一些值得你赞美的现象,有没有需要改进的一些问题等。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学会观察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现象,产生自己的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安全的环境下适当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把见闻感受写下来与人分享。

(三)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对自然万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学生要多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愉悦心情,享受自然美景带来的美好体验。亲近大自然,就是要与它形成对话,聆听大自然中的语言,感受其生命的脉动。保护大自然,就是要珍惜它的一草一木,爱护每一个生灵,与他们平等友好相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把观察到的自然景物描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爱护大自然的,要注意在描写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五、实践活动中的人文传统浸润

(一)美德:立身之本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内涵极为丰富,它包括“修身”“齐家”“治国”三方面内容,其中“修身”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结合儿童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修身”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孝老爱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学生正处在学习这种好品质的最佳年龄阶段。可以阅读并讲一讲古今中外孝敬父母长辈的小故事,召开故事会与大家分享;还要在家里、在社会中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并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或者画下来,讲给大家听;还可以采访父母长辈,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工作、生活,自己的心情和需要。

(二)节日:华夏之魂

中华传统节日,凝聚了十多亿华夏子孙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无论走到哪里,每当这些节日到来之时,都会引起每一个中国人的无限情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夜,吟诵着这样的诗句,该会生成多少离愁别绪、殷殷牵挂啊!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可以召开一次诵诗会,诵读和月亮有关的古诗,感受古诗中“月”的意象,形成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读。也可以借助这样的传统节日,由讲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入手,谈一谈我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节气:民族之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历法,体现了古老的民族智慧,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了。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令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对二十四节气的启蒙教育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可以先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然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歌。活动中,孩子们会介绍每个节气的物候特征、气候特点、传统习俗等内容,还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课本剧、知识竞赛、讲述自己与节气的故事等,深入开展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一些重要的节气到来时,如立春、清明等,引导孩子体察自然界的变化,观察身边的人文现象,积累实践经验,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神奇奥妙。

参考文献

[1]钟一鸣.中国古典诗歌欣赏十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左民安.細说汉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3]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4]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5(1).

[5]刘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6]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5(1).

[7]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8]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6).

作者简介:王颖,女,1976年生,北京市密云区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