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可以概括为八点,即载道、教化、救世、哀民、崇义、养性、言情、尚美。

【载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注重理性的民族,这突出表现在对于世间真理的追求上。所谓道,其意是规律、事理,其实就是真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的“道”都是指一种真理。

【教化】教化一词最早见于《诗大序》:“风,风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文学艺术本身具有教化的功能,这一点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已有明确的认识。孔子谈到诗的教化作用,提出所谓兴观群怨四点,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亲,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乐记》谈到音乐的教化作用,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孟子也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荀子也有同样的认识,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救世】救世和载道、教化有密切的联系。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平生的生活内容和意义就在于立德立功立言。首要的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才是立言。很多人常常是立功不成而转为立言,或者先求立功而后求立言。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许多文学家首先不是文学家,而是政治家,他们在政治上难有建树,而后则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教育家等,因其有了著述成就而成了文学家。先秦时期的孔孟老庄诸子,此后的李斯、贾谊、晁错、张衡等,魏晋之际的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南北朝时期的王谢文学世家及庾开府、鲍参军等,唐诗巨匠李杜白及韩柳欧苏王安石曾巩这唐宋八大家,还有辛弃疾、陆游等,都是抱定治国安邦的远大理想的。

【哀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仁政,认为应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的苛政。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认为统治者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崇义】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表现为一种社会理念和道德原则。孔子主张的核心是仁,但他对义也有论述,如“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义,他的著名的观点就是“舍生取义”。

【养性】即涵养德性之意。中国古代文学的这一传统,也与中国文化精神交融在一起。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肯定的人生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所谓“修齐治平”,其中首要的和基本的是修身。

【言情】追溯中国文化的渊源,历史上很早就有言情的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情不是单指爱情,而是指人的情感、情绪。《荀子·正名》篇云:“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礼记·乐记》中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又谓之音。”孔子编定《诗经》,最早肯定诗歌的抒情特征。《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美】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崇尚美的。这里所说的美和当代美学所谓的美属于同一范畴,但其内涵却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理论与哲学著作如孔孟老庄诸子文献等,以及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桓宽的《盐铁论》那样的政论文等,当代学者研究文学史时都把它们看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确实都具有文学美的属性。中国古代作品的语言整齐,简练,节奏感强,生动传神,既具有形式之美,又具有意境之美,还具有神韵之美、音乐之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