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今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同世界处于深度交融期和复杂磨合期,解决中国问题处理世界难题都需要中国智慧,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创造了时代条件。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具有内在契合性,前者为后者提供话语土壤,是其逻辑起点,后者的建设也为前者“走出去”,与世界其他文明和谐共生、互鉴互进创造机遇。新时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就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挖掘其人文精神、坚守其包容特性,以增强中国国际话语的说服力、提升其凝聚力、提高其传播力。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际话语权;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D820;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3.0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张广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J].克拉玛依学刊,2020(3)10-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和合统一之所在,是中华儿女精神寄托、安身立命之所系,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身份标识,也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文化软实力基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确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关系,消除我国融入世界所面临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1]的恐慌,是澄清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质疑、发展理念的扭曲、发展方式的误解的关键一招,是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以文化软实力获得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真正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就要大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元素,塑造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国际气派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发展与中国话语权的大建构是时代召唤
当今世界正处于局部动荡、整体变革、秩序调整、治理转变的大变局,当代中国正面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国内大背景下,以及“西强东弱”、“南北冲突”前提下国际力量革命性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前所未有大幅提升的国际大形势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迅速崛起冲击着旧的国际体系,世界各国越来越渴望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和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一)中国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党的十五大创造性地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擘画出改革开放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轴。通过艰辛探索和艰苦创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分化、瓦解、抹黑社会主义中国和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等重大风险,从容应对国际非传统安全和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坚定克服妨碍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等重大阻力,不断解决国内发展和国外交往等重大矛盾,创造出人类历史上许多从未有过的奇迹。通过砥砺奋进和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党的大政方针路线纲领的接续性和创新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协同推进,三大攻坚战全面打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有力回击了国际舆论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种种猜测、质疑或否定,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2],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收官期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乘势进军期,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充分的信心在2021年为中国的发展画一个崭新的逗号,也有坚定不移的精神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实现中华民族真正强起来的历史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3]前进道路上的山和海、硬骨头和险滩、可预料和难预料的挑战还有很多,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的短板和劣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延续性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是滋养中华民族发展最独特的精神基因,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最深厚的价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文化精髓,以身示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勃勃生机。但是,现实中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4],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要,如何在西方文化横冲直撞中立思想主导,如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团结一致,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提高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如何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系统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实力优势和国际话语优势,是新时期提高我国文化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中国与世界处于深度交融期和复杂磨合期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价值情感、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理想信念、行为习惯等的深厚积淀,体现着一个民族深沉的民族禀赋和独特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与世界的互动交融中造就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大唐,绵延出千里驼铃万里情的黄金丝路,谱写了“七下西洋播仁爱”的友谊篇章。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华民族几尽被历史大潮所弃,到了亡国灭种之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国以崭新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愿意同世界各民族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推动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的融汇交流,共筑和平发展之基,共享文化互鉴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大同”“仁爱”“正义”等文明基因传向世界,绘就了促进各国文明共建共享、维护国际秩序和平稳定、倡导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的文明底色。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享受和接纳一个文明发展的中国带来的文化成果、发展前景和共处之道,中国也越来越自信从容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今日中国日益成为“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5],中国与世界正处于深度交融期,也经历着复杂的磨合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压力和文化霸權掌握国际规则解释权和话语权,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欧洲文明为基础、以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为依托的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然而美国等国家自恃综合国力的优势对其他文化和文明采取傲慢态度和抵制策略,将其他国际力量的强大视为对其主导地位的挑战,特别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力量的崛起采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压制。一些守成大国处于对中国发展的顾忌和猜疑,鼓吹“文化终结论” “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认为“中国的崛起可能引起其他文明的国家,诸如美国、印度和俄罗斯,采取抵制行动”“中国的崛起则是核心国家大规模文明间战争的潜在根源”[6]等,拿着放大镜、哈哈镜和有色眼镜将中国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放大、将中国形象扭曲、将中国的道路和政策错解等,这是中国在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机制和话语体系下经历逻辑变革时融入世界需要经历的阵痛期。同时,如何运用中国的文明伦理减轻中国同世界的摩擦力,赢得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权力的尊重,是时代对中华文化转化和发展提出的命题。
