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要通过课堂育人、环境育人、新媒体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途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1.农耕文化下的人文文化
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的熏陶造就了中国社会人文文化的特有内涵,例如和谐、团结、淳朴、厚道和重情义,重信誉,重视亲情的维系等。重礼仪,重品质,重视社会风俗的正向发展等成了人文文化的主要内涵。
2.农耕文化下的社会文化
农耕文化下的社会文化体现在:一是以小麦和水稻等谷类形成的饮食文化;二是以大片耕地和田间劳作为基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三是农业生产生活与教育文化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儒学文化”。对于这些传统的社会文化,应充分肯定其中的精华,摒弃其糟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3.农耕文化下的价值观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一股价值观清流,蕴含着深邃的农耕文化的因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包括:文明、诚信、和谐、团结、开拓创新、果敢坚毅、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起到一个思想上的有效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1.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建设目标,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追求起着引领作用。“富强”即富足强盛,是经济价值目标,代表了人们对国家发展和家庭发展的一种美好的向往;“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是政治价值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文明”即文明礼仪,是文化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追求的文明,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即和睦协调,是社会价值目标,和谐是人们对社会的美好向往和追求,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这些理念对社会管理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自由”是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平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价值观念,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社会关系;“公正”即公平正义。弘扬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的本心,社会主义的公正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法则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等;“法治”是治国理政根本方式,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障。法治建立在道德约束与教育的基础上,是维系社会安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理念。
3.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即热爱祖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将中国人的个人价值更多的和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对祖国的特殊情感;“敬业”是职业道德,要求人们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是一个个体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必备的核心品质;“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友善”,是公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含善待亲人、与人和善、助人为乐等价值理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品质和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农耕文化中的勤奋、和谐、奋斗、天人合一、生态发展等理念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与富强、和谐、诚信、自由等精神内涵不谋而合。同时,中华文化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惟邦本”;强调“以礼治天下”“天人合一”;强调“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患寡而患不均”;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法者,天下之仪也”;强调“爱国精神”“业精于勤,荒于嬉”;强调“人无信不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思想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相互契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吸收了世界各国文明的思想精华,具有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特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缔造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发展和升华,更是辩证的扬弃和优化。离开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就等于失去了精神之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的成效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得到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运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价值理念、民族精神,结合时代精神不断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强大魅力和独特风采。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前人的优秀品格来熏陶和牵引学生不断进步。而近些年,“国学热”开始流行,大学生喜欢穿汉服古装,参加古诗词大赛等,大学生也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3]。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途径日益丰富
高校通过各种渠道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全面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已数见不鲜,创建了网络学习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在课堂中学习之外,还扩展新的培育方式,如文化大讲堂、校园网络平台、假期三下乡活动等。通过不同的学习途径,学生在感受知识的同时,也能增强很多趣味性。目前,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成效有所提高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且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点,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践行目标。他们将优秀的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和完善自己[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1.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渗透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西方文化的汹涌来袭,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特别容易对外來文化产生认同和好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大学生无法对外来文化进行比较、鉴定,往往一味推崇,全盘吸收。这样,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一些糟粕乘机就会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消极的作用,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
2.新媒体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舆论导向不够
新媒体不仅是舆论传播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还是文化软实力展示的重要途径,是不同国家与社会传播价值观念的战略制高点和资源平台。网络时代,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媒体最活跃的群体。当前网络传播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网络安全问题。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对网络安全性考虑不够,致使出现一些不良网站信息在校园内传播的现象。二是西方媒体的干扰问题。西方媒体利用其强大的传播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扭曲。总之,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方式较单一,导向不足,内容创新不够,还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多元支撑的良好态势。
3.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契合度不强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反映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近些年,各高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部分高校片面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导致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例如很多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建起了各种雕塑、景观石等,但是这些物质文化设施却没有体现出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部分高校名言警句很多,但是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少,力度不够。同时,很多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够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传播的契合度不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与价值多元化融合的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目前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服饰艺术、影视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形式逐渐分散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中国社会的大街小巷被很多西方文化包围,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功能在逐渐消减。因此让经典传统文化回归,才是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回归的根本。
2.急功近利的职业教育倾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出现空有其表的情况。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材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效率不太理想。虽然也在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但途径的可操作性不强。
3.某些陈腐、堕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上一个时期严重的腐败现象,利益格局的多重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的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使大学生对价值观的甄选和理解出现了偏差。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以“课堂育人”为基础,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校培育大学生品德和自身素养的主要抓手就是大学课堂,大学教师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特色,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渗透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慕课、微视频和其他类型的翻转课堂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提供机会和环境。利用社团活动、传统文化艺术节等实践活动来全面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课内课外同向发力,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趣味性和价值引导性彰显出来,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靠近,自主内化,从而为他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以“环境育人”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环境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目前很多高校的自然环境的创设是比较好的,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这些学校的校园自然环境与自然高度契合,布局规划特色鲜明,是很好的育人基地。但是从人文环境来看,部分高校的人文环境与自身的校园环境并不匹配,经济气息浓厚,传统文化启发引导的主观意识并不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要在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中埋下学习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就需要在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和优化上下功夫。比如,在校园定期举办百家讲坛、文化宣传比赛、诗词大赛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掀起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这才是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做法。
(三)以“文化育人”为目标,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而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只有在经典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体现出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觉醒,是对发展民族文化的主动担当。在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中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四)以“新媒体育人”为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方式转变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等。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展现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舆论,构建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已是司空见惯,所以高校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的育人功能。比如,借助新媒体创建校园学习平台、利用网络授课,甚至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互联网工具,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主动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群体中。
(五)以“实践育人”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育人是党中央和教育部多次强调的“道德育人策略”。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多数以说教为主,缺乏个性化实践策略。而近几年中国文化发展被兴起的“西方热”所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在逐渐消解。因此,仅仅依靠口号的形式来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效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践育人才是关键。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教师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提升学生实践操作的意识,增加学生参与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2]田婷婷.《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3]李叶枫.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4]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3):8-14.
作者简介:陆倩(1996—),女,湖南怀化人,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政1班学生;
杨军(1969—),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