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青年需要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6-0021-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亿万中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就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1]。因此,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之一

1.国家层面的传统文化底蕴

富强指的是富足与强盛,是人民富足、国家强盛,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人民的美好愿望。管子说:“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物质充足、整体实力强大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国家富裕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富足,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人民群众的富足是国家强盛、安定团结的必要准备。

民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皇族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如果轻视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国家就谈不上国富民强了,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任何一个为政者都需要懂得“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荀子·哀公》)的道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顺应民心。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凝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周易》中指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辞》)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懂得文明可以使人民能够自觉地约束行为,时刻保持相应地礼节,使国家软实力能够不断地提升,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发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重要作用。

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充分彰显了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2.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底蕴

自由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体现着追求内心精神境界的自由,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也有体现着追求“天人合一”的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自由,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追求的自由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平等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反映了古代的一种平等思想,是建立在严格秩序等级下的平等。“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也表明了中华民族为获得人人平等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与抗争,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

公正好似一个天平,天平的两端需要保持平衡,需要的是不偏不倚。人们期望社会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并希望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中得到成长与发展。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也有凸显出主张教育公平公正的,如孔子的“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还有重视财富分配公平的,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这都反映出了人们对坚持公平和维护正义的强烈渴望。

法治,即依法治国,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重要保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在中国古代,有的人主张以德治国,但也有强调以法治国的。韩非子说:“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这是在阐释以法治国的重要性,说明国家的治理需要法来约束。但是在治理国家时,为政以德、以法治国都是相对片面的,正如孟子所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强调了治理国家必须要把行善政和行法令结合起来,既要以德治国,也要以法治国。

3.个人层面的传统文化底蕴

爱国是公民应尽的、神圣的义务,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文化推崇“忠”,就是指要忠于国家,要忠于人民,是对爱国情操与精神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表现得很多。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句句振奋人心。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是从业的标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孔子教导弟子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敬事而信”“敬其事而后食”,敬业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价值取向。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業;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这是对敬业者提出的要求,敬业者既要专心致志对待本职工作,也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他人好的言行,学到一些人生的启迪,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根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做人做事要讲诚信的论断有很多。如孔子就多次谈道“信”,教导弟子要记住“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的道理,并要求弟子把“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作为规范言行的重要尺度。在中国古代,也不乏讲究诚信的人,如商鞅的立木取信等,都是用点滴的言行把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展现出来。友善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亲近与和睦。中华民族提倡与人为善、与人和谐相处,不论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还是荀子的“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以及孟子的“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等,都是对“善”最为贴切地表达。孔子在《論语》中谈友善,不仅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价值观,更指出了施行友爱的方法和途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

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这些传统文化当中,有先进的文化,当然也有落后的文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朴实等都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属于先进的文化。但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竞争意识相对淡薄也是小农经济、封建文化的表现,对于这些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文化要进行摒弃。所以,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把“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精神融入公正的范畴,把“自强不息”“业精于勤”的精神融入到敬业的范畴,把“君子成人之美”“扶危济困”的精神融入到友善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保留优秀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在摒弃一些不利于自身成长的思想,并与新时代的要求相结合,成了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

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为它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和现实的基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今人所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响应党和人民群众的呼唤,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具有时代价值、实践意义的价值观。通过“新的创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民族特色。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借鉴了其他先进的文明,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地吸收一些先进文化,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转化与创新。

三、新时代培育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因此,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青年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树立文化自觉。青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不断地提升文化自觉。首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开展讲座、知识竞赛、礼仪学习等活动,提高青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脉络、价值理念等的理解,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具有时代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其次,通过在文化长廊、文化角等地方宣传一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使青年自觉学习榜样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入脑、入心,成为青年人的日常行为准则。

坚定文化自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和价值观涌入,冲击了当代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就迫切需要坚定青年人的文化自信。青年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本就是要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学习、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吸收外来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面向未来就是要中华文化紧随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的社会相适应,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实现文化自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而且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接触新事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强,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也强。由此可见,青年是实现文化自强的中坚力量,青年应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J].党建,2017(5):6-10.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