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探索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探索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且集中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特色。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滔滔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举世无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它不但包含各种文化产品和民族精神,还包括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观念传承。21世纪以来,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大发展大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开放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路”)是为应对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挑战提出的发展战略,“一带—路”不只是经济合作,而是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同样是关键。

一、“一带一路”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带来的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这样全球合作共荣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血脉对外传播被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一带一路”自建设以来,为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便利与机会,尤其是亚欧非之间的合作,极大地发挥了“一带一路”的桥梁作用,在给中国带来诸多新的历史机遇的同时,势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应该大力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更为有力地推动世界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制约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因素

世界因多样的地理风貌,多姿多彩的历史演变,不同的区域,使得全球由于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文化全球化对文化融合的要求与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形成了矛盾和冲击,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被学术界称为跨文化交流,而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冲突也早在古代就存在。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充分成为文化交流冲突的主要原因。例如,对于统一文化现象不同的国家或民族总是会有不同的理解。在神话传说里关于人类的产生,中国与西方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中国人普遍认为人是由女娲捏泥人造出来的,但是西方人更接受人是上帝造出来的这一观点,但是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都反映了东西方社会早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和对生命的尊重。因此,要积极弥补交流沟通中的不足和欠缺,加大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接受,在中国文化积极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在这—过程中,要警惕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的侵犯,积极捍卫中国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面对如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冲突不断的全球化社会环境,交流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迎合时代机遇也要直面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注重文化保护,加强文化领域法律体系建设。在文化交流“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作为另一种传播方式,却存在着更多隐患,在“引进来”的同时,要保护好本国的优秀文化。通过签署和落实国际间省府文化合作协定,全面落实各国的文化和外交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相关法规体系,并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国际法律秩序和贸易规则。

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民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还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心理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国内,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将会是中华儿女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坚强后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文化产业走出去,必须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要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提供能迎合市场需求的文化服务,开辟更多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中国现有的文化产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加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出口大国,可是在文化领域依然是进口大国,西方国家的多元化文化观念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依然占据着我国文化市场的不可忽略的份额。于是,中国要倾力打造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汉文化在国际上的独特优势,不断形象化和具体化推进具有汉族文化代表性的形象,打造国际文化传播平台,以多元化,多种力量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演出、展览等,突出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观,通过更为直观且受众群体愿意接受的形式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华文化,拓展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更为广阔的空间。

加强文化合作,促进传统文化深入交流。首先,在传统文化走出去,对外传播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策略,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尤其对于中华文化中的薄弱环节,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对其加以改造,使之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所用。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时,促进各个国家在考古研究、文物修复、文物展览、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展开充分合作,吸收各国在考古等方面优秀经验,深入对亚欧非文明的探索。其次,要大力培育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大量的翻译人才,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双方语种的直接交流将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并且更加深入贯彻地理解彼此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顺应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不断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加强各国之间文化合作,才能不断壮大人类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方面的关键表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在世界全球化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一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华池县副县长(挂职);第二作者单位:华池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