(三)解决中国问题、处理世界难题需要中国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实现的发展成就,实现了由初期的生产力变革为主到新时代以生产关系调整为主的转型。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观念结构等的大变动、大调整,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并发症也在中国社会治理中集中性、压缩性地出现,决定了当前我国深化改革所要面临的伟大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开放使西方国家的文化元素、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同我国的文化产品、文化传统和人民的价值立场、思想观念等激烈交融交锋,西货洋节外来思想渗透的现实,凸显出我国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和巨大的上升空间。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文化安全受到挑战、社会观念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7],关键在于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根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滋养,提升文化认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走向世界。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长期动荡变革,人类多次面对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二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各国人民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当今世界仍充满着变局和不和谐因素。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但是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呼声不断高涨;世界多极化持续演变,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依旧猖狂;文化多样化明显发展,但是文化冲突、文化隔膜、文化优劣思想态势不减;东西矛盾、南北差距仍存,全球发展失衡、治理滞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为稳固其规则制定权、秩序操纵权和话语优先权,不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特文明和发展道路,举着“美国优先”的旗子自戕西方文明之基,践踏国际规则,推卸责任义务,越来越将世界推向混乱的边缘。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内涵和形式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越来越显现出现有国际秩序、治理体系、话语体系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越来越需要多元文明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构建新的全球关系模式和治理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带有东方哲思韵味的重要思想,有效维护了国际格局转型期世界局势的大体稳定,为世界新格局的建立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平发展、稳中求进仍是时代主旋律,全球的发展以及发展中难题的解决,需要中国的智慧和声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转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重塑具有内在契合性
国际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外在体现,其建立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大小。当前中国不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力度,重新唤醒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核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理论和方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声音和中国智慧,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同时也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形象,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逻辑起点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首次将话语权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将这一概念逐渐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话语权简单来讲是言者的言语得到多数受众的接受,以此来达到既定目的。进而言之,国际话语权是话语主体即主权国家借助一定的传播平台,宣传本国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对国际事件评价和解释、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等的权力以及使接收者认同和接受的能力。21世纪是文明对话的世纪,意味着以单项国力竞争的方式已经失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坚持认为美国不能仅仅将硬实力的优势作为继续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推广美国的观念和价值”[8],国际竞争越来越转移到文化实力的较量。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宗教伦理、道德理念、传统习俗等方面,渗透于国家意识形态、外交理念、国家行为中,一国的文化吸引力和亲和力越大,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权重越大。与硬实力不同,文化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都是一种非强制性力量,国际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外在表征,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核心价值观念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的比较。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强烈的自豪感,其根源并不在于近代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而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9]悠久的古国史创造了人类文明中独树一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深厚精神滋养和精神根基,其中所蕴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理精神和伦理思想,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解决当今人类社会问题的重要理论药方,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文化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同志就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与时代局势相结合,提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慎独”理念,提出“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等十六字方针,妥善应对时局变化;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汲取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大同”等精髓,为人类社会把脉开方,提出“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中国方案,展现出“文明的中国”“理论的中国”等大国形象,多次列入联合国议案,不断丰富中国外交话语。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只有扎深根铸牢魂,中国国际话语权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才能有信服力和影响力。(二)国际话语权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狭隘的文化体系,历史上玄奘取经、“伊儒会通”、鉴真东渡、“西学东渐”等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金色名篇,中華文化在同其他民族优秀文明的平等交流中包容互鉴,在兼收并蓄中求进求新,形成了一个融通中外智慧成果的开放体系。近代百年屈辱史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文明不平等交流的历史,中华文明在受到西方文化渗透西化之下仍坚守海纳百川的开放之道,在比较各种社会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走上了文化复兴的辉煌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跃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让世界读懂中国、品味中国、学习中国的时代“信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躬身实践,主动向世界介绍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通过中国文化年、文化中国等人文交流特色外交,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凭借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等中国国际话语平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理念,自塑中国形象,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具有本国特色又富有世界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个国家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的维护和推广依赖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和中华文化赓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中华文化的演进历史就是一部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不同文明的交融交锋、互学互鉴的历史,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10]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权不仅是为了解决“失语”和“挨骂”的境地,使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更是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坚持一花独放而追求百花齐放,在交流互鉴中继往开来,同时以多种文化因素弥补单一文化统治下国际体系的缺陷,营造各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有利环境。
