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与投稿 >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契合性研究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契合性研究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既可以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教育,又可以因地制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培养知民情、懂民生、顺民意、爱祖国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民族地区为引导在校青年,提升青年的综合素养和品德建设,弘扬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方式,最大化整合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繁荣,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高尚情怀。

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教育

对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0%,甚至比例更高,如何创新民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满足民族院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要求,以及如何提升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等,这些都是民族高校思政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四川民族学院举办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教育讲座。讲述了高原信使其美多吉的感人事迹和全国人大代表卓嘎一家三代奉献高原守护祖国领土的故事,还有共产党员次仁曲珍默默爱护五星红旗的故事,他们爱岗敬业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些优秀人物故事代表的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族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来认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揭示其在民族高校这个特殊的校园大环境中存在着与主流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为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四川民族学院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区,是藏族、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璀璨,遍布甘孜州十八个市县,因此,四川民族学院因地制宜开设多门非遗课程,对于承继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学者孙凡在《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一文中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淡化标准知识,采用地方知识”。例如,某民族高校文理學院美术学院开设“民艺研究与考查”课程,目的是采用地方知识来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该课程的初衷就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生活,发挥教育的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起来,并传承下去,让大学生在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祖国。

(一)创新爱国主义教学模式

社团带动兴趣,兴趣带动能力,能力带动成果的递进式三阶段教学法推动非遗教学,最终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对于非遗课程的开设,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以学校社团活动作为非遗知识兴趣的起点,激发大学生对非遗课程的兴趣,从而创作出大量非遗作品。

1.康巴美术研究所建立,唐卡艺术协会成立。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设立康巴美术教研所,促进了美术学院唐卡等课程教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所陈列学生传统唐卡绘画作品38幅,学生新唐卡绘画作品18幅。社团带动了学生学习唐卡的兴趣。

2.锅庄协会成立。四川民族学院藏学院设立锅庄协会,它是康巴民间歌舞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该协会要求会员收集各地民间歌舞,并将其编排或引用,使民间歌舞在学校得到活态生存,藏学院经常举办锅庄比赛,系部师生共同参加,兴趣带动能力,藏学院基本没有不会跳锅庄的学生。

3.康巴话剧团成立。2015年至2016年,四川民族学院藏学院成立康巴话剧团,表演节目多场次,其中《阿可登巴的故事》《霍岭之战》等民间节目最具特色。能力带动成果,学生藏语言表达能力飞速提高。

学生非遗作品舞蹈《印象唐卡》,因选材新颖,构思精巧,舞蹈刚柔并济,获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一等奖。从本次获奖可以看出,通过开设非遗课程,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从而热爱祖国,彰显了民族高校办学特色。

(二)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解决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能力不足的窘况,搭建民族高校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完成科研创新,撰写专著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例如,编著《藏文书法字帖》和《康巴藏族民俗文化》,作为教学书籍,参与编著《甘孜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丛书》,作为学生参考书籍。科研运用于教学中,实现科研和实践反哺教学,解决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能力不足窘况,搭建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平台。

(三)借鉴国外经验

法国高校设置传统文化非遗学位专业,开设非遗课程,非遗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法国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除了以学位专业的形式出现外,还以独立课程的形式被纳入历史、艺术、文化遗产类传统学科教学中,目前,法国有两所大学——波城大学和雷恩第二大学使用独立课程的方式进行非遗教学。近年来,法国就业市场对从事非遗普查、认定、建档、保存和传播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显露。为应对就业市场新变化、履行政府多方位保护非遗承诺,法国大学积极为本国非遗保护事业培养理论素质与实际技能兼具的专业人才。我们可以借鉴学习法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手段方式,完善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大多依附于少数民族,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于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具现实意义,也更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感情。三、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一)深入彝族地区开展顶岗实习支教

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群众中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从书本中来,到社会中去。四川民族学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严格的要求,每年实习、三下乡等纳入学习成绩考核中,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社会知情能力、实践能力,以后可以更加出色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思政工作人员要多角度多方位关心学生,努力做知心人、暖心人、聚心人。2019年,四川民族学院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凉山州顶岗实习支教计划的通知》,派大学生到凉山州支教,教育学院学生以為民族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决心,恪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做课件、上讲台,学以致用,做好凉山州地区支教工作,学生们利用所知所学服务地方,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感受知识的力量。这批大学生深入民族地区第一线,与当地居民生活在一起,将知识、法制、先进的思想带到当地居民中,不仅传播了文化也提升了自我修养和思想道德境界。社会实践对于当地彝族群众是好事,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有极大推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植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德格县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德格县是牧业县,全县经济水平落后,人均年收入1400余元,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较大。四川民族学院在德格县开展“谱写青春,相约德格”牵手乡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此次乡村教育实践的目的是到德格县进行精准扶贫,同时也属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将扶贫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化了大学生在贫困地区帮扶的精神,培养了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服务地方的奉献精神。

综上,大学生利用假期服务地方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沟通了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又可以让大学生学以致用,服务地方,陶冶情操,锻炼自己,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文化转化为蓬勃向上的精神。

四、结语

民族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应做到了解民族文化,加深文化底蕴,阐释民族精神,体现民族脊梁,诠释民族正气,培养“感恩、知信、善礼”的民族气节,完善人格,追求人性之美,做一个热爱自己民族、热爱祖国的人。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csz1904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