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小学语文开展国学诵读的探究

小学语文开展国学诵读的探究

【摘 要】小学阶段学好语文,就是在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提高思维能力,经典诵读就能够很好的提升这些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国学诵读的过程中,学到国学中的精髓,感受其要表达的情感,充分体验到经典文学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国学经典,让他们进行诵读,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继承传统的优良文化,能够积极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看待事物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诵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经国学经典与语文诵读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国学经典,让学生进行诵读。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心底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口语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灌输传统优秀的道德品质,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被现代化不良的信息所影响。

一、对国学经典的认知

一般来讲,国学是指一个国家的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其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学术,国学也可以称为国家的文学或学术,中国的国学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术数等;如果将国学按照学科来划分,可以大致的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体;国学经典一般是指记载国学的经典著作,如儒家十三经、诸子百家著作、蒙学读物等。

国学经典代代相传,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留下来的智慧的结晶,国学是无法超越的一种纯粹的人类文化遗产,是经过不断的累积、沉淀,流传下来的瑰宝,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在这些国学经典中创造出了一个个优美、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深刻的道理,在国学诵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洗礼,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开展国学诵读的现状

(一)选取的学习内容不恰当

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的选取国学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误把历史知识当作国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国学学习的效果不佳。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国学中有些知识是需要摒弃的,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表明这些道理不适用于现代人类发展,因此教师要要看清其中的利与弊,选取合适的内容。例如,在国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杨香扼虎救父的故事。杨香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是他的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她抚养成人,因此杨香特别孝顺她的父亲。有一天她和父亲一同去田里割稻时,在稻田里面突然有一只老虎跑了出来,很快的就将她的父亲咬住了,在情急之下杨香为了救她的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扑向了老虎,使劲的抓住老虎的头,无论老虎怎么动弹,将她甩下,她都不放手,最终因为老虎被扼住喉咙无法呼吸,而倒在了地上,这样父女两人都躲过了一劫。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杨香是很孝顺父亲的,这点是可以进行学习,但救父亲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不一定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这一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应倡导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在能够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行动,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要引导学生爱护生命。

(二)师资水平差异较大

在师资的水平上差异比较大,在国学诵读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专业的教师着重的研究国学这一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国学的教育中还是比较薄弱的,各地方的教学水平也差异较大。通常都是语文老师根据自身学到的国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很单一。例如,教师简单的将国学文化中的古诗,每个字简单的解释一下,然后整体的进行翻译,让学生自己诵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对小学生的来说,意义不大,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形式主义严重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育是学生进行国学诵读的主要的渠道,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在语文课堂中国学诵读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好,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字进行诵读,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国学知识,学到其中存在的道理。由于在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的汉字比较复杂,小学生很难记住。在长期的接受形式主义教学后,逐渐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国学教育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扭曲了国学诵读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让学生缺乏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

三、开展国学诵读的意义

(一)提升文学素养

在小学这个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和记忆力是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国学诵读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内涵,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时,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的爱国,并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让学生敢于表达,通过诵读不断的规范学生的读音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谈的能力。在进行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对学生进行逐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然后解析其中的含义和道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语文素养。在学习这些经典国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的了解到国学的博大精深,认识国学经典著作的表达技巧,意境等。在大量的進行诵读之后可以让学生积累出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写作时灵活的引用经典,提高写作能力。

(二)培养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较注重基于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如果教师不进行扩展的国学诵读的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的缺失。在国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标准,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还能让学生在诵读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中,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提高,精神上熏涛,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看到作品中优美的意境,独特的观点已经表达的事物的道理。让学生在这些经典的国学作品中感受到美的存在,结合自己的审美观点,构建良好的审美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格和素养。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国学中包含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美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现代化的社会,很多家长是不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让学生没有接受很好的家庭教育。很多的社会恶劣事件都是由于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才造成了不可规避的矛盾,让学生走向深渊,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国学教育,让学生吸取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习国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积累中留下来的智慧,国学的教育能够让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积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种子。

四、小学语文开展国学诵读的策略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大部分的国学经典读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伯。学习一些经过长时间反复的推敲还依然认可的道理,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类的,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学习在国学经典中有部分故事就不值得学习,需要摒弃。其中有一个二十四孝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教师就要教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一味的因为要孝顺父母,而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埋掉,这种行为是不正确、不提倡的。

(二)教师通过带读,训练学生的诵读节奏

在选择小学生的国学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识字水平,理解能力。选择文学作品要从易到难,先选取一些较为简单的国学经典文章、诗词,教师先对其中的生字、生词进行教学,让学生先记住生字,便于接下来的诵读。然后教师通过不断地带读,让学生有标准的诵读参考,学生积极的进行模仿,寻找出诵读的节奏,然后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引导学生基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情感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老师要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

(三)分组进行诵读

在一个班的学生,总有学习能力强的,也有学习能力弱的,教师在进行国学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的学习同一个难度的国学文章,这样会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因此教师可以班上进行分组学习,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分配到相较于来说简单一点的国学读物,能力强的分配难一点的国学读物。例如,可以让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先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便于诵读的,让这一组的学生先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再进行复杂的经典文学诵读。学习能力强的在学习完这些后,可以开始学习《论语》等难度较大的。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要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诵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丰富国学读物,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诵读国学读物,让学生养成一个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国学诵读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选取正确的国学读物,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和存在的道理,学习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积极的进行继承和发扬。这些经典的国学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国学诵读的教学技巧,更好地将国学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毛建英.小学语文教學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学周刊,2020(18):131-132

[2]温清萍.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40+42

[3]王礼.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46-47

[4]毛婷娟.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