三、全方位多要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是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的文化基础。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养分,提取其中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发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增信的作用,打造融通中外话语、体现时代要求、顺应国际形势、促进未来发展的国际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说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增强中国国际话语说服力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格局及世界秩序深刻变动的条件下,以一国政治、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考核其国际话语权大小的评判标准渐失权威和效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长期的殖民扩张和全球掠夺的殖民时代形成的,是在大国争霸和强权政治的战争时代巩固的。话语权建立在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传播与反馈的双向互动过程中,话语对象对话语主体传递的话语信息的认同或正向反馈是话语权建立的关键。当今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更多是文化的竞争,是民族核心思想观念吸引力、认可度的较量,是“争夺人心的斗争”[11],基于西方话语权形成的国际环境,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强制力、震慑力,缺少自身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面对其他文明国家的崛起,美国从不考虑以文明思维增加其公信力从而维护其地位,而是以傲慢与偏见的眼光对待其他文明,肆意破坏国际规则,推卸国际责任,这对其信奉的西方文化自身也是一种失信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孕育的知识智慧和哲理思辨,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思想和文本母体。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和价值精髓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强调要将其中蕴藏的精神标识和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魅力挖掘出来。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思理念,打造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模式、特色概念和体现时代要求、人类诉求的新概念、新范畴、新思想。文化的表现方式不同,但人们对优秀文明的推崇和认同是相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具有超时空、越国界、跨思维的文化价值,具有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助力解决世界治理难题、打造人类美好发展前景的文化意义。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中国特色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展现爱和平强国形象、树立讲仁义礼国形象、传递重文明古国形象,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源泉、演进道路和现实价值,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本质特征和世界意义,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共振和共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的说服力。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凝聚力
当今世界全球化大潮浩浩荡荡,摒弃传统兵戎相见的战争思维,开启文明对话的新世纪是人心所向。然而,传统冷战时期的旧思维和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仍然挥之不去,在历史潮流中也激起了一些回头浪。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文明冲突论夹杂威胁全球安全的各种因素,给人类前进的道路增加了若干可预见和难预见的风险和挑战。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不时沉渣泛起,助推民粹主义思潮、零和思维、文明优劣论等的消极影响,顶风而行、逆水行舟,只能加剧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公正,只会让自身陷入封闭的小圈子,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在西方话语主导下,人类历史在迈出战争怪圈的同时又进入了另一个历史怪圈,世界发展的前途怎样,人类前进的方向何在,单一的西方话语已不能做出合理的解答,又因某些国家的理想主义、强权逻辑和所谓的国际道义实践模式越来越失去原有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世界迫切需要中华优秀文化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弥合国际间的裂隙,加强国际间的合力和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尽苦难而日益奋进绵延赓续的精神所系,其中内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义为利”的义利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等人文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施政智慧,也是构建稳定合理的国际秩序、解决人类面临的世界难题、实现各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基石。对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强调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携手保护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坚持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对于国家间的交往与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倡导亲仁善邻、信昭天下,坚持互利共赢、摒弃零和思维、突破利益固化是大势所趋;对于人类发展的未来前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坚持天下为公、兼济天下、天下大同,为国际谋和平、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幸福是人心所向。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要充分承担起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载体的时代作用,使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契合,与世界各民族的共同梦想相结合,与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相融合,讲透彻中国道路立足本国、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和平发展、命运与共的人类关怀,站在道义制高点和价值制高点增强国家话语体系的全球共鸣,提升其凝聚力。
(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特性,扩大中国国际话语传播力
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宗教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多样、日益深入、空前广泛,各种文明之间是相互平等、互学互鉴、交流共进,还是居高临下、隔绝对立、优胜劣汰,关系当今世界的和平稳定,关乎人类文明的整体前景。当今,那种自恃文化优劣论将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作为中心,对其他文明采取片面化、狭隘化甚至贬低、同化、改造态度的做法越来越被世人嗤之以鼻,那种过分警惕文化交流,谨防他种文化入侵而自成一统、关门主义的行为也越来越背离时代潮流。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坚持西方文化优越性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代英雄、传说故事、典型元素等优秀成分,融入其文化产品创作之中,借助文化外衣传播其价值理念,通过文化交流提升其国际话语的传播力。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文化应相互包容,“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2],在文明包容中才能实現文明和谐共鉴发展。
中华文化强调“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倡导“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明正是因秉持美美与共、兼收并蓄的理念才成其浩瀚精深。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史,文明的傲慢、偏见、冲突和隔阂是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文化的多样、交流、互学与融通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览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历史、吸收其他文明,关乎国运强弱,关系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位置,进而影响中国声音的世界传播。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12],要推动文明间的拉手,拆除文化间的高墙,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扩大东西文化互学互鉴空间,在兼顾西方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的前提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话语的现实转换,用融合东西文化的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展示中国智慧、传递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的传播力。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需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核,增强二者之间互动互补的契合性,只有立足本来才能更好面向未来,只有吸收传统才能更好自鉴现在。当前我国国际话语权建构面临重要机遇期,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切实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感召力、认同性和传播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164、259.
[3]中共中央宣传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38.
[4]全国干部教育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将改革进行到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0.
[5]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5.
[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30.
[7]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05.
[8]Henry Kissinger.Years of Upheaval[M].Boston:Little Brown Company,1982:242.
[9][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08-209.
[10][英]罗素.中国问题[M]. 春悦,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54.
[1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 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15.
[12]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