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在小学各学科中,语文学科是与传统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热爱祖国的意识。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首先,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国家情怀。当前,小学生群体中盛行的崇洋媚外恶习,从本质上看是学生对自我文化的不认同与不自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他们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自我文化的真实魅力,有助于民族自豪感的产生。对于自己国家的情感和民族间的凝聚力也会随之加深。其次,自古以来,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爱国诗人以及奋勇御敌的民族英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备受鼓舞。爱国英雄的气节与情感也会对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产生影响。

(二)培养学生良好品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重要时期。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小学时期,加强对学生习惯品行的塑造。自古之心,很多先贤都非常关注自身修养,修身、治国、平天下层层递进,只有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传统教育理念也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习惯品行,从天子到百姓,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君子品行。学习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过去,从而引导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培养良好的品性与习惯。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语文素养无法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素养包含了语文修养、语感以及语文能力等内容,古诗词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歇后语、成语以及谚语等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传统语言情境中提升听说读能力。其次,识字在小学语文中占据了重要比重,是后续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能够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充分热爱,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动力所在。再次,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大量的古诗文,有利于学生产生语言自觉,为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够改善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畏惧心理。除此之外,现代汉语通常来源于古代汉语,现代社会文化起源于古代传统文化,因此,学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文化。

(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为文化最好传播途径,在长期教育中,我国传统文化逐渐失落,需要在教育中回归本源。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同时也能够使传统文化获得继承以及重视。教育影响的不仅是学生,同时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教师、学生父母,甚至对下一代也会产生影响。课堂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不局限于课堂,也不局限于学生自身,同时更不止步于当下。对于本国文化的充分热爱以及尊重也会彼此感染,这对于发扬以及继承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忽视的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实施传统文化拓展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汇总,传统文化教学实施的主要阵地为语文课堂,可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教材内容的限制,传统文化教学会受到影响,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拓展教学的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彩而又丰富的实践活动。此外,教师还要充分使用我国传统节日以及民俗,向学生说明节日由来,为学生讲解民俗习惯的产生以及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这些节日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众多和节日相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利用节日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深深的爱上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心,传承以及发扬我国优秀文化。

(二)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很多传统文化都有特定的背景。可是伴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小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与当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部分传统文化作品,小学生很难理解。针对特定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融入情境,这样就可以提升教学趣味性,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背景的深刻理解。教师也能够将教学内容当中牵涉到历史事件以及社会背景的内容用更加直观的视频与图片向学生展示。在学生了解故事背景的情况下,可以更加容易的将自身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到故事情境当中,更好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此外,小古文当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因素,小学阶段加强小古文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为小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选择那些篇幅相对较短,比较简单的古文让学生学习。在古文讲解的进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向学生解释文章以及词语的意思,更加需要让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精神内涵,向学生传递良好道德素养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加强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

语文学习进程中,知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数千年,假如只是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多阅读一些经典文献和历史书籍,这些内容能够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使得学生能够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也能够按照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和教材难度相符的课外读物,定期组织学生针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集中沟通,通过强化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在日常教學活动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与精神特征